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網課過後,你還會把孩子送去線下輔導班嗎?


01

網課這個事物,說新不新

我第一次親密接觸它是在去年秋天,孩子因身體受傷選擇在家休學一段時間,為了不落下學校的特色課程——圍棋,我特意在線上團了一期入門級的網課。

因為價格太便宜了,所以當時我並沒有對其報太高期望,只求孩子康復之後不要遭受圍棋老師的白眼就好。萬萬沒想到的是,期中考試,孩子的成績竟吊打他們坐在現代化圍棋教室、一週兩節課的同班同學。

後來我採訪過孩子,學校老師講的好還是網課的老師講的好?

“都好!但遇到聽不懂的時候,網課可以回放,學校老師可不會重講!另外在學校,老師講得多,和同學切磋的時間太少了,但網課不一樣啊,隨時隨地有電腦陪我練!”

有這個珠玉在前,我一度想把孩子現有的線下輔導班都退掉,線上多好!不受空間限制,省了來回辛苦接送!不受時間約束,方便週末行程安排!


全民網課過後,你還會把孩子送去線下輔導班嗎?


02

網課流行,但不是所有課都適合上網

這邊我還沒行動,一句“停課不停學”,那邊線下培訓學校們自己倒著急了,一溜煙都把課程搬到了網上。

線上美術課,也是稀奇。

不過這也正好能滿足我的窺視欲:說好的想象力拓展,說好的觀察力提升,到底是怎樣通過“雲”來傳授的——

畫畫前老師先放一段提前錄好的視頻,一個很應景的病毒怎樣侵入人體的故事,緊跟著幾幅優秀作品的拆解,拆解中引導孩子可以把病毒想象成武士,也可以給它們配上自己喜歡的武器……

OK,這些都沒有問題。直到草稿上傳後,老師指出要注意物體間的遮擋關係,她用盡洪荒之力,在攝像頭那邊比劃,“這邊,那邊,左邊,右邊”,但攝像頭這邊的孩子看到的方位正好和她說的相反。


結果就是,雞同鴨講。孩子最終還是無法理解,不會修改,其人生第一堂網上美術課終以失敗收場。

同樣是網課,同一個孩子,網絡課程設置在我一個成年人看來,也無所謂誰更出彩,都可以給個及格分。問題出在哪裡了呢?

“這還用說嗎,下棋有口訣啊,畫畫又沒什麼口訣!”

孩子一句話點醒我,前者是重邏輯的,時髦點講,裡面是有“算法”的。

後者恰恰相反,孩子對世界的感知不同,畫的東西就不同,老師的價值就是啟發個性,讓孩子畫出自己眼中獨一無二的世界。

強調標準化流程化的網課,說不定老師就是“機器人”,怎麼去給你的孩子啟發個性?

一些學校的體育網課是這個畫風:

全民網課過後,你還會把孩子送去線下輔導班嗎?

這種體能性質的網課,推廣是有難度的。因為,鍛鍊下身體是可以的,但如果僅僅只是鍛鍊身體,我可以自己在家仰臥起坐,平板支撐,疫情結束我也可以公園走起,我為什麼要花錢報個勞什子網課?不但得不到老師面對面的指導,還被鄰居嫌棄擾民?

說到底,標準化程度高、重邏輯、與計算機有天然聯繫的課程適合在線上進行。

而強調孩子個體差異、高度依賴老師個性化指導、並且對學習空間有要求的課程,你比如藝術、運動,目前網上學習條件是不成熟的。

03

線上英語課,有比較廣泛的群眾基礎

早在當年給孩子報線下班之前,我就預約過一些體驗課,坦白說,當時感覺還蠻好的,儘管全程英語,孩子有時候反應不過來,但在外教誇張的肢體語言的啟發下,交流還算順暢。

最終只因為銷售太粘人,從早到晚連環奪命call,好好的“北美外教”被我“怒棄”了。

當時一起考察的,還有孩子幼兒園的一位同學媽媽,人家耳根子比較淺,早早在網上下了單。

以後的日子,我們嚮往人家雙休日可以去城郊摘草莓,人家羨慕我們不用費盡心機預約外教;我們驚訝人家孩子的英語思維,人家則讚歎我們孩子見到外國人毫不怯場。

課程體系更科學、學習更方便——“線上”的好,我都知道;但外教更固定,交流更順暢——“線下”的穩,我亦不想拋!

如果能讓二者優勢互補,那該多好!


疫情期間,我家孩子的英語學校也推了些網課,不過不是平時學習內容錄好了給大家放放,而是開了幾場外教繪本直播課,單詞難度基本與主體課程匹配,只是在表達上更接近母語。

另外學校給孩子們定製了一系列打卡任務,一些英文原聲動畫片的跟讀,有趣又有料。

這思路不錯——線下真人交流,老師給你指個大方向,線上反覆強化練習、拓展知識面,這倒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學習模式。

美國國家訓練實驗室的研究證實,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的平均效率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是著名的學習金字塔:

全民網課過後,你還會把孩子送去線下輔導班嗎?

線下學習可師生間立即交流應用,也可同學間小組實戰演練,可對應上圖的主動學習。

線上學習只能聽、看、跟讀,可對應上圖的被動學習。如果只有被動學習的話,孩子兩週後還能記住的內容最多隻有30%。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線下學習吸收內化的效率更高。

而人體大腦對新事物的遺忘循序漸進的直觀描述,可以參考下圖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全民網課過後,你還會把孩子送去線下輔導班嗎?

假如老師教授後一週內沒有進行復習,孩子能記住一半已經很不錯了,如果在科學時段內規律複習,知識的留存率能達到75%以上!

線上學習可課程回放、可闖關打卡,複習更科學。而要實現高效學習,課堂高效內化吸收、課後科學複習,二者缺一不可。

未來我們不妨這樣安排:把線下當主糧,把線上當配菜,二者科學搭配,孩子的學習生涯定能營養又健康。

04

無論線上線下,也需要父母的督促和認真

行文至此,聰明的家長一定早已洞悉,輔導班究竟選擇線下還是線上,現階段應該視科目而異。

放眼未來,隨5G網絡與AI等新技術的普及,網上學習的體驗將越來越好,優質的線上學習資源也將呈幾何級數增長。

然,孩子還是那個孩子,你不要指望那個在線下輔導班不願聽課的孩子,會乖乖在線上打卡;也不要指望那個在你眼皮子底下上網課都打盹的孩子,送去線下輔導班,就能精神到哪去。

但反過來,那些擁有強大的自驅、自律、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線上學習資源正好給了他們一對翅膀,助他們直上青雲。

比起糾結到底應該把孩子的身體安放在哪裡更好,更迫切的恐怕是如何把孩子的靈魂託舉的更高。

培養孩子興趣,不是要你當個車伕,把孩子扔在輔導班就了事的,你需要激勵,讓孩子把一時興趣變成一生興趣。

提高孩子學科成績,不是要你當個網管,讓孩子能順利坐在那上網課就OK的,你需要給他做榜樣,終身學習可不是喊喊而已。

你,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個無法被孩子挑選的老師!

編輯:若水,P大小碩、前21報編輯,娃7歲,傳遞不焦慮的育兒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