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覆滅只因遷都失敗?為何說北宋沒有遷都洛陽或西安失誤極大?

靜夜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遷都洛陽和西安只有死的更快。

北宋應該做的,是將首都遷到長江以南,比如南京或者杭州。

將首都定在開封當然是錯誤的。

從地理上來說,燕雲十六州被遼國、金國控制,敵人騎兵就已經進入了華北大平原。

順著河北平原南下,可以長驅直入殺入河南大平原地區。

從開封以北到河北,幾乎沒有地理上的屏障,只有區區一個黃河而已。

黃河同長江有所區別,長江極為寬闊,可以佈置大量水軍。

而黃河在河南段有寬有窄,水軍難以有效使用,主要依靠江防工事。

但黃河又很長,敵人可以從任意一點渡河,防不勝防。

將首都設在開封,在王朝強大時期自然沒有問題,反而會對敵人處於戰略進攻的勢頭。

然而,如果王朝衰落,敵人騎兵高速南下,可以迅速威逼首都,那王朝還發展個屁啊。

但是,如果遷都洛陽、西安只有死的更快。

西安在宋代早已衰敗不堪,關中平原因為缺水成為貧瘠的地方,糧食尚且不能滿足陝西本地人的消耗,需要大量從其他省份調集糧食。

但是,通過隋唐大運河運輸糧食到西安,受到三門峽這個鬼門關的攔截,運輸量小,而且非常危險。

所以,如果遷都到西安,不用敵人來打,自己就餓死了。

至於洛陽,其實和開封沒有什麼區別。

甚至開封的地理位置還要更好一些,處於大運河的樞紐。

而洛陽則完全是大運河的分支,到了後期乾脆運河就不走洛陽了。

另外,三國時期洛陽已經被焚燬,加上黃河氾濫、地處豫西過於貧窮,洛陽還不如開封。

開封既然不行,洛陽當然也不行。

比較聰明的,應該及時將首都搬遷到長江以南。當時遼國、金國強於騎兵,弱於水軍。

只要宋軍掌握長江的制江權,至少可以保住首都,可進可退,不至於連皇帝都被捉走了。


薩沙


遷都洛陽或西安,以北宋那熊樣,只會死的更快。

從軍事地理來說,幽雲十六州一失,等於相對平坦無天險的華北平原就成為北方騎兵的良好馬場,無論是開封還是稍微靠西的洛陽 ,都在北方騎兵的直接威脅之下。事實上,1127年開封被圍,大軍不及調集 也是北宋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與前代不同,北宋除了北方威脅外,西北地區也因党項的崛起而成為激烈拉鋸的前線,尤其是北宋前期,一直未能對党項西夏一族形成壓倒性戰略優勢 在此情況下遷都西安的提議者,你是西夏派來的逗逼麼?

而從經濟發展角度看,當時無論是西安還是洛陽,都存在一個重要的缺陷,本地糧食不足,要想供應包括皇室文武百官和禁軍,必須要走漕運才可以,相對來說,開封較為便利,但卻缺乏足夠的防禦天險,一旦兵臨城下就只能呵呵了。

個人認為,當時理想的遷都地,應該是襄陽。首先,北方有河北河南大片的戰略緩衝地帶可以消耗敵軍的銳氣與兵力,就算勉強打到近京畿附近,還有漢水長江兩道天險,而且襄陽地理位置優越,左江右川,臨山倨水,易守難攻,南宋後期漫長的襄陽保衛戰就是明證。就算最後失守,還可沿著漢水或長江從容遷都川蜀或江東,這點優勢也非常重要。

其次,這裡更接近北宋南宋實際上的版圖重心位置。無論長安還是洛陽,甚至開封在內,做北宋首都的話,都存在一個弊端 那就是或多或少偏離了統治重心,這不僅影響到對首都的供應,也極易遭到敵人打擊,從中央權力輻射的衰減度來看,更不利於統治的穩固性。事實上,南宋後來定都杭州,也存在著戰略重心偏移的問題。而定都襄陽,則可有效避免上述這種種困境。



