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智宇:一個數學天才,為何會放棄麻省理工,選擇皈依佛門?

一個孩子年少聰明學業有成,我們常常給這個孩子帶上一個“天才”的名號。有了“天才”之稱,也就意味著這個孩子的智商要比我們普通人更高,而且學習東西的能量比我們普通人更快。

一般來說天才稍加培養,他們就會比普通人更容易成為一個行業的卓越人才,同樣他們可以更早的功成名就,做出一番事業。

21世紀初中國的教育界流傳著一個數學界的“天才”傳說,他的名字叫做柳智宇。

柳智宇:一個數學天才,為何會放棄麻省理工,選擇皈依佛門?

——他就讀高二的時候他的名字就已經響徹了中國的數學界,他當時參加了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為中國拿下了首枚國際奧賽的數學金牌。在之後柳智宇沒有通過高考就被北大直接接到了數學系學習,大學畢業之後又得到了麻省理工的全額獎學金,可是柳智宇卻放棄了大好前途,選擇出家當和尚了。

一、

柳智宇出生在湖北的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物理老師,在柳智宇小時候,父親就對他寄予很高的希望。他希望孩子畢業之後能夠從事自然科學這方面的工作,畢竟自己是學物理的。

於是在父親的帶領之下,柳智宇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去嘗試著做一些物理科學試驗。在其他孩子都沉迷在遊戲機前的時候,柳智宇卻沉迷在自己的小實驗室裡,做一些只有初中生甚至高中生還不會做的物理實驗。別人的家長給孩子買的更多的是玩具汽車,但是柳智宇的父親給他買到的更多的是科學實驗用品。

受到父母的影響,他成為了別人口中的天才,柳智宇在幼年的時候非常的乖巧,他對於父親的安排從來沒有反對過。

柳智宇自己曾經表示,他之所以這麼乖巧,因為他覺著自己如果聽父親的話就可以換來父母的笑聲,還有父母的誇獎。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父母喜歡的孩子,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父母的驕傲。他從來不反對父親的安排,父親叫做什麼他就會做什麼。

柳智宇:一個數學天才,為何會放棄麻省理工,選擇皈依佛門?

在如此的一個光環教育之下,柳智宇也開始表露出了一些負面問題,比如說柳智宇的個人生活非常的孤獨,他基本上沒有朋友,而且也不喜歡和別人交往。得到的一直是來自於父母以及老師的認可和鼓勵,但是卻從來沒有得到朋友和同伴的支持。

“所以我回到家後,內心其實是孤獨”——柳智宇曾經在日記中寫過這樣的一句話。

——其實這也就直接反映出來了柳智宇本人的交際能力有所欠缺。柳智宇的父親也曾發現了這個問題,但他一直認為這只是孩子的性格比較自閉,不擅長與他人交流,長大就好了,但其實柳智宇的這一切都是來自於他父親對於他的“定向管教”給柳智宇造成了一個生活上的影響。

或許在柳智宇的認識裡,只有不停的看書才可以獲得父母的認可,與朋友們的遊玩並不能得到父母的認可,因此他從來不將遊玩當成自己人生的一部分。

如此,雖造就了一個一個天才,不過也給這個天才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柳智宇:一個數學天才,為何會放棄麻省理工,選擇皈依佛門?


二、

由於他沒辦法通過和朋友玩樂來釋放自己的壓力,柳智宇只好將壓力宣洩在學習上面,或許是受到其父親的影響,柳智宇對於數學表現出了自己特有的天賦。

他讀高中的時候,他在數學上的天賦開始逐漸的顯露出來。在父親的引導之下他對於數學越發的喜愛,在他上初中的時候他的數學水平甚至可以超越自己的老師。在中學畢業之後,他進入了他們當地最好的高中,華師大第一附屬中學去學習。學校也發現了柳智宇的獨特之處,於是學校也就特殊的給柳智宇安排了一個單人的教室讓他學習。

在他高一的那年就完成了第1本屬於自己的數學著作《冪數列求和縱橫引論》,而與此同時他的同學可能還正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題方法中陷入了沉思,但此時他已經寫出了與大學本科水平相當的數學論著,正是在這個論文發表之後,柳智宇在中國的數學界開始稍有名氣。

柳智宇:一個數學天才,為何會放棄麻省理工,選擇皈依佛門?

