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名将刘长佑曾提出一项灭亡日本计划,为何不被采纳?

黄洁仪


光绪七年(1881)九月十七日,湘军名将刘长佑递交了一份奏折给光绪,奏折的主题叫做《熟审边情敬陈管见疏》,其中主要陈述了如何应对法国和日本对清王朝可能造成的威胁。

刘长佑在奏折中,对于日本的态度相当强硬,他的态度是:日本人狼子野心,我们一定要主动出击,灭亡日本!

1、刘长佑其人

这刘长佑是何许人也,为何敢说出这样豪气冲天的话呢?

1935年,湖南省选定湖南古今乡贤名单,刘长佑被选为30位贤人之一。

晚清两大定国支柱南曾北僧中的“南曾”曾国藩,曾经评价刘长佑:此老胸中甲兵,吾不复能窥测矣”《中兴将帅别传》。

【曾国藩】

从实战到大佬曾国藩背书,都足以说明刘长佑此人军事实力一流,他不仅有长远的战略格局,还是位能征善战的勇将。

2、刘长佑的战略眼光

刘长佑写这封《熟审边情敬陈管见疏》,有三个原因:

一、光绪七年正月二十六日,清朝外交官曾纪泽和俄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到此为止,中国收回了在伊犁地区的管理权,取消了《里瓦几压条约》中割让特克斯河流域的条款。

这次外交胜利,鼓舞了中华儿女从鸦片战争开始,内心在面对外国侵略者时屈辱的感受。

二、洋务运动此时已经开展了十几年,清王朝整体实力有了很大提升。

三、刘长佑透过日本在朝鲜,法国在越南的作为,预料到它们今后必定会有更大规模的入侵,如果坐视它们壮大,一定会威胁到清王朝统治。

【刘长佑纪念像】

不得不说,刘长佑的眼光是相当长远,法国问题上他提出让越南王重用刘永福训练新军,再结合云南、广西两省的士兵来阻挡法国人的攻势,如此“非滇越并力以图,不能挽越国之残局;非水陆同时并举,不能阻法人之贪谋”。

在对待日本人,如何主动展开攻势,灭杀危险于摇篮的问题上,刘长佑提出:伏乞皇上先暴日本之罪恶于天下,布告西人绝海上通商之东使,倭人已可坐困。简大臣宿将有威望者,起东三省之兵,出松花江,临库页岛,别命一军出朝鲜以扼其西,而后选明习韬略,娴熟水师之将,由宁波、定海率舟师趋长崎以攻其南。倭人离贰已久,必当自溃,即负隅抗拒,而我朝师武臣力必无挠败之虞。

【对日海战】

这个计划翻译过来,一共有三步:

第一步,由皇帝出面昭告百姓,再联系西方不要运输物资给日本人,以此从经济和政治上断绝日本人的发展,这样一来,在刘长佑的设想中日本便成了被孤立的态势;

第二步,派遣大臣中有能力和威望的人,率领东三省的士兵到松花江,临库页岛,最后再派一支士卒到朝鲜,好彻底封锁日本人往西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步,封锁了日本人的退路后,再选择精通兵法、擅长水战的将领,从宁波、定海率舟师趋长崎以攻其南,这样以来,清王朝便可以迅速占领日本本土。

看完这三条策略,是非常具备可实施性的,但很可惜“然法谋越南,长佑言之数年前,且历疏请备法,皆为李鸿章所厄”。

【中间的便是李鸿章】

刘长佑的措施之所以不被采用的原因:

一则是因为当权者并不把日本放在眼中;

二则是经历过几次赔款,朝廷的经费是非常紧缺的,故而他们不愿浪费经费;

三则便是经历过鸦片后,清王朝统治者一直把西方当作首要的敌人,却又不愿意和它们硬碰硬。所以刘长佑这种出动出击硬刚法国和日本的做法,在慈禧眼中,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他们不打法国,是担心法国的西式装备,而不动日本,是担心战局开启后,列强趁机对自己动手。

故而,这件事,也就干脆被压了下去。清王朝自以为躲过一劫的做法,其实正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了引子。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