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懒惰,不是手机,而是最亲的父母

李玫瑾教授: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懒惰,不是贪玩,而是最亲的父母

爱玩手机游戏好像是现在孩子的通病,家长表示整个人都快钻进手机游戏中了,担心孩子长期下去可能会被游戏毁了。其实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毁掉他们的不是所谓的电子游戏,而是父母的一些不正当的教育行为。

李玫瑾教授: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懒惰,不是手机,而是最亲的父母

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以为责骂的方式就能使孩子改正这些行为,于是就经常说一些很难听的话,比如谁谁家的小孩多好,你怎么这么笨,你这样下去永远都是垫底之类的。

作为教育专家李教授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后来的数据显示经常被父母责骂和语言伤害的孩子,在性格方面都在这不同的缺陷,最明显的就是自卑、抑郁、冷酷甚至是情绪行为异常暴躁的行为。

这些语言伤害家长可能只是无意间说出来的,但是对于孩子而言这样的话语却深深的印在脑海中,然后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间久了性格的缺陷就会显现出来。

李玫瑾教授: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懒惰,不是手机,而是最亲的父母

调查中很多小孩表示宁愿自己被仙人掌刺伤,最起码那种伤痕可以看得见,都不愿意被大人冷嘲热讽的伤害,因为言语的伤害是无形的,可能在孩子一生的成长中都会记得,想起来的时候都会觉得难过。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言六月寒。

比起游戏,比起贪玩,你说话的方式和态度,更是直接关乎到孩子的成长。

所以真正毁掉孩子的就是父母带来的"语言暴力",这样会给孩子很多痛苦的记忆,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是极其不利的。

李玫瑾教授: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懒惰,不是手机,而是最亲的父母

我们总渴望着儿女日后能有出息,有些时候自己内心抱着"激将法"的态度来督促孩子,但实际上,说出来的话很刻薄,足以摧毁这段亲子关系,也足以毁掉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

著名心理学教授钱铭怡,曾提出一份《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父母的负面教育会直接影响子女以后的性格。

研究中提到:

经常遭受打骂的孩子的性格:顽固,冷酷,残忍,独立或怯懦的,缺乏自信心、自尊心,盲从,不诚实等等。


李玫瑾教授: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懒惰,不是手机,而是最亲的父母

著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也曾经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过一项调查,分析结果发现:

在家里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郁",有22.1%的孩子"冷酷、残忍",有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这些研究报告分析,都有一个相对一致的结论,那就是:被语言暴力伤害过的孩子,出现过激行为的概率非常高。

李玫瑾教授: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懒惰,不是手机,而是最亲的父母

很多父母以为自己的孩子想怎么管教都可以,所以经常会打骂孩子。父母忘记了孩子还没有走入社会,生活的环境也比较单纯,所以在心理承受方面肯定要弱很多,因此也忍受不了父母给与的羞辱和责骂,感觉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其实作为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教育孩子的目标也不应该局限于让他学习好,而是让他养成良好的性格,最起码得要是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懒惰,不是手机,而是最亲的父母

即使是成年人都知道"人言可畏"的道理,何况是用冷漠的语言来说教一个孩子呢?语言暴力可以摧毁一个孩子所有的天真,也会彻底的打击到孩子的自尊。


李玫瑾教授: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懒惰,不是手机,而是最亲的父母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揪着孩子的错误让他付出代价

什么样的土壤就开出什么样的花。

父母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非打即骂的父母,只会教出冷酷或怯懦的孩子;就事论事,解决问题的父母,就能教出有教养又温暖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懒惰,不是手机,而是最亲的父母

对于父母来说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作为家长需要耐心并且以身作则的态度去教育他们。要针对孩子的不同因材施教,每个孩子身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在性格和处事方面也也有很大差别,不能一概而论用相同的方法去教育。

就像,美国育儿作家珍妮.艾里姆所说:

"孩子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李玫瑾教授: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懒惰,不是手机,而是最亲的父母

贝塔小时候就看了不少的绘本,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

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李玫瑾教授: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懒惰,不是手机,而是最亲的父母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

李玫瑾教授: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懒惰,不是手机,而是最亲的父母

10册不过是49.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

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李玫瑾教授: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懒惰,不是手机,而是最亲的父母

3-6岁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期,若不注意引导,坏习惯极易养成,坏习惯一但定型可就很难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这些坏习惯,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温和而坚持”的改正过来!

所以做家长的点击下方图片,从现在开始改变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