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20考研:爸媽,我想考這個專業

20考研:爸媽,我想考這個專業

​因為自身知識儲備和自我定位、分析都不夠明確,對自己的決定不堅定,所以才會產生迷茫。我們到底應該聽經驗豐富的父母的建議,還是聽從自己內心的想法呢?如何做好這個選擇是很多考研er都會面臨的問題。

選擇,要依據客觀的分析

從決定考研開始,我們就一直在做選擇。選擇考研,不選擇工作;選擇考研,不選擇考公務員;選擇本專業,還是跨考自己喜歡的專業;選擇這樣的學習方法,不選擇另一種學習方法等等,各種各樣的選擇問題,都要我們去做出選擇~

如何讓自己做好選擇,需要有據可依~

1、選擇的依據

面對人生的轉折點,父母的意見和建議很重要,但如果自己的意願和父母不同,我們要怎麼和父母溝通,怎麼讓自己做的決定更成熟,更值得信任呢~

1)報考專業的就業前景

父母考慮的情況無非就是為自己子女的將來考慮,大部分父母都是希望自己子女平平安安,有一個安穩的工作就好。如果在他們眼中,你報考專業的就業前景並不是他們能想像或是理解認可的,就會出現問題。其實,父母要比你自己還要著急你的未來,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要試著理解父母的行為和想法~

如果對自己報考的專業比較喜歡,可以通過私下查詢相關的情況進行進一步確定。例如,此專業以後的就業前景,工作的公司種類,工作的性質是否能接受,未來的提升空間,工作狀態是否喜歡等等。可以通過網絡,以及畢業的學長學姐中瞭解這些事情。

ps:不要過於執著網絡的信息,網絡上積極的人有很多,負能量的人也不少,所以網上的只能做參考,更主要的還是要多問問身邊的人等等,不要因為網上說的而最終影響自己的決定。

2)對未來前景的規劃以及分析

決定好專業後,對未來應該有個初步的規劃及分析。主要是想想以後在哪裡工作,想進入什麼樣的公司,學到哪方面知識等等。要想達到這一目的,我應該往哪裡考,學習到什麼程度,付出多大努力。想好這些,就可以跟父母談談如果父母知道你對未來有自己清晰的認識和規劃,並且對自己的決定不後悔,父母會尊重你的選擇的~

2、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

如果對於上面兩條,同學們並不能全部做到,對未來的前景和規劃都比較迷茫,那就可以問問自己不想要什麼。

之前看過一篇專訪,那個女生說:“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是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比如,不想要做一眼看到頭的工作,不想要過碌碌無為的生活,不想要考公務員,不想要考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等等。通過這樣問自己,逆向思維一樣可以讓你想清楚很多事,一樣可以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

3、做一次深入的比較分析

在父母的干擾下經常會對自己的決定懷疑,進而產生焦慮,擔憂,迷茫的狀態。同學們不要害怕,這時我們需要對自己有一個理性的分析。

給自己空出來兩天的時間,讓自己兩天內把這件事想好,解決好。兩天時間內,找到兩個專業的相關內容,列出他們的優缺點(考數學與否,分數線高低),就業前景,工作狀態,自己的意願等等,並給自己打分,最後彙總,結果就會一目瞭然。

溝通,讓父母信任長大的我們

和父母來一次深刻的溝通,把自己的想法跟父母說,把自己對要考專業的分析以及前景規劃或把自己不想做的事跟父母說清楚,讓父母瞭解你的真實想法。父母的想法很成熟,確實有很多方面說的都是正確的,我們要把他們的意見綜合考慮一下。但我們都已經是成年人了,有能力和權利去選擇自己的人生,並且為此負責。

小編認為,我們現在還很年輕,並不怕失敗,即使最後自己做的選擇並不理想,我們也不會怪任何人,包括父母。但反過來想,如果以後的人生由父母來決定,但並不幸福,以後的生活難免會怪到他們身上,想必父母也不願意背這樣的黑鍋吧~所以父母的意見做為參考,最後的決定還是你在做~

2、讓父母打開新思路

我們需要讓父母打開新思路,看到更好的可能和機會,才有可能接受你的選擇。

當你在查詢報考專業的就業前景,工作性質,研究生比本科生的優勢等等這些方面的內容時,你同樣可以轉發給他們,或者自己做好一份筆記再發給他們。當你發現有相關的新聞,變動的國家政策時,也要及時發給父母。讓他們充分了解你的專業的情況,不要他們想當然的認為,而是對這個專業有了一個系統的瞭解。這樣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會慢慢接受你的想法的~

3、暫時擱置衝突

如果嘗試的所有方法都不可行,你仍然打算堅持自己的人生選擇,並且認定它,那下下策只有選擇抗爭。這種抗爭並不是說要痛斥和報怨,也不是衝突和據理力爭,你要做的是暫時擱置你和父母之間對於人生選擇的這種衝突,不去理會阻撓,專注自己的選擇,勇敢前行。

小編在這種情況上深有體會,爸爸的話還在耳邊:“我並不是不讓你考研,只是不想讓你考你這個專業的研究生”。既然溝通不能,只能暫時擱置了。這種做法一定是痛苦的,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做好一個人奮戰的準備,需要一開始就有堅持到底的決心。

這種方法只能是下下策,同學們還是不要輕易嘗試,因為少了父母的支持,你的考研之路會比想像的要痛苦,要艱辛。

一往無前,無問西東

選好目標後,並不是說父母會完全同意。父母經常看到招聘信息或報名消息,就會主動的發給你,那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堅定自己的目標,不再動搖呢?

1、擺正心態

面對父母的催促和擔憂,以及來自親朋好友的問候,我們的內心都會比較煩惱。這就需要我們要做好正確的心理準備。考研時,到了11月份父親打電話過來還在建議換個專業呢。父母也是為我們擔心,但是如果內心不堅定,肯定要崩潰……

2、不想其他事情

做好決定之後,就不再去想和考研無關的事,你要做的只有往前走,往前看。如果三天兩天猶豫自己的決定,就好像有個老禪師在問你:你做的決定真的對嗎,重複三遍,你基本就含糊了。所以一旦做好決定,就不要再質疑,你要做的是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學習,運用哪些學習方法更適合自己~

3、不忘初心

考研時分好幾個階段:興致勃勃期,迷茫徘徊期,努力奮鬥期,衝刺期~考研就是一場馬拉松,開始的衝勁太猛,後期的力量就容易跟不上。漫長的比賽中,很容易中途放棄,懷疑自己抵達不了終點,懷疑抵達終點會沒有任何名次,這是每位跑拉松的人都會想的事情,也是同學們考研時憂心的事。

我們可以在這時問問自己的心,問問自己考研的目的,問問自己當初的想法。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既行險路,莫問前程~

其實,家人對我們的建議也只是希望我們能過上一個他們眼中的好生活,他們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以後的路終究是自己走,所以我們還是要自己做出決定。

如果家人對考研有什麼意見分歧,也希望大家能夠站在雙方的立場,在不傷害父母的前提下,好好溝通,一定能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