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憋屈”的國寶!用7000斤玉石打造,卻當了300年鹹菜缸

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奇珍異寶也是非常的多。但是留存下來的卻是少之又少,因為這些價值連城的寶物大都都因為戰亂而意外丟失了,有的寶物流落民間,有的更是流落海外。

這些流落在外的寶物往往都會有一段非常曲折的歷史,就比如這件國寶,算得上最“憋屈”的國寶了,它有話說:懷念那段被人當鹹菜缸,醃了300年鹹菜的日子!到底怎麼一回事呢?下面給大家慢慢道來。

這個古董便是知名的位於北京玉甕亭的“瀆山大玉海”了,瀆山大玉海有什麼來頭呢?

史上最“憋屈”的國寶!用7000斤玉石打造,卻當了300年鹹菜缸


據說它曾是忽必烈皇帝鍾愛的一個玉器,它的造型十分獨特,像碗一樣的外表,青銅色,在它的外邊是頗為精美的雕刻,蜿蜒曲折的雕刻,可是藝術家們花費了很大的心思去製作的,據說為了製作這個玉器,忽必烈大帝可是耗了很多錢財才做成的,平時就用它來盛酒招待下屬們。

史上最“憋屈”的國寶!用7000斤玉石打造,卻當了300年鹹菜缸

無價之寶

整個“瀆山大玉海”重量可達3500公斤,且它的材料無疑不是用最最名貴的玉料完成的。據相關的古記載,這個玉器當時就用了近7000斤的玉石打造成的,且無一不是四大名玉中的上品的獨山玉完成。

史上最“憋屈”的國寶!用7000斤玉石打造,卻當了300年鹹菜缸


中國年產獨山玉也就500噸左右,且只剩下那麼一兩家有貨源,可見得重量7000多斤的“瀆山大玉海”有多麼值錢了,看現在獨山玉的發展趨勢,它的價格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可謂一間難得的無價之寶啊!

史上最“憋屈”的國寶!用7000斤玉石打造,卻當了300年鹹菜缸


淪為鹹菜缸

如此之前的一個無價之寶,為什麼會輪到當鹹菜缸的地步呢?

在元朝之後,就到了明朝統治的時代了,因此在改朝換代的時候,最初在元朝時期的很多東西,在明朝後都有很大的改變,包括“瀆山大玉海”,它很不幸的流落到民間,幾經輾轉,居然落到了真武廟中。

史上最“憋屈”的國寶!用7000斤玉石打造,卻當了300年鹹菜缸


看淡紅塵的和尚們見到這個巨大的玉器,一下子就樂了,當時剛好寺廟卻一個醃鹹菜用的大缸,於是乎,和尚們物盡其用,將這個用7000多斤玉石打造的古董來醃鹹菜了,夠奢侈的!就是不知道用這樣的大缸醃出來的鹹菜會不會更好吃呢?

史上最“憋屈”的國寶!用7000斤玉石打造,卻當了300年鹹菜缸


不得不說,中國這個老古董也“挺悲催”的了!本來是朝廷御用的酒器,無奈遇到了不識貨的和尚,用來當做鹹菜缸。這一用,就是用了300多年,直到清朝時期才被人發覺。

史上最“憋屈”的國寶!用7000斤玉石打造,卻當了300年鹹菜缸

對於它來說,自然是非常“憋屈”的,它本應該在華麗的大殿之上,卻被人醃了幾百年鹹菜;但換個角度而言,這何嘗不是一種對它的保護,不然還不知如今會流落到何方。

史上最“憋屈”的國寶!用7000斤玉石打造,卻當了300年鹹菜缸

後來到了清朝,修廟的時候被一大臣發現,乾隆用千金把瀆山大玉海贖回宮內,到了清朝末年,又開始戰亂頻繁,無數國寶在這個時候流落到海外,但瀆山大玉海卻躲過一劫,就這樣傳承了下來。

史上最“憋屈”的國寶!用7000斤玉石打造,卻當了300年鹹菜缸

這個被“大材小用”的古董結束了它長達幾百年的鹹菜缸之旅,恢復了它原本的身份,待在了該待的地方,也算是守得雲開見明月。如今的它就放在北海公園被人參觀,不對外售賣,可真是一件無價的珍寶啊!

史上最“憋屈”的國寶!用7000斤玉石打造,卻當了300年鹹菜缸

瀆山大玉海用7000斤獨山玉打造而成,獨山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有南陽翡翠之稱,是一種重要的玉雕材料,產於河南南陽的獨山,也稱“南陽玉”或“河南玉”或“獨玉”。

史上最“憋屈”的國寶!用7000斤玉石打造,卻當了300年鹹菜缸

優質的獨山玉其質地圓潤細膩,鮮豔迷人的綠色系更是光澤美麗,使得它與緬甸的翡翠十分的相似,所以根據其特徵人們又將它稱作"南陽翡翠"。


小編寄語:請您在閱讀文章時點擊一下文中小程序,您的每一次點擊就是我發文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