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法務:須構建“勞動、資本以及知識”三位一體風控體系

企業是市場主體,有時候,我們只看到企業盈利的一面,沒有看到或注意到其風險的一面。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小微企業存活不過三年。活下來成為小微企業的首要目標。

如果我們將企業看作風險主體,我們就可以理解大部分小微企業存活不過三年。那麼企業作為風險主體,它主要存在哪些風險呢?

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必需解構企業的要素。我們原來對企業的概念停留在“人與資本”的結合,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的構成還包括“知識”要素。即企業是由“人、資本與知識”的結合。

弄清楚企業的這些構成要素,作為現代企業的法務,必需做好三個方面的風險防控體系:一是,要制定出勞工法律糾紛和勞動法律風險防控體系;二是,要設計出資本管理,資本權力話語以及資本流動安全體系;三是,要管理好“知識”,做好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防止侵權行為的發生,同時要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

作為一個優秀的現代企業的法務負責人,如果不能從企業的性質為切入點,解構企業的要素,就不能構建起企業要素為支點的風險防控體系,即是構建了風險防範體系,也可能是不全面的。

黃星永:湘潭大學非洲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執業律師,湖南同湘律師事務所副主任、中非法律實務團隊負責人;

學歷背景:中南(工業)英語本科、湘潭大學法理學碩士、國際法(非洲法方向)博士;

工作語言:中文、英語;

研究領域:疑難勞動爭議(國內)、涉外勞動爭議、國際投資等;

執業領域:涉非法律事務、非洲國家勞動法、涉外勞工法律風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