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學生去皈依佛門,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相信佛系這個詞大家已經很熟悉了,很多人慢慢變得佛系,所謂的佛系就是專注於事情發生的過程,抱著盡人事,聽天命的心態,不注重結果。佛系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有看破紅塵、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現在這個詞在學校中被廣泛流傳,很多學生越來越佛系,他們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一切都看心情,彷佛看淡了一切。

越來越多的學生去皈依佛門,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在高一的時候就寫了一篇論文《冪數列求和縱橫引論》,獲得省級大獎,進入北大更是風聲鵲起,畢業前獲得了麻省理工的全額獎學金,可以說是數學領域當之無愧的天才了。可他最後竟然選擇了出家。

柳智宇性格孤僻,喜歡自己一個人學習,很少和同學說話,和同學們的關係也不是很好,在大家眼裡他就是個怪人,對他的瞭解僅僅是他的過人才智。而且在北大,他堅持吃素,不僅如此,他還頻繁地去拜訪高僧,去寺廟做義工,畢業前夕,他沒有選擇去麻省理工,而是選擇出家,他去了龍泉寺剃度,法號賢宇。現在的他在寺廟裡負責受戒前後的教學工作,也編寫戒律教材。

很多人不理解他,但他放棄了出國的機會,表示出國不如出家。

越來越多的學生去皈依佛門,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30名研究生,放棄了高薪工作,皈依佛門。雲海寺,一個曾經香火很旺盛的寺廟,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寺裡僅剩4個人,寺廟十分荒涼。30名研究生來這裡,用自己的知識,認真打理寺廟,而且還建立了網絡,生活環境比之前好很多。

這些人揹負著巨大的壓力,不僅是家庭的壓力,還有社會上的壓力,但是如果皈依的心已經定了,誰都改變不了,哪怕是他們的父母。

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打造寺廟,讓寺廟越來越好,他們覺得人生苦短,希望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曾經的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也是看破紅塵,遁入空門……

越來越多的學生去皈依佛門,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佛系已經不是一種生活態度了,而是一種人生感悟,看破紅塵。但這樣的現象真的好嗎?

很多的大學生過著佛系的生活,他們沒有追求,沒有目標,得過且過,渾渾噩噩,還振振有詞的說自己什麼都看破了。其實不過是逃避現實,不想競爭,失去鬥志的表現。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生活是艱苦的,需要我們拼盡全力才能活得像樣,大學生們靠著父母的供養,自己整天卻無所事事,到畢業後就知道自己的佛系會害了自己。

真正的佛是經歷過困難後的大徹大悟,那些在校園裡的學生,經歷過什麼?有什麼資格談看破紅塵。

我們每個人活在世上就要為這個世界做出貢獻,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大多數人都是失責的。佛系青年們,希望你們早日頓悟,這個世界上只有努力拼搏才能贏得成功。不要因為遇到困難就退縮,也不要以佛系的藉口而逃離社會,你逃不開的,世界只承認強者!

越來越多的學生去皈依佛門,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