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行驶在机动车道路上的老年代步电动车怎么看待?

圈子不同别硬融9951


老年代步车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原来开过小车的人,可以买方向盘型的,原来没开过小车的,可以买摩托车头的,而且,车最高限速35公里,想开“英雄车”也不可能。只要有安全意识,上路是很安全的。老年人的性格大都是稳健型的,有几人疯开惹事。

而且,人到老年,腿脚也不太利索,有车代步,可以买买菜,接送孙子上学,这样可以加倍地做好家庭的后勤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子女上班工作,也尽大努力地老有所为也老有所乐,这不是和谐家庭的需求吗?

现在,有人跳出来,为了某些人的利益,扛着维护交通秩序的大旗,手持屠刀,向电动车,向老年代步车排头砍去,把低层老百姓的死活置之不顾,是可忍,孰不可忍。

谁都会老,这是规律!你们让老年人缓时出行,不要和上班族一块挤公交,请问,假如老年人都在九点以后出行,公交就不拥挤了吗?地铁就松宽了吗?

现在,一部分老人买个代步车,不下地铁,不挤公交,不享受政府给的那么一点怜悯,也不行吗?

你们说,那老年代步车质量都不合格!是吗?他们那家不是有关部门的检查检验后才出厂上市的,现在,你们说它不合格,是政府部门有问题,还是生产厂家有问题?

政府养着你们,你们光吃不作为吗?十年前,就应该研究道路交通问题,研究交通工具问题,研究道路规划问题,然后做出可行性的报告,上报有关部门。

比如说,发现交通工具乱象,就可以研究分析那些交通工具合适,可以做到互补,分道行驶,各取所需。总不能人人都开小汽车吧。人有穷富,性有男女,年龄有老中青,人还有个自的喜好,怎么能一刀切呢?

“老年代步车”是老年人的喜爱,老年人买它开它有什么错?现在竞然有人抓住少数人的违章,就把老年人和“老年代步车”全面否定,真是尊老之心表丧失,道德观念泯灭。

那么我再问,全国每天有多少辆小汽车违章违现,怎么就不禁小汽车呢?

够了,有关“专家”,有关领导,你们也该醒醒,请记住我们的需求:我们要“代步车”,我们要上路通行,我们要晚年自由。至于交现,请放心,我们会学习,我们会遵守!


迎宾松6


关于老年代步车目前的状况是:四线以上城市管得严,县城以下的城市管得松,老年代步车到底允不允许上路?众说纷纭,乱象横生,想买车的人不敢买,买了车的人上不了路,如何是好?

既然不给上牌,上不了路,为何厂家还要大量生产?为何商家还要搞优惠促销?

我认为,执法部门与生产、销售的监管企业的部门各自为政,才使老年代步车处于现在的尴尬境地,为何不从源头抓起?既然不让上路,监管企业的部门就不应该允许企业再生产、再销售了。既然生产出来,又允许商家销售,执法部门就应允许上路,问题究竟出在哪了呢?

对此问题,的确无法去评论。


打开车窗看景色


我个人认为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尤其在交通不发达的农村及小县城中,公共交通不发达,出门不方便的情况下,还是需要此类交通工具的。


之前有很多人问到,为什么低速电动车允许生产及销售,但不允许上路行驶呢?这样从低速电动车的发展之初及定位说起,发展之初低速电动车是作为特殊代步车辆在旅游景区,机场及高尔夫球场内行驶的,所以作为特殊而又小众的车辆无需进入到工信部企业产品名录,同时交通管理部门也没有管辖权。另外企业合法经营,同时也解决了当地就业及税收问题,而产品又属于特殊代步车辆,所以当地政府不会限制企业经营生产的,所以造成了目前交通乱象。


每个人都有出行的权利,但是出行工具的使用必须合情、合理、合法才行,个人出行诉求看似合情合理,但是目前低速电动车并不符合目前的交通法等,车辆生产企业无机动车相关生产资质,没有国家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车辆未进入工信部企业产品名录,所以也就没有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可以说是不合格三无产品。

同时因为无牌,无证无保险等问题所引发的交通问题也是频发的,闯红灯、机动车道逆行等等一些列的问题,发生交通事故多数一跑了之,因车辆不受交通管控,很多年轻人都在开这类车辆,前两天鞍山一个年轻人酒后驾驶低速电动车以危险驾驶罪被起诉。

机动车驾照考取驾驶证的年限是70岁,所以老年人如果年龄大了也不建议驾驶该类车辆,毕竟年龄大身体机能下降,反应速度会下降,容易发生交通问题,我居住的小区幼儿园一个年仅22岁的女孩,出门办事时在路边被一个70岁左右的老人装倒,经抢救无效死亡,后肇事家属的态度是宁可老人坐牢,也不赔偿一分钱,你能拿他怎么样?没有驾驶培训,没有上保险拿什么保证自己和别人的安全?

