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是分數重要,還是我重要?

爸媽,是分數重要,還是我重要?

高考,是讓每個考生聽到就又愛又恨的詞語。它代表著你之前的所有努力,嚮往著你以後的前途。幾乎每一年都會有新聞報道,某某學校某考生因高考跳樓自殺,不管是考前因為壓力過大還是考後落榜受打擊。一搜索高考兩個字,總會夾帶著一些自殺的報道信息。

最近,高考分數出來了,有些家長興奮無比,激動大哭。有些家長落寞悲傷,眼裡滿滿的都是失望。在家長們談論誰家孩子考了多少分,可以上什麼大學的時候,你們有想過孩子的心情是怎樣的?有跟孩子坐下來好好談談嗎?

爸媽,是分數重要,還是我重要?

考試綜合症

是一種青少年常見的心理疾病。由於心理素質差、面臨考試情境產生恐懼心理,同時伴隨各種不適的身心症狀,導致考試失利的心理疾病。如不及時糾治,可形成惡性循環。常因為心理壓力過大、缺乏自信心、考前過度疲勞、臨考前過度緊張而引起的原因。

如果如此反覆循壞的話,會抑制發展到超限的程度。比如在高考的第一天,某新聞報道,一名準備參加2018年高考的考生大概在上午7點50分左右,從租住的7樓跳下去,當場身亡。因為前兩次高考失敗,讓他對高考已經產生了強烈的牴觸感,這是他的第三次高考。他不想再高考,於是趁家人去買早餐的間隙,從7樓露天陽臺一躍跳下。

爸媽,是分數重要,還是我重要?

抑鬱症

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如上述所說的,第三次參加高考的考生也因長期壓抑心理,得不到解放才選擇了放棄自己。因為很無奈,來自於父母又或者社會的壓力,他復讀參加高考。

爸媽,是分數重要,還是我重要?

其實考生在面對高考時,很容易被心理疾病趁虛而入,一旦心理崩潰了,就很容易做出令人無法接受的行為。比如父母失去孩子,老師失去學生,同學身邊缺少了一起面對未來的夥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