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良知”和西哲的“理性”有何異同?

dddust


“良知”,從形式上看,它是《大學》講的“格物致知”的“致知”和孟子講的“良知”的結合;從哲理上看,“良知”就是天然發動的、不假計慮的知。

至良知,要害在於去掉利害算計的得失之心、飾偽之意,讓人天然就有的好惡、是非之心、無障礙地、自發應時地呈現。

進路:靜坐、省察克治與當下直接領悟。

良知是感性和理性未分時的狀態,後兩者不足以致良知。前者朝向生活本身,有現象學的暈圈;後者只能言說客觀對象化的事。比較黑格爾與海德格爾,一目瞭然。



溫柔第一劍


王陽明先生在《大學問》中“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說的是人天賦有良知包含惻隱心,羞恥心,是非心,謙讓心等,另將良知概念引申至宇宙萬物共有,萬物一體同人,《傳習錄》有言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為草木瓦石佚。西哲的理性,通過通過康德的理性學說可理解,是心靈所具有的一種要求把握絕對的,完備的,無條件的知識,即超越現象而把握自在之物的最高認識能力。


柒畵侃大山


個人認為王陽明先生所說的良知比西哲康德所說的理性更加的深入。

先了解一下陽明先生對於良知的介紹。

在明王陽明的《傳習錄》卷下中有記載:

朱本思問:‘人有虛靈,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類,亦有良知否?’”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豈惟草木瓦石為然,天地無人的良知,亦不可為天地矣,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

大義是問:人都有靈明不昧的虛靈,才有“良知”,草木瓦石之類是否也有良知呢?

陽明先生回答說: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如果只看這句話可能很容易造成誤解,比如說,會解成人的良知和草木的良知是一個良知。如果把後面一句連在一起整體的解讀,就可以知道,這是先以人的良知為前提下,才有草木瓦石的出現。

要理解這種內涵,首先得再引用“心和花”的典故。

陽明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陽明先生對曰:“君未看花時,花與君同寂;君來看花日,花色一時明。”

未看花時,此花與心同寂,看此花時,此心和花一時明白。

同樣的道理,如果沒有人的良知,就沒有這個花。

所以,陽明先生才說: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

如果沒有人的良知作為前提,這些草木瓦石或什麼花的都不能存在。

就像我們手上的手機,最早連手機的名字都沒有,樣子也沒有,後來發明了手機的樣子,並取個手機的名字,這都是“人有良知的前提下才有手機的存在”,並不是指手機也有良知。其他的,依此類推。

所以最後一句說: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

這個身和萬物是一體的,但最精處還是人心的一點靈明。

所以萬物不能離心,心不離萬物,即物外無心,心外無物也。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心物不能單獨分割,心和物相互影響,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人的良知”。

這在後面陽明先生有進一步解釋:

“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他吉凶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

陽明先生的結論是:萬物不離我的靈明,我的靈明也不離萬物。而良知是根本。

孟子《盡心上》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這在傳習錄也是一樣的:“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無間於賢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傳習錄》

接下來簡單介紹西哲康德的理性。

康德先生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寫到:“我們的一切知識都開始於感官,由此前進到知識,而終止於理性。”

主要提出了三樣:感官、認知、理性。

理性是建立在感官認知之後,屬於思維比對階段。而陽明先生的良知是超越了感官、認知、理性三者,可以這樣說,有了良知,才有感官、認知、理性的發生。良知屬於先天之性,感官、認知、理性屬於後天之性。


禪樂生活圈


良知指良心,理性指理智。


東方京川


兩者的共同點

良知和理性都是伴隨著人類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產生的精神文化的產物,是人們在生活和社會發展中不斷默認並追求的道德理念。

兩者的不同點

1.良知是指人類與生俱來的好的精神品質,如善良之心,惻隱之心,愛人之心,互幫之心,等等。

2.理性是指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起來的好的精神追求。如自由、平等、博愛、法治等等。理性認識一般都是後天才逐漸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