法律只能约束君子,而约束不了小人,素质高且通情达理的老年人大有人在,但倚老卖老,蛮横不讲理者也不少吧?对于素质低者你要真因违章处罚他,他就是不接受,你能怎么样?所以目前国家层面的态度就是限制销售,逐步淘汰,不允许上路行驶。



这样的一刀切管理模式,是因为不守交通规则的人最终误伤了守规矩的人,所以建议该类车尽可能考证、登机挂牌,同时购买保险,按机动车进行管理,道路出行安全为前提,大家有驾驶车辆出行的权利,但也要有保障他人出行的安全义务。不能因为你有出行的要求,就可以造成别人家庭的人员伤亡的痛苦,只谈权利而不谈义务的人,那就是赤裸裸的耍流氓行为了。


01号特约评论员


我70多了,每年提供身体健康状况证明,延续我的驾照,感觉很满足了。



陆岩836


我认为劝导引导教育这些人的交通规则和安全交通知识教育,社会在进步发展让那些年老人享受自己人生的自由快乐,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典范,所以欢迎老年人遵守好交通规则活跃在社会中去享受中国特式的社会主义新时代。让老人、孩子同样得到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让孩子从小懂得交通规则面向现实交通。


小兵9402603276173


对于老年人开车我想谈谈我的看法,老年人固然因为年龄大反应不如年轻人敏捷这是事实,因为人人都会老,但老年人也有他的需求,比如他们也需要赶集上店、走亲访友、接送孩子上下学、农村老人还要担负起种地打粮的重担,现在低速电动三、四轮车就成了他们的代步工具,也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如果禁止他们驾驶三、四轮低速电动车,让他们如何出行?种地的时候让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肩扛百斤化肥、农药送到地里去吗?走亲访友让他们骑着更不安全的自行车吗?年轻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接送学生的重担就落在老年人身上,就让他们领着他们孙子孙女一步一步去学校吗?何况我们再三提到的是低速电动三、四轮车,何为低速,就是说速度很慢,就算跌倒也不至于使人受到重大伤害。所以我们要求有关部门能承担起帮老年人学习一些简单一点交通常识,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而不是一刀切的禁止。


挑战者一号


老年代步车发展为什么已经到了今天的地步?就是因为国人需求十分庞大的结果。为什么大部分人喜欢的代步工具确很多地方不让上路?就是因为长期没有相关的制造标准和没有相关的行车标准政策造成的。如果发展两人以下的微型三四轮低速合格的电动车(时速50km左右,最适合城市短途代步)。按牌照!买适当的强制险!发放考取简单专用驾照或有E以上驾照!规定专用车道,比什么轿车和两轮车都安全,也不会造成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也不会造成现在城市拥堵和停车难问题,也不会造成空气严重污染问题。路权是人人都有的,今天的老年代步车走到机动车道上都是因为非机动车道堵车无路可走造成的!


对牛弹琴34


这个问题应以国情考虑,这些名目繁多的老年代步车,正需求了当下七十岁左右老人们的出行,他们正是艰苦年代的创业者,当年仅为生计奋斗,没条件考驾照,更没奢望买汽车,而今三四轮老年车的出现,解决了这代人出行的困惑。而上路行驶是他们的路权,按规行守管理就行,不可能再修设专路,既生产又销售,公私双赢,本身就是好事,权且给予方便。驾乘者自觉守规,接受管理,完善挂牌交险,确保各自安全。你说行吗?


大地小溪


不要老拿老年人说事,不尊重老人,不遵重实际,应查一下,真正六十岁以上开黑出租的有几个,真正六十以上开老年代步车出事故的有几个。谁也有老的时候,查,应查那些生产,销售方面的领导层,不合格早干升么去了,应查他们的不作为之罪,很多老人用几年有的是十几年的余款,买了老年代步车接送孙子上学,一下子就不叫上路了,全国就应有十几亿,或几十亿的资产成废铁,那都是老人几年的血汗钱啊。在农村,外卖哥,快递哥,骑老年代步车的老哥,卖菜的老农,骑电动三轮车养家护囗作小买卖的穷小弟小哥们联合起来,象所谓专家讨个说法,车是我们用血汗钱买的,为了生存,生活凭什么让生产,销售就是不让骑,一台车是一个家庭,你能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问题吗?如果国家政府让你们这些砖家下岗回家,你们愿意吗?


财神到了150802283


本人认为很正常,同是公民,就不应该厚此薄彼。老年代步车怎就不能上机动车道了。从道理上讲一点也说不过去。只要不是人推牛拉的车都有资格上机动车道。不让老年代步車上机动车道是没有道理的。而对于车辆的各种限制和规定只是道路对车辆的要求。但不是理由。因为机动车能一至不下机动車道吗?所以。老年代步车上机动动车道,是理所当然的,在正常不过了。加强管理也就是了。其余都是多余和无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