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聚 》


《小团聚 》


小团聚


作者/ 宜昌十中张恒溶

2019年十二月下旬的一个周六,为了儿子学成归国几年未见亲人想接姊妹们小聚一下,也是为了答谢他们在我买二套房时借钱和我在比投微榜诗歌竞赛时他们几个月坚持点赞投票,为此接众亲在粥堂里小宴。当时在家族群里我就热诚下请帖:“接大家周六午宴在万达粥堂里,晚餐在家里。”电话里易阿哥说要带青菜和红萝卜来,哥哥说要捉鸡来,盛情难却,我就没跟他们客套答应了他们的好意:“说好啊,若带来就晚上在家弄。”结果周五下班回家,我还是买了很多菜:排骨、牛肉、卤鸭、卤猪头肉、卤鹌鹑蛋、武昌鱼、鱼丸子、肉膏、节节根、辣椒、黄瓜、藕、胡萝卜、白萝卜等,还买了大蒜、生姜、花椒等作料;回家后又和儿子出来买了苹果、香蕉、瓜子、花生、红薯片、柚子、饮料、酱油、醋、料酒和香烟,直拖了一小拖车回家。晚上为了第二天晚宴不让大家久等,打夜工摘菜、切菜、洗菜,切好作料,准备茶叶、水杯,直忙到深夜十二点多才睡。 在鸟儿的啾啾晨曲中,想到周六有客人来,我没有像往常样睡到日上三竿,而是六点多就起来洗漱,用微波炉热了剩饭剩菜吃了;又开始做卫生:楼上楼下扫地,拖地,擦家具;茶几上摆好水果,把瓜子、花生、柿饼等装果盘;饮水机加水,烧开水。那是快马加鞭,一刻未歇,忙得不亦乐乎!忙得差不多了,才催两爷子起床,又找酒、提饮料、装水果和烟,把能装下的先分装到小布拖车里,带到粥堂里去迎客。好在周五晚上就订好了包间,还在群里发了请客地址。下班回到家,为了礼节周到,又分别打电话给哥哥姐姐、姨侄女、侄女和女婿们,邀请他们届时务必到粥堂里赴宴,并告知餐厅上午九点钟开始营业。




上午九点钟以后,家里已经收拾干净整齐了,做好了一切迎客准备。这时窗外阳光明媚,室内空气清新,一切都是那么温馨美好。我正换衣装准备出发,熊阿哥打电话来问路,耳膜传来熟悉的慢条斯理的语音:“幺姨呀,我们在哪下车?”我只好转身火速对儿子下令:“你熊家姨爹来了,快把拖车拖着先到酒店迎客,免得客人來了不知道地方”。又对江老师说:“你在家守会儿接客,怕有客人会到家里来。”安排妥当,拿了自拍杆,我也急赶着去接熊阿哥和香姐。怕他们不晓得地方,又要儿子在饭店发定位在群里。当我走得汗流浃背急赶到店里时,隔远就瞧见香姐和熊阿哥已坐到了包间里,一个在悠然自得地在喝茶,一个正坐在桌前在闲谈嗑瓜子,很是惊喜。他们的样貌还是那样精神健旺,“熊阿哥和香姐来的早啊!”我笑盈盈地迎上去打招呼,老姐姐随即指着一个大绿布袋里边装的一大包晒干的鱼和几大包煮熟了的胡豆、朋豆、蚕豆等,对我说是带给我们的土特产。这时易阿哥和哥哥也到了,我瞥见两个大蛇皮袋靠墙放着,料定是他俩带的菜和鸡。我笑说对他俩打招呼:“我以为你们会先到家再到饭店了,我还要江老师在家等你们了。”我马上给江老师打电话:"哥哥他们已来春秋堂,你不用等了,把中午要喝的酒带过来。” 幺姐在医院值班,他们一家还未到,我又催了下侄女孟艳一家,说孟艳上班,我要侄女婿小邓带儿子来吃午饭。吃着花生,嗑着瓜子,聊着天,瞅见酒桌上精致的兰花碟子里也有瓜子糖果,看来酒店迎客还是准备很周到,周五晚上我叮嘱礼仪小姐帮忙迎客,可见没有食言。此时酒桌餐具也已经摆好,我赶紧把桌上菜单拿起来点菜,它上面推荐了三款特色菜,我都勾了,再点了三个火锅和各种荤素搭配的菜,连火锅十几个菜,都是大盘子、大锅,怕放不下,若吃不够,再点(因为每次请客或赴宴,桌子大小能放多少菜,我还是认真观察了的)。


