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孚,最可能以武力統一中國的人

吳佩孚,山東蓬萊人,字子玉,發達後被人尊稱為玉帥,他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擁兵自重、叱吒風雲的顯赫人物。鮮為人知的是,年輕時的吳佩孚也曾寒窗苦讀、一心向學,寄希望於通過科舉應試蟾宮折桂、封妻廕子、飛黃騰達。

吳佩孚中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吳佩孚善於應兵,軍事才能非常強,在中國武將當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當時的吳佩孚有著“常勝將軍”的名號。在戰場上,他所向披靡,幾乎令敵人聞風喪膽。

吳佩孚,最可能以武力統一中國的人

相傳其父親因敬仰戚繼光,吳佩孚在其誕生之際,時為小商人的父親夢見戚繼光進入家門。為其取名“佩孚,字子玉”。在中國近代史上不乏書生領軍大獲成功的例子,清朝的曾國藩是一個,李鴻章是一個。無疑,民國初年的吳佩孚也算其一。

自6歲入私塾,吳佩孚不負長輩的厚望,勤學苦讀。14歲時父親病故,家境貧寒,吳佩孚一度想輟學掙錢養家。適值登州水師營招收年齡16至20歲的學子當學兵,要求每隔5天集訓1天,每月發餉二兩四錢白銀。吳佩孚虛報為16歲到水師營當了學兵,其間拜登州府名儒李丕春為師。在半兵半讀的生活中,吳佩孚未曾中斷學業,22歲考中秀才。

吳佩孚成了出了名的秀才將軍,他飽讀詩書,思想也非常傳統,是典型的傳統儒家信徒。他有尊卑禮義廉恥的價值觀,所有他有自己的氣節,有自己的操守,有態度,有底線,也有原則。甚至在道德上,他還有一定的潔癖,這是在政治軍事家中非常少見的。

北洋軍人多不讀書,所以,吳的秀才出身就成了很讓人羨慕的履歷。吳佩孚成為威風八面的“孚威上將軍”後,軍政界多當面以“玉帥”、“吳二哥”恭維之,背後卻全起鬨叫他“吳秀才”,他也欣然默認了。美國史學家費正清顯然也看重這個北洋軍人的文化背景,乾脆稱吳為“學者軍閥”。

在當時人眼中,國家統一的希望寄託在吳佩孚身上。

吳佩孚,最可能以武力統一中國的人

從某一個方面來說,吳佩孚和李鴻章是有點相像的。而且吳佩孚還是第一位登上時代週刊的中國人,當時被稱作是最有可能以武力統一中國的人。吳佩孚非常注重修身養性,他這個人也非常的廉潔公正,至情至性。當初北京政府為了解決國會會場等問題,決定拆掉故宮三大殿,用來建設議院,因為之前的會場實在是太小了。

吳佩孚,最可能以武力統一中國的人

但吳佩孚得知這個事情之後,立即向各各方面表示,若是拆毀了故宮三大殿,那麼中國便永遠失去了巨大的奇蹟和瑰寶,這是為所有國家所恥笑的。

“918”事變之後,日本為了加快侵略中國,所以就用盡一切辦法收買中國有權有勢的人,為他們服務。作為大軍閥的吳佩孚,自然是日本人視線的焦點。但吳佩孚說非常厭惡日本人,他十分清楚日本人對中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即使當時的吳佩孚流落在四川,已經沒有當時的風光,但他仍然有自己的民族氣節。就算他有慾望,但是在國家面前,這些都變得不重要了。

吳佩孚,最可能以武力統一中國的人

日本表示願意給他10萬支步槍,500門大炮等等,但吳佩孚都不要。甚至日本人還要給他百萬兩銀子,他也是拒絕。後來南京大屠殺事件爆發之後,吳佩孚甚至絕食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他用這個方式來抗議,他為無辜慘死的同胞感到痛苦難過。

他拒絕做漢奸,拒絕和日本人合作,他痛恨日本侵略者。吳佩孚有屬於自己為人的信條,也就是“四不”:不貪財,不納妾,不做督軍,也不住租界。

吳佩孚,最可能以武力統一中國的人

這在民國那段期間是非常難得的,要知道像他這樣的軍閥,可以說是一個異類了。那時候的軍閥哪個不貪財好色,哪個不是窮奢極欲。但吳佩孚就是有自己的操守,他不願意縱情聲色,他想要獲得權力和地位,他也絕對不會答應日本人的要求。

吳佩孚最危險的時候,仍然拒絕日本人給的好處。而他給自己的人生信條,他這一生都沒有破戒。

1939年12月4日,戎馬半生的吳佩孚因牙疾復發、高燒不退,請日本牙醫看病後卒死。人們普遍認為吳佩孚死得蹊蹺,但由於缺乏資料的佐證,吳佩孚是自然病亡還是被日本人害死至今仍是個謎。

吳佩孚,最可能以武力統一中國的人

“得意時,清白乃心,不納妾,不積金錢,飲酒賦詩,猶是書生本色;失敗後,倔強到底,不出洋,不進租界,灌園抱甕,真個解甲歸田”。 這是對吳佩孚最準確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