2005年已經上高二的柳智宇參加了第3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循環賽,並且成功為中國奪得了第1枚金牌。如此的一個成就讓他自此成為了中國數學界一個耀眼冉冉升起的星星,後來他便進入了中國奧林匹克數學賽的國家隊。

他剛進國家隊的時候,就憑藉著其獨特的天賦贏得指導老師的青睞,而他果然沒有讓大家失望,在2006年7月份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他打敗了來自於德國的數學天才皮特·舒爾茲,而且最為厲害的一點就是柳智宇竟然得到了滿分,要知道在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歷史上能夠得到滿分的人也是非常少有的。

而奧林匹克競賽勝利回國之後彷彿被套上了主角光環,人生也類似開了掛,北大甚至主動要求將其保送到自己學校的數學系去學習,一切都朝著他父親希望的方向去發展。

——進入大學之中的柳智宇,就像小船駛入了更廣闊的海洋,大學裡面有很多他平時夢寐以求的學習資料,他有了更多的學習空間,還有著更多的老師為他答疑解惑。在柳智宇大學畢業的時候得到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

柳智宇:一個數學天才,為何會放棄麻省理工,選擇皈依佛門?

三、

但當很多人都以為他會去麻省理工就讀,以後成為一個像陳景潤那樣厲害的數學家的時候(畢竟能夠進入麻省理工進修,是每一個理科生的夢想),事情出現了轉折。

他不但沒有去學習,反而出家做了一名和尚。

出家這個想法最初可能來自於他母親無意的引導,在柳智宇剛參加奧數賽回來的時候,他的母親送給了他一本有關於佛教的漫畫書。

——在比賽之前柳智宇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之下,在比賽之後他表示“自己忽然鬆了一口氣”,而母親送給他的這本有關於佛教的漫畫書也就成為了他放鬆壓力的重要渠道。

或許皈依佛門的這個想法就是受到了母親送他的那本漫畫書的啟發,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在他被北大保送之後,他本人對於佛法表達出了很大的興趣。

柳智宇:一個數學天才,為何會放棄麻省理工,選擇皈依佛門?

根據他室友所提供的消息,柳智宇剛進大學之後沒多久就加入了學校的一個禪學社,禪學社裡面都是對於佛法有興趣的同學,在這裡面柳智宇也交到了一批好朋友。或許正是因為他在這裡得到了友情,他對於禪學社的好感度與日俱增。

在他加入禪學社之後深感佛法影響,堅持吃素。而且在他讀大學期間曾多次到各處的寺廟去拜訪高僧,讓其為自己答疑解惑。為了能夠將自己全身心的投入佛法中,他還多次到寺廟中做義工。

等到他大學畢業之後,他放棄了麻省理工的獎學金,放棄了千萬學子所羨慕的一個機會來到了北京那個龍泉寺,讓師傅為其弟剃度,他本人也成為了一個修行居士,法號叫做“賢宇”。

在柳智宇出家之後,社會上有關於他的爭議很高,有人認為他辜負了社會對他的培養,也有人認為或許他追尋的是真正的自我。

——之前所有的成績和榮耀都是來自於父母對自己的期望。雖不能說是功成名就,至少完成了父母所有的寄託,考上了大學,成為了一個在科學界有名氣有技術的人。

但是畢業之後,他還是想選擇自己本來的樣子。

而且也並非出家就不能夠研究科學,國外的很多教授也不是一邊在大學做教授一邊在教堂做牧師?過去只是觀念還沒有放開,並非出家就是辜負了國家的培養。

我們理解不了的境界,我們可以不去肯定,但是也不能去否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