陪着香姐聊了一会儿,这时小邓父子到了,筛茶,这时江老师也拿酒来了。客人基本可以确定,我又找服务员添了三套餐具,几个人忙活着把大椅子换成十五个圆凳,这样才空间大些,才坐得下。这时服务员在开始上菜,小四喜,有机菜干锅,牛肉火锅,鸭子火锅,红枣莲子粥等已摆上桌。大家本来在话家常,这时戴着黑色帽子、穿着蓝色上衣的两个年轻小伙子抬着一辆大红轿子进来了。大家被两个小伙子用轿子抬来的该店品牌菜“这才是鱼”吸引了眼球,只见一个比火锅还大的大海碗里装着大半条鱼正向上张着小嘴,碗里还飘着很多金黄的快餐面。紧接着进来一位身着蓝色套装的女服务员,身材微胖,看上去成熟干练,拿着特殊打火机对鱼头喷气,点燃。旋即,鱼头燃起黄红色的火苗,望着鱼碗里跳跃的火苗,奔腾闪烁,大家满是欣喜,两眼放光。这时,只见女服务员念念有词,对着桌席说了一连串祝福语:“吃大鱼头,有大智慧,鲜嫩好口味;为您打开吉祥之门,财源广进,富贵安康”。儿子在旁边一直在用手机录视频,等服务员说完连声说“谢谢”,我在旁边用自拍杆一直在拍照,也赶紧向服务员表达了谢意。这盘菜连行走江湖多年的老厨师熊阿哥也大感兴趣,凑近服务员一探究竟,大概想学一种新菜品。十几个菜大锅大盘都上齐了,还不见幺姐一家踪影,只好打电话催。幺姐说:“來了,正在底下车库放车”。我赶忙快步走到大门口迎客,正落座条椅休息等待,晓琛他们一家大小五口浩浩荡荡到了。我忙把他们引到春秋堂,途中看见水池里养着许多活鱼,在水中翻江倒海,很是欢快!小外孙兜兜看见了,就迈不开步子,眼睛盯着鱼不走了,别人要和鱼玩会儿。李阿哥陪外孙儿玩会儿,我们一行人进春秋堂。到茶,寒喧,上桌,再喊祖孙二人。一到齐,十四人一围正好一大桌。麒麟哥儿管酒席作饮料,他爸爸管作酒,我管服务。一家人端杯感谢众亲光临,我说了祝酒词,满座碰杯欢聚。这几年几姊妹总是聚少离多,每家人都凑不齐,大姐二姐和哥哥家以南方三亚和深圳为根据地,大姐夫、二姐夫和哥哥都成了留守老公、留守爸爸,我们家儿子留学大洋洲,也是难得回国一聚。所以这是姊妹不齐、家庭人丁不齐的小团聚。 晚餐在家里团聚,因为周五晚上已做好了一切准备,所以下午弄菜很方便,所有作料都已切好准备好,荤菜素菜都已切好洗好,连哥哥带的土鸡也是杀好了带来的,只不过要深加工:烧细毛和剖鸡。本来我也会剖,但刀工不如易阿哥,有此大厨在旁边焉能不用了?马上抓住机会寻求帮助,易阿哥推托一会儿说穿的是新衣服,我忙劝道:“不要紧,我把我的迷彩皂衣给你穿。”一试,太小。我又马不停蹄地找出紫花新围腰,让他围上。易阿哥走马上阵,三下五除二,很漂亮地把土鸡剁完了,还不忘给我建议:剩下一只大点的土鸡留着过年吃。易阿哥嘴里念叨着现在土鸡很贵,笑着说哥哥晚上看不见,把家里最大的公鸡抓来了。哥哥笑着回应:“天黑看不见,抓到哪个是哪个”。这当儿,易阿哥想训练我家几十年来客没弄过饭的江老师来做鸡火锅,不过是易阿哥掌勺,边操作边讲解,江老师看着观摩。欣赏着易阿哥军事化的标准动作,江老师只有嘻嘻羡慕的份。我们家的二姐夫易阿哥、三姐夫李阿哥都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模范丈夫,经常我们去他们两家聚会是两个姐夫主厨;老大姐夫熊阿哥是开饭馆的大厨,弄饭待客更不消说;大姐夫艾阿哥有时也给大姐跑下腿;五个女婿中弄饭不拢边的只有我家江老师最顽固,他说他弄饭不好吃,他负责招待客人,就是倒茶、装烟、聊天。



所以这么多年来,无论家里来客,还是在家过年,都是我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这次两个姐夫怂恿他到厨房学做菜,易阿哥已把鸡火锅做好炖上了。他笑着打趣要江老师现场实践做猪排骨火锅,江老师中午陪酒喝了几两药酒,话有点多,身上飘着酒气,脸泛着红晕,兴奋地用铲子在锅里把排骨翻来炒去,动作幅度很大。我看排骨都会炒翻到锅外,只好接过锅铲,叫他去陪客,我来接着做排骨火锅。后边蒸菜、卤莱、炒菜、拌菜都有条不紊地端上了桌,连火锅十八个菜,他们说放不下了,叫我不要弄了。我只好停铲,又拿起我心爱的自拍杆拍一下家庭聚会的场面,分享到“张氏一家人”里边给远方的亲人看。听江老师说下午熊阿哥和香姐在粥堂里吃饭出来,就硬赶着回家要看家,搭车走了。晓琛两口子要为上班准备,晚上就不来吃晚饭了。孟艳上了一天班,一家三口在我的热情相邀下来了,两口子还很讲礼提着两包礼物。晚上还是十一个人围了一大桌。平时大家东奔西走,亲戚聚会很是难得。因为今年过年,哥哥和易阿哥这两只候鸟要到南方与家人团聚,幺姐家要带外孙上广州度假过节,我们要回老家探望儿子爷爷奶奶。所以五姊妹是各奔东西,但大方向一致,都是向南而行。也许冬天到南方过春节很暖和,人情风俗也不同,会是一种很不错的感觉吧!现在交通便捷,生活方便,聚散都很快,手机视频更是随时可说可见。真是海内存亲人,天涯若比邻。


《小团聚 》


【作者简介】张恒溶:网名:恒溶独步;笔名:梦里幽兰;曾用名:张萍。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中学中教高级语文教师,北师大在职研究生毕业,宜昌市第四届语文学科带头人,区王芳名师工作室成员;中国诗歌网会员,“思归客”会员及特邀作家。有多篇论文、案例、试卷、诗歌获国家、省、市、区奖;有多篇论文、案例、诗歌、散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报纸和多家网络公众平台上;在新浪、网易、腾讯、多多平台、宜昌教育云建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文学博客和空间“恒溶独步”。平时喜爱文学,热爱生活;闲暇养花种草,偶尔也爱旅行摄影;抽空看看书,写写诗文;品生活这杯香茗,倾听人间风雨,浅吟人生悲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