一个楼市利好在买房人中流传后被证实,“硬撑”房价只是一厢情愿

有一个楼市好消息在买房人中流传后被证实。

在前期楼市的发展过程之中,各地因为每年几万亿的专项债推动下,很大一部分流向了棚改、土储,也间接流向了房地产。由于棚改及土储抢地的增加,地价直接促进了房价的提升。因此,业内早有棚改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近几天,在买房人中流传一则信息。今年的专项债再次明确不能用于棚改和土储。昨天,21世纪经济报道证实了监管部门的这个要求。这一次专项债新增了应急医疗救治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项目。但是,2020年全年专项债不得用于土地储备、棚改等与房地产相关领域。注意,是房地产相关领域都不行。

一个楼市利好在买房人中流传后被证实,“硬撑”房价只是一厢情愿

这则信息的证实意味着今年第一批1.29万及第二批约1.7万亿专项债都不得用于这两个领域。

没有了专项债的推动,没了棚改的推动,房价上行就缺失一个重要的支撑要素。

39.9元买不了什么,

却可避免花300万买房后悔,

别人上过的当,那些买房的坑你不必去踩。点击下图进入查看。



3至5年内,楼市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买房人需要知晓。这也可能是买房人需要面对的三个“小麻烦”。

第一个变化,央行对于房企融资的管控中不仅有总量考核,还有土地储备的区域要求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年销售额划分。例如,房企如果土地储备在非一二线城市占比高于50%,年销售收入低于300亿,在融资之中,都是扣分项。这会导致房企向头部集中,小型房企的生存将会变得更加艰难。所以,如果小型房企资金周转困难,

买到烂尾房的机率就会增加

第二个变化,按十三五规划,今年是棚改完成的最后一年,以后棚改向旧改转型。由棚改催生的买房需求就会减少,同时,明年起,“拆二代”可能全部消失!能让人一夜致富的拆二代可能就没有了,那么多年来,中国最受欢迎的汉字“拆”可能就消失了。所以,等待拆迁致富的买房人可能要努力工作了。没有棚改的城市,除一二线外,房价下跌是买房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第三个变化,房屋质量问题需要多加考虑。

用某个房地产公司老板的话说,这几年,房企强调快周转,讲究的是快速建设,拉快施工进度,快速销售形成回款。由于施工进度过快,以及对房屋质量的不够重视,因此,近两年的建设的房子可能是最差的几年。而这些房子在今年底开始陆续交付,到时质量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欢迎加入圈子,与十年以上设计、施工、监理的大牛交流装修经验,每一条都是干货。



房价还在“硬撑”? 但要市价出手正在变难。

目前,各售楼部复工后,一些反应迅速的开发商及时降价优惠,吸引了不少人气,销售效果也不错。但是,还在观望中的房企和二手房业主却只能静静的等待。

由于整体上,买房保值增值这个想法仍然存在,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尽管二手房挂牌量与去年同期比较,待售二手房数据超过了一倍。不差钱的房东一方面不知晓楼市冷暖,按历史经验或凭感觉办事,仍在期待房价上涨,少数城市还存在价格倒挂。这就给了新房及时出售的机会,二手房有价无市形成与堆积。就如堰塞湖一样,在不断堆高的过程中,总会有炒房人或资金弱小一些的业主率先降价出手,当房价下跌的缺口打开,其冲击很快就会显现。

其实,今年以来,如果你有过卖房经历,你会发现,当你想用钱的时候发现房子没法按市价变现。“硬撑”房价,可能只是主观上的一厢情愿,楼市质的变化已经形成。房价还会“硬撑”多久?这一点,如果有兴趣,在我们上一篇文章“

党媒、央行两个消息看似与楼市无关,实则是影响房价的关键要素”中,大家有必要细品一下。

一个楼市利好在买房人中流传后被证实,“硬撑”房价只是一厢情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