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岁学写字,启功等人盛赞他的书法,他却称自己不是书法家

照片中的这位老先生,叫吴玉如。他是民国后期的学者、书法家。字家琭,早年号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他有一幅书法曾在2015年拍出46万的高价,他生前却不喜欢别人称他为书法家,多么可爱的倔老头啊!

他5岁学写字,启功等人盛赞他的书法,他却称自己不是书法家

吴玉如

吴玉如自幼酷爱书法。5岁时就开始学写字,到12、13岁时,写小楷、行书已具有相当功底。吴玉如13岁的扇面书法作品,风格还未定型,能在一个扇面上用小楷写长文,显示其深厚的基本功,字里行间,洋溢着书写的强烈自信。写完这个扇面两年后,吴玉如就进入南开学校读书,和周恩来同班。

他5岁学写字,启功等人盛赞他的书法,他却称自己不是书法家

吴玉如小楷扇面《石钟山记》

吴玉如隶、楷、行、草、篆无一不精。他的小楷,放大后可作为大字帖临摹,可见功力精湛。

他对行书、草书钻研最深,造诣最精。他以魏碑融入“二王”行草,集历代行草书家之菁华于腕底。这一切源于他20岁后不停钻研“二王”的书髓的缘故,他先由《兰亭》与《圣教》入手,对于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赵子昂等诸大家所临的《兰亭》摹本,均有深入的探讨。熔合诸家风格,取唐、宋、元、清各朝名家之长,形成了端秀劲健、空灵飘逸的独特书风。

书法大师启功:“三百年来无此大手笔”、“自董其昌后无第二”。

书法家赵朴初:“玉如先生书,龙腾虎卧,意态不可方拟。”

大收藏家张伯驹:“晋唐之风,当代巨擘。”

国画大师李苦禅评价他“真是千年不朽之文物”

他5岁学写字,启功等人盛赞他的书法,他却称自己不是书法家

吴玉如小楷扇面《石钟山记》局部

当时的书法界对吴玉如的书法评价很高,但吴玉如生前是不接受别人称呼他为“书法家”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认为书法是读书人的一项本领,并不值得夸耀。就像农民种地,农闲时编筐,是一个道理,读书人就应该会这一项技能,可见其谦虚的品格。

照片中的吴玉如很瘦但精气神还好。他在年轻时体格很弱,曾请算命先生给算过命,谁知算命的算到55就不往下算了。吴玉如明白了,原来算命先生认为自己就能活55啊。从那以后吴先生尤其注意自己的健康和个人卫生,结果活到84岁!吴玉如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可以靠自我修养来改变。

他5岁学写字,启功等人盛赞他的书法,他却称自己不是书法家

吴玉如书法

他的自我修养方式,主要体现在他饱读诗书、和写字,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在书学思想上,他提倡学书法必须多读书,饱读诗书的人下笔自然有着神韵。由于注重文学修养,让他的书法气度非凡。即使后来,藏书被抄,吴玉如仍保持着淡泊泰然的宁静和心性,坚持写字。

吴玉如在古文、诗词、文字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还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过个人书法展,受到推重赞赏。并有《吴玉如书法集》、《迂叟自书诗稿》、《吴玉如行书千字文》等传世。

他5岁学写字,启功等人盛赞他的书法,他却称自己不是书法家

吴玉如书法

他最受人崇敬的不仅仅限于在文学、书法上的成就。他在用纸、用笔、用墨方面,都有自己的习惯和见解。他喜用淡墨,恶用墨汁;还擅长使细管长锋羊毫笔。还有他那刚直不阿,一辈子不肯随波逐流的品格。他一生对于后辈,都是循循善诱,他的门人弟子,遍及大江南北。

他5岁学写字,启功等人盛赞他的书法,他却称自己不是书法家

吴玉如临《黄庭经》

他书法创作的黄金期,靠喝粥续命,却为后世之人留下那么多珍贵的艺术瑰宝。如果连这样的人都不自称书法家,那还有多少人称得上“书法家”这个名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