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控诉养娃太累,孩子却说自己太无辜,别钻进“死胡同”出不来

文|奶宝育儿堂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我见过周末父母在家各自忙工作,孩子却能自觉写作业的家庭,也见过妈妈辞职外加爷爷奶奶带一个孩子,带到精神崩溃的家庭。

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天使宝宝”和“恶魔宝宝”的区别,尽管每个孩子在性格、气质趋向上有所不同,也存在高需求宝宝的例子,但我认为这种差异更多来源于父母的教育方式。

孩子3岁前缺乏行动能力和思考能力,家长肯定是轻松不了的。但当孩子慢慢懂得如何独立生活,且具备自主思考意识,养孩子还养到焦头烂额,、精神崩溃,可能就是你的问题了。

父母有80%的焦虑,源自于对自我和孩子的虚高要求。就拿辅导孩子写作业被气到送医院这个例子来说,那些比她家孩子学习更差的父母,又该何去何从呢?

父母控诉养娃太累,孩子却说自己太无辜,别钻进“死胡同”出不来



01父母控诉养娃太累,孩子却说自己太无辜

仔细想一想,一个孩子他能做出什么来?

父母控诉养娃太累,孩子却说自己太无辜,别钻进“死胡同”出不来

英国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给孩子的定义是这样的:儿童其实就是较小较弱版本的成人,他们缺少认知竞争力,没有完全社会化,也无法控制自身情绪,因此对大人具备很强的依赖性。

《童年的秘密中》蒙台梭利这样写道:儿童尽管和成人一样享有公民权利,但他们却被整个社会隔离,被视为父母的附属,在这个高速运转、人口众多的城市里,其实根本就没有儿童的立足之地。

是啊,孩子作为如此弱小的群体,却能把父母这样拥有思考和行动能力的成年人,折腾得披头散发、焦头烂额。

这难道是孩子的错吗?他是无辜的呀!父母这么说对孩子可不公平。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挺有道理的。

一位二胎妈妈抱怨,从早上开始大女儿就不配合,要出门上学时动作拖拖拉拉的。晚上丈夫过生日,买了个蛋糕,结果大女儿基本全抹妹妹脸上去了。一天工作本来就挺累了,女儿还这么不省心,想想头都大了。

可女儿当天的日记是这么写的:

妈妈好辛苦啊,每天大早要跟我一起出门去上班,只有晚上回家才能再见到,我多想让她跟我再多待一会儿啊。今天爸爸过生日,妈妈买了个蛋糕,我和妹妹一起玩得很开心,我给她抹了一个圣诞老爷爷的胡子。

孩子每天的行为和想法其实很单纯,父母有时生气完全就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了,对生活的忙碌感觉承受不住,因此对孩子的认知也变得负面起来。

父母控诉养娃太累,孩子却说自己太无辜,别钻进“死胡同”出不来

“心理营养”的提出者林文采博士,生养了4个孩子,她的带娃经历去异常轻松。

  • 如果养孩子养到披头散发、焦头烂额,那一定是你的方法不对了,真正养得好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往往是很轻松的。
  • 4个孩子都是我一手带大的,成长过程很轻松,没出过什么问题,而我在这个过程中读完了硕士博士,还写了7本书,参加了很多期电视节目和活动。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是这4个孩子都天赋异禀,不用人管?事实上,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长成什么样,源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细节的塑造。

父母控诉养娃太累,孩子却说自己太无辜,别钻进“死胡同”出不来


父母控诉养娃太累,孩子却说自己太无辜,别钻进“死胡同”出不来



02做好自己才能做好父母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什么”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

每次聊到这个话题,总有家长说:那是因为你家孩子好带,没遇上熊孩子,才会这样讲。

但熊孩子是怎么养成的呢,他们天生就是熊孩子吗?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也很多。两个孩子3岁前,我写稿的频率是很低的,因为我必须保障他们能健康成长、远离危险。

但3岁之后,我就慢慢抽离开了,我在书房里写文章,两个孩子就在旁边的角落里玩,我们互不干扰,却又彼此确认对方的存在。

事实上,第一个孩子刚出生的那几年,我也曾经陷入过极度焦虑的状态,生活的巨大改变完全将我击晕了,除了已经减量的工作之外,一天之中我什么也干不了。

后来参加一些讲座,发现很多老师的工作一点没耽误,还把孩子教育得很好,我便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

这之后,我学会了大事引导小事不管,孩子的独立能力反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起来了。

父母控诉养娃太累,孩子却说自己太无辜,别钻进“死胡同”出不来

想起一个青春期孩子对我说过的话:其实我真的没要求父母为我做这个做那个,他们总说自己辛苦付出,让我好好读书,但我真的感觉压力好大呀!

