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保送的“天之驕子”,畢業後不顧爸媽哀求出家,如今後悔了嗎

高考能夠考進北大的孩子,不但在學習天賦上勝過常人,學習的努力程度也不比常人低。而能通過保送進入北大的孩子,必定是"天之驕子",前途不可估量。但是,有這麼一位"天之驕子",從北大畢業後卻選擇了出家,他就是柳智宇。

從小,柳智宇學習優異,尤其在數學上更是展現出過人的天賦,他求學之路一路順暢,直接被保送上了北大。他的父母因他的優秀感到驕傲,許多人也認為他畢業後能找到不錯的工作,生活也能越過越好。但是,在柳智宇畢業後,他做出了讓大家大吃一驚的決定,他不是選擇走進社會,而是遁入空門。柳智宇做這個決定其實是早有打算,在北大求學期間他加入了禪學社,三餐吃素,還經常拜訪寺廟僧人。

北大保送的“天之驕子”,畢業後不顧爸媽哀求出家,如今後悔了嗎

對於柳智宇出家,一開始父母嚴厲反對,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之意,最後父母變成苦苦哀求,還是無法改變他出家的決定。如今,多年過去了,柳智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出了他出家的真相:世界太過紛擾,社會有太多的黑暗,學數學拯救不了世人。出家後,他的內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所以他不後悔出家。對此,網友議論紛紛,有人覺得他枉費了父母一番心血,辜負了父母的期望;也有人覺得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力,即使父母也不能強加干涉。

北大保送的“天之驕子”,畢業後不顧爸媽哀求出家,如今後悔了嗎

01

你會強制為孩子做選擇嗎?

每個孩子身上都寄託著家長的期望,有些控制慾很強的家長甚至為孩子計劃了人生的每一步。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吃喝穿用,大到高中文理科的選擇,高考志願的填報,畢業工作的選擇,結婚生子的對象等,有的家長都要干涉孩子的選擇,甚至擅自為孩子做決定。雖說家長是出於對孩子的愛,出於為了孩子好的心理,但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意思和思考,家長的強加干涉對於孩子只有種種的壞處。

北大保送的“天之驕子”,畢業後不顧爸媽哀求出家,如今後悔了嗎

02

強制為孩子做選擇會害了孩子

1、 孩子缺乏主見

缺乏主見的人會隨波逐流,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沒有自己的思考,很難成大器。從小被家長強加干涉做決定的孩子會缺乏主見,因為在每一件事情上家長都幫忙做好了選擇。長大之後,他們不但有選擇恐懼症,在與人相處中甚至是唯唯諾諾的態度。

2、 孩子自我認同感低

由於自己做出的選擇都被家長否定,所以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對自我產生懷疑,認為自己的選擇都是錯的,從而變得自卑,自我認同感低。自我認同感是與幸福感相掛鉤的,自我認同感低的孩子幸福感也不會高。

北大保送的“天之驕子”,畢業後不顧爸媽哀求出家,如今後悔了嗎

03

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

每位家長都會操心孩子未來的人生,都想孩子在成長路上走得順利,所以用自己的人生經驗為孩子做出人生路上的種種選擇。但是,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家長的經驗不一定適合孩子,家長為孩子做出的選擇不一定適合孩子。對於孩子的人生,家長不應該強加干涉,而是要做到以下三點。

1、 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孩子有獨立意識,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所以對於孩子人生道路上的選擇,家長要交還給孩子自己。對於孩子做出的選擇與決定,家長要表現出尊重,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進行批評與否定。

北大保送的“天之驕子”,畢業後不顧爸媽哀求出家,如今後悔了嗎

2、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孩子能夠做出正確選擇或者是做出錯誤選擇後能夠及時更正,很大一部分依賴孩子能有責任心。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做出選擇前會謹慎地考慮前因後果,所以很好地避免錯誤選擇。因此,家長們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而不是強制的幫孩子做出選擇。

3、 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

家長相較於孩子,有更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對於孩子的人生道路,家長要給予孩子正確指導,在孩子選擇時給出自己作為過來人的建議。

北大保送的“天之驕子”,畢業後不顧爸媽哀求出家,如今後悔了嗎

結語:對於孩子人生道路的選擇,有的家長喜歡強加干涉,幫孩子做各種大大小小的決定,這樣會導致孩子缺乏主見,自我認同感低。對於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各種選擇,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對孩子的選擇表示尊重,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A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