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刀動作太突然!”訪客不聽勸阻捅死小區保安,隨身帶刀意欲何為

國內疫情的逐漸平復,離不開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包括廣大的基層工作者。社區工作者、保安們盡職盡責執行防控措施,做好人員管理,需要所有人尊重和配合,但仍不時出現不配合基層防疫工作、打罵工作人員的事件,甚至讓工作人員付出生命的代價。

據紅星新聞報道,近日四川成都一個小區的保安在勸阻訪客時,突遭對方拿刀刺傷,最終不治身亡。兇手的暴力行為,引發網友們的憤怒。

“拿刀動作太突然!”訪客不聽勸阻捅死小區保安,隨身帶刀意欲何為

小區保安突遭訪客刀刺身亡

據報道,這場不幸發生在3月15日晚上,保安吳某按照慣例巡邏、檢查出入小區的人員。

疫情期間,住戶以“五色卡”和健康碼為憑證出入小區,外來人員則不能進入。但一位騎著電瓶車的訪客,想打破這個規定,他到小區給親戚送東西,不出示任何憑證就想進小區。保安一番交涉後,訪客才同意在門外等,但等了半個多小時,也沒等到親戚。

由於這名訪客的電瓶車阻擋了人行通道,吳姓保安只好再次過來溝通,卻遭到辱罵。另一位保安也來勸阻,同樣無效。就在這時,吳姓保安突然被刀刺中,最終因傷情嚴重,搶救無效身亡。去世時,再過幾天就是他的50歲生日。

“拿刀動作太突然!”訪客不聽勸阻捅死小區保安,隨身帶刀意欲何為

“他拿刀動作太突然了!”物業工作人員在回憶當時情景時心有餘悸:沒有人看清刀是怎麼刺進吳某身體的,看見他倒下去,大家才知道出事了。

據瞭解,吳某生前是小區公認的“熱心腸”,對人和善,工作兢兢業業,疫情期間面對過各種刁難和不理解,仍然堅守崗位。事發後,小區業主為幫助吳某家人度過難關,自發組織募捐活動,短時間內籌得大約3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已經被捕,案件正在調查中。

憤怒:隨身帶刀什麼意思

執行防疫措施,勸阻訪客卻被刺身亡,這樣的事引發了網友們的憤慨。保安、社區工作人員們,是疫情防控措施最基層的執行者,他們工作辛苦,還要面對各種不配合甚至打罵,只為了嚴格遵守規定,儘快控制疫情,讓大家的生活儘快恢復正常。在疫情期間殺害基層工作者,性質更為惡劣,罪加一等。

其中一位網友稱,自己也為去世的保安捐了款,鮮活生命消失了,很可惜,必須嚴懲兇手。

也有網友表示,現在疫情形勢不像當初那麼緊張,很多地方都清零了,也有不少小區都放鬆了管控,所以有人以為已經一切恢復正常,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而且也存在這個情況:在同一個地方,有的小區相對放鬆了管理,有的小區卻仍然堅持嚴格管理,所以有的人到了管理嚴格的小區,仍然覺得應該可以隨便進。有時即使在同一個小區,對人員的管理也可能時而嚴格時而鬆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外來人員又缺乏對小區規定的尊重,各種摩擦和衝突自然會出現。

“拿刀動作太突然!”訪客不聽勸阻捅死小區保安,隨身帶刀意欲何為

訪客行兇這件事也有其他疑點:兇手為什麼會隨身帶刀?為什麼等了半個多小時,所謂的親戚還沒現身?有網友據此質疑,也許兇手到小區根本不是找親戚,恐怕別有原因,或者本來就是準備去鬧事的。

網友們有這樣的猜測可以理解,相信隨著調查的進行,真相不久就會揭開。

遵守規定,別誤判形勢

疫情期間不配合防控措施,強闖小區,以及打罵傷害保安、工作人員的事,並不止這一例。這兩天出現的例子也引起了大家的譴責。要說疫情初期,有人做出這樣的事而受到懲罰,那可能是沒認清形勢、不適應改變,而時至今日還在無視前車之鑑,實在難以讓人理解。

“拿刀動作太突然!”訪客不聽勸阻捅死小區保安,隨身帶刀意欲何為

筆者認為,在還沒解除管控的地區和小區,如何保障保安、社區工作者的安全,仍然值得重視,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協商出一個預防和應對機制。另外,一些人因為宅家太久,或者因為工作、事業上的問題,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把怒氣發洩到工作人員身上,其心理問題如何進行疏解,這也值得考慮。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需要及時準確瞭解本地區疫情形勢,瞭解本地防控措施的變動情況,並嚴格遵守本地、小區的規定,否則誤判形勢,違反規定甚至不惜使用暴力,造成的結果誰也不願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