石海釣沉


如果簡單認為宋朝覆滅只是因為遷都失敗,那才是大錯特錯。

任何一個王朝的覆滅,都不止是單方面的問題,而是無數客觀存在的事實不斷匯聚,最終在不可抵擋的力量面前土崩瓦解,如果全面進行覆盤,單是寫十萬字的論文也只能解釋冰山一角。

這是理解王朝覆滅的客觀前提,即,你無法通過比如遷都這一件事,來確定整個王朝的覆滅是源於此。

再說回北宋都城問題,對於遷都何處,宋太祖趙匡胤和晉王趙光義曾經展開過爭辯,趙匡胤認為洛陽作為歷朝歷代的都城,基礎設施完善,包括皇城宮殿在內的政治設施也較為齊全,另外一部分原因還有洛陽所處的地理戰略優勢,能夠做到易守難攻,因此提出遷都洛陽的設想。

《續資治通鑑長篇》:帝曰(趙匡胤):“吾將西遷者無他,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作為開國皇帝,其實趙匡胤的考慮也很符合古代統治者的慣性思維,一般而言選擇都城主要考慮的有如下幾個方面:

1、都城儘量建立在經濟發達地區,以維持統治集團的物質需要。

2、要充分考慮到交通便利條件,最宜設立在國家的居中位置,所謂政令四達,莫過於此。

3、具備天險的地理條件為佳,使政權可以在經受外敵侵略時據險而守,為政權的延續或反擊爭取更多時間,當然歷史上的多次事件也證明,天險不是阻攔外敵的必要因素,相反只是錦上添花的加分項,而不是根本,根本還是國家經濟與軍隊素養,以及當權者的自身素養等,說到根本,能將天險發揮出巨大作用,或者成功抵禦外侵的本質,還是“人”。

即使一切有利條件都具備,若國有昏君,內無精兵良將,再大的天險也形同虛設。

基本上在此三點的基礎上,再考慮當時的全局形勢,比如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虎視眈眈,宋朝統治者會盡可能將都城建立在北方的富庶地區,以此便能以北方都城為中心,對外敵形成一定程度的牽制。

所以還有第四個形勢要素,就是參考開國時的總體形勢,而確立國都究竟該建在何處。

趙匡胤所考慮的將都城建在洛陽,也正是基於上述三點,其一,洛陽有著齊全的基礎設施,包括民生設施與政治機構,若進駐,則可大大減少朝廷的運營成本。

其二,洛陽的地理位置,也處於中原的核心地區,往北,有黃河水路,往南,則可通達長江,交通自古非常便利發達,而通過下圖我們也能看出,之所以考慮洛陽和開封為都城,正是因為北方的遊牧民族政權對中原地區形成的壓迫,因此將都城儘可能選擇中原的北方地區,有利於對北方外敵形成牽制,方便對軍事力量進行部署與調動。

而且趙匡胤也提出了從開封遷都至洛陽的理由,正是因為開封為平原,無山河之勝,易攻難守,若想保護都城的安全,只能大量屯兵,而屯兵則就會造成“冗兵”,單是軍事開支每年就是一筆天文數字,無疑會給財政帶來巨大負擔,所以才要遷都更為易守難攻的洛陽。

《續資治通鑑長篇》:帝曰(趙匡胤):“吾將西遷者無他,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其三,定都於洛陽,還有一條極為重要的天險,正是黃河,往北,可據黃河而守,往南,則可退居長江,戰略意義上來看,洛陽可謂具備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再加如上所述的第四個形勢要素,所以最初趙匡胤選擇遷都洛陽的原因,很合乎邏輯,也很合乎情理。

那為什麼最終又會選擇定都於無險可守的開封呢?