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把自己活好,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示范和指引。

很多父母从孩子出生后就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在孩子身边不停转,然后一边陪着孩子一边抱怨:为什么我家孩子一点也不独立,凡事都想依赖我呢?

出现这种情况,你应该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在无意中侵入了孩子的生活,让他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别钻进焦虑的“死胡同”里出不来。

父母控诉养娃太累,孩子却说自己太无辜,别钻进“死胡同”出不来



03如何把自我成长和带娃一手抓?

1)学会示弱

霍思燕和杜江的育儿方式,一直受到大家的肯定,甚至还有很多网友请求他们出书,因为嗯哼实在是太暖了。

霍思燕和嗯哼逛街路过一家咖啡店,便让嗯哼给她买一杯冰的美式咖啡,结果嗯哼拿回来一杯热的,说“我怕妈妈感冒,还是别喝冰的了。”

霍思燕和嗯哼一起滑滑梯,称自己有些紧张,嗯哼便说“妈妈我来保护你”,然后坐到前面,带着妈妈一起滑下去了。

采访中,霍思燕是这么分享的:当妈妈的,在儿子面前一定要适当示弱,这样才能给他的成长留出空间,激发他对父母的保护欲和责任感。

父母控诉养娃太累,孩子却说自己太无辜,别钻进“死胡同”出不来

之前还看过这样一个视频,妈妈睡懒觉睡到10点多,儿子、女儿和丈夫一起起床做早餐,评论区都说这位妈妈太幸福了,孩子很懂事。

事实上,规律就是越低能的妈妈,孩子越独立越强大。

这其实给了我们启发,当孩子知道父母不靠谱,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强的依赖心理了,转而自己解决问题。

因此有时我写稿,孩子让我帮他研究一下积木,我便会假意捣鼓两下,最后泄气说不会,孩子慢慢就学会自己研究解决问题了,轻易不向我求助。

如果你觉得孩子的依赖性太强、太胆小,就更要反其道行之,不帮他或在他面前装怂,说妈妈也怕。

当然,前提是你交给孩子的这个任务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或够一够就能够到,如果他自己捣鼓了一番确实解决不了,就该你上场了。

但也要注意以引导为主,不要代劳,因为今后世界要靠孩子自己的双脚去丈量。这样长大的孩子,不仅有强大的自信心责任感,还懂得为父母付出。

2)给孩子正能量的引导

当然,这种教育的智慧并不是让父母偷懒,而是用省出来的时间实现和提升自我。

父母控诉养娃太累,孩子却说自己太无辜,别钻进“死胡同”出不来

有的父母说“我给孩子独立的空间了”,但事实上孩子在学习,你却在一旁看电视,把音量调得很大,这就成了打扰。

在家时多看看书、学习新东西,不仅给孩子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也能让自己有上升的空间,实现自我价值,带来更高的家庭经济效益。

3)给孩子充足的心理营养

心理营养是林文采女士提出的,她认为家长除了要给孩子提供食物和水这样的生理营养之外,心理营养会带来更大的帮助。

这包括安全感,让他知道你永远在;亲密感,让他知道你爱他……

以前的孩子是个社会群体,通常一个家庭或一个院子里就能有十几个孩子,天天在一起玩,很多社会技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

而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一两个孩子,缺乏这种机会,因此父母的责任尤其重要。

但相应的,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不能只是潜意识模仿自己父母的旧模式。比如认为孩子的优点是已经存在的,那么就应该通过指责和批评,尽量让他改掉缺点。

事实上,当你做好自己,让孩子看到你是如何克服那些不良习惯和行为的,比口头重复多少遍都有用。

父母适当的时候弱一些、懒一些,对自己和孩子都好。

奶宝育儿堂,为0-13岁孩子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关注我,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完美型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