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高估了比特幣減半的影響?

稿源:區塊鏈達人-coinicle

我們都高估了比特幣減半的影響?

bitcoinclock上的減半時鐘顯示,比特幣預計將於5月10日減半,以今日(3/18)計算,已剩下53天,即將進入倒數50天階段。

減半,在近幾年被諸多主流觀點認為是刺激市場的重大利好,有許多礦工也會因此而努力。

歷史上,比特幣已經發生過2次減半,而每次減半的前一年與後一年期間,市場都會迎來大牛市與大熊市。

然而,自2020年3月初至今,突發性的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據統計,截至3月18日香港時間早上10時20分,全球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者已高達198,246例,死亡人數達7,970。其中,西班牙確診人數破萬、德國一夜新增逾2千例、美國死亡病例超過100人。

疫情釀成股災,年初至今,美股已觸發4次熔斷,特朗普政府不斷拋出橄欖枝,市場行情隨消息劇烈震盪。其餘投資品也無法倖免,原油在油價競爭後持續重挫,跌破30美元;就連黃金、比特幣都隨之下挫,比特幣甚至出現暴跌近50%的慘況。

據《巴比特》報道,3月12日晚間至3月13日間,比特幣從8,000美元附近暴跌至3,800美元,總市值瞬間蒸發一半。有很多人好奇,這些錢究竟去了哪裡?

網絡上有諸多觀點認為,比特幣的大量套現是為了補足股票的虧損。雖然聽上去是個謬論,但該媒撰稿人tan90d認為,事實上,比特幣的真實價值並未減少,只是全球資產的一次分配挪動,從一個的口袋,轉到另一個口袋。

當減半來臨,這些別的口袋的資金還有機會回到比特幣身上嗎?

知名交易員Peter Brandt認為:“你們都高估了比特幣減半的影響。”

我們都高估了比特幣減半的影響?

截自Peter Brandt推特

他的說法是,當考慮到比特幣實際供給量的百分佔比時,我們廣泛認為減半會導致新幣供應量減少的影響,根本是微不足道的。

該說法遭受到了質疑,網友@Maqito82認為,把每日交易量與真實供給量劃等號本來就是一件荒唐的事,若根據這個邏輯,如果有人每日買賣比特幣2100萬次,難道它就擁有了2100萬枚比特幣了?

網友@ecassidy47則稱,他有一位礦工朋友將被迫減少50%的日常拋售量。他認為,當需求相同或新的賣家減少,確實有助於價格攀升。

即使如此,當前比特幣市場仍脫離不了悲觀情緒,Galaxy Digital首席執行官Mike Novogratz表示:“比特幣是一種信心遊戲,其他加密貨幣也都是。事實上,全世界的任何一個投資產品的信心似乎都已蒸發殆盡了。”

我們都高估了比特幣減半的影響?

比特幣隱含/真實波動率,截自skew。

在悲觀情緒下,似乎就剩下持幣信仰者(HODLer)在堅持了。據《Coindesk》報道,加密貨幣公司skew數據顯示,比特幣隱含波動率在3月13日飆升至6.8%水平,摺合年化率為130%。

上週,每日隱含波動率為3.5%(年化率66.9%)。再往前看,該指標在2月23日跌至12個月低點3.2%(年化率61.2%),當時比特幣的交易價格接近10,000美元。

比特幣一個月期權的ATM波動率衡量了平價(ATM)期權的計算得出的價格或隱含的中間價波動率,週一的年化基準也創下了184%的歷史新高。

此外,當比特幣幾近腰斬時,持幣超過1年的HODLers地址仍維持1,868萬筆,而截至3月16日時有1,821萬筆,這代表,長期持現貨的人並沒有因為新冠疫情大量套現。

在全球股災之際,HODLers在想什麼呢?

Titus Investment Advisors首席執行官Justin Gillespie表示,他們或許認為,價格的暴跌是通往比特幣在真實流動性增加與增加比特幣功能的途徑,長期持幣者本來就對比特幣有了十足的信心,甚至很可能借機進場。

對他們來說,購買比特幣許是對股市崩盤的對沖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