我們站在後世的角度,雖然無法全面看待,但可以根據歷史記載總結出幾點:

其一,洛陽為多朝古都,利益集團盤根錯節,單是前朝老臣或門閥士族組成的人脈裙帶就根深蒂固,所以當趙匡胤提出想要遷都洛陽時,便遭到一眾大臣的集體反對,其中還包括在洛陽勢力堅深的其弟晉王趙光義。

《續資治通鑑長篇》:帝曰(趙匡胤):“吾將西遷者無他,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王(晉王趙光義)又言:“在德不在險。”帝不答。

其二,自從契丹政權日漸強大以後,中原政權的主要防範方向便由之前的西北轉變為東北地區,於是當權者開始在東北邊關部署重兵。

然而以此就會延伸出來諸多顧慮,若遷都洛陽,則意味著政治中心的西移,那麼就增加東北地區藩鎮割據的風險,俗話說天高皇帝遠,在部署重兵的東北地區必然要派遣武將鎮守邊關,但時間一長,武將擁兵自重,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威脅皇權,所以兩相考慮之下,親歷唐末藩鎮割據慘痛教訓的宋太祖趙匡胤,最終採納了晉王趙光義等人的建議,取消了遷都洛陽的計劃。

當然這只是一種顧慮,後來採取的“守內虛外,強幹弱枝”雖然杜絕了藩王割據的現象,但在商議是否遷都時,趙匡胤不得不將“藩鎮割據”的因素考慮在內,所以為了最大程度消除藩鎮割據的可能性,只好選擇在更加靠近東部的開封為都城。

但不得不說,很難想象若遷都洛陽,大宋又會是如何的一幅光景,而歷史,也就必然會被改寫。


錢品聚


北宋在統一全國之後,趙匡胤曾經提出過遷都洛陽的想法,但是遭到大臣反對,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也反對,後來就作罷了。在和朝臣討論時,朝臣紛紛表示反對,趙匡胤曾經很生氣的說過,我說遷都洛陽你們不同意,以後我還要遷都到長安呢。

但遷都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沒那麼容易。大臣之所以反對遷都,願意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是不少經歷了五代時期的大臣的家產都在開封附近,如果跑到洛陽去,開封的家產就要貶值,在洛陽重新購置家產花費也比較高。

更加重要的則是,開封經過五代時期後梁、後晉、後漢、後周的經營,大體上算是比較完備了,而洛陽經歷了晚唐到五代時期的多次戰亂,已經非常破敗,宮室都已經沒有了,如果再遷都過去,勢必要重新營建,花費也是比較高的,會增加財政負擔。

還有一個不能不提的理由則是,關中地區從唐朝時期開始,就已經無法自給自足,必須依賴於南方的轉運,無論是財賦還是糧食,都必須通過運河從南方長途運輸過來,而到北宋時運河已經只能通到開封了,如果再往西,到洛陽或者長安,運輸成本也會增加。

但開封的短板也是非常明顯的,就是四周都非常平坦,無險可守。尤其是在當時燕雲十六州已經被遼國控制的局面下,門戶洞開,很難建立有效防禦體系,遼軍如果避開宋軍堡壘和重兵集團,長驅直入,很輕鬆就會到達黃河沿岸,直接威脅開封的安全。

而為了掩護開封,朝廷就不得不長期在河北地區屯駐大量軍隊,而宋朝的軍隊又是募兵制,所以代價也非常高,對朝廷來說,就是一個很難甩脫的財政負擔。所以趙匡胤說,如果不肯遷都,百年之後民力將盡,朝廷就很危險了。果然過了一百多年,北宋被金國長驅直入,就突然崩潰了。

但就算是遷都到洛陽,北宋其實也不安全。雖然洛陽的地形相對而言,比開封要好一些,至少周圍多了一層太行山的保護,遼國從山西長驅直入進攻洛陽的可能性是不太大的。但問題同樣在於,如果定都洛陽,河北的防禦仍然只能依靠人肉長城,也就是大量屯兵。

而且,後唐本來就定都在洛陽,但石敬瑭在山西勾結契丹,進攻洛陽,洛陽也並未能守得住,後唐同樣被契丹輕鬆擊敗而滅亡,石敬瑭如願以償當了皇帝。石敬瑭死後,石崇貴不肯對契丹稱臣,契丹再次大舉入侵,同樣非常輕鬆就消滅了後晉。

長安對北宋來說,就更加不可靠了。從安史之亂後唐朝失去河西走廊之後,吐蕃就不斷前進,一直到了關中地區的邊緣地帶,比如今天的天水、慶陽、延安等地,曾經的腹心之地,這時候都已經變成了邊境地區。到北宋開國的時候,這個局面也沒有變化,所以長安同樣很不安全。

進攻是最好的防禦,沒有戰略進攻能力的防禦就是被動挨打。其實北宋開國君臣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趙匡胤在平定南方之後,就開始進攻在山西的北漢政權,趙光義後來又接著打,才收復了山西。接著,趙光義又發動了北伐,企圖一舉收復燕雲地區,但卻被遼軍擊敗。

在西線,北宋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戰略進攻,也就是試圖加強對党項李繼遷、李繼捧的控制,實際控制今天的寧夏和河套地區,將戰線向北推進到傳統的長城線,但因為北宋受到遼國的牽制,不能用全力進攻,所以始終未能達成目標。而在北宋的戰略進攻態勢結束後,党項李氏開始反擊,最終建立了西夏政權。

如果把中原地區比作一個人,那麼長城線的崇山峻嶺就是遮風擋雨的衣服,失去了長城線的掩護,只是靠人力來維持防禦體系,不僅成本高,而且處處設防處處薄弱,也很容易被來自北方的敵人鑽空子。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北宋其實就是一個裸奔的王朝。

相比之下,南宋雖然只有半壁江山,但卻基本上控制了南北對峙時所必須有效控制的幾個戰略要點,防線時比較完整的,從漢中到荊襄,再到江淮,南宋始終能夠有效控制,所以在防禦上反而要比北宋更輕鬆一些。所以,南宋雖然政治上遠不如北宋清明,但安全上威脅反而要小一些。


蕭武



不是北宋不想將都城安在洛陽或者長安,最重要的原因是不能。宋太宗一開始兩次北伐伐遼,但收穫都不打,燕雲十六州一直在北方遊牧民族手中,整個中原以北無險可守。

將都城安在長安或者洛陽,遼軍心情不好了,隨時可以牽馬到天子腳下散散步,而宋軍只能用士兵去守北方戰線。而且燕雲十六州是牧草最好的地方,宋朝一直缺少戰馬,對付騎兵的最好方法就是依靠黃河長江,據險而守。同時依靠大的戰略縱深,用空間換時間。


fatarinnovator


經過五代十國戰亂,漢人已經搬離西北,北方很多逃往南方。南宋此時應該做的是收復燕雲十六州,完成秦漢唐的統一偉業。只是終宋一朝,重文抑武。國土一直丟失,最後被滅國。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作戰,前面已經有秦漢唐的經驗可取。然而這三朝都是定都長安,而宋是定都開封。要說沒一點關係也不是。宋時長安外圍已經全部丟失。宋定都長安不現實。效仿唐實行兩京制可能是個好點的辦法。以長安為武京,洛陽或者開封為文京。可惜宋朝重文抑武,沒有秦漢唐的開拓精神。註定其必然被滅國。皇帝久在開封煙花繁榮之地,都忘記了趙家也是戎馬出身。不習戰事,白養了八十萬禁軍也沒辦法在開封平原地區與北方騎兵作戰


大秦公子衎


五代十國時間的後晉君主石敬瑭為了爭守皇位,讓契丹人支持自己,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中原腹地完全暴露給外族。在中國北方人善於騎馬,善於進改。中原人善於築城防守。燕雲十六州的丟失使中原漢人失去長城的防禦功能。唐朝末年經過幾十年的戰火,西安,洛陽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繁華。對於古代的生產力來說已經失去了建都的可能。開封是一個古都,交通便利,經濟發達,戰火受損較小。所以宋朝把它做都城。和平年代,軍備強盛時沒什麼錯。由於交通方便農業、手工業、商業特別發達。人民的生活很富裕,在當時是人口近百萬是世界級的大都市。宋朝有一幅名畫《清明上河圖》描寫了當時城市繁榮,人民的富足。當然任何繁榮都需要強大的軍力和國防,由於人們長期生活在安定、平和之中,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消火了,雖然說都城的選擇與國家的滅亡有些聯繫但不是必然的。不重規國防,不尊重軍人,沒有全民國防意識才是滅亡的真正原因。


快樂的鋼絲


南來的北往的,烏魯木齊香港的,這地方交通方便,但絕不是建都的好地方


京城瞌睡蟲


北宋國策有錯誤,不論遷都到那都一樣滅亡!懂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