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汽車業不像手機業,誕生出華為、小米之類世界級公司?

九度十二分


首先我們說汽車作為目前來看的話,普通人所能接觸的工業化程度,最高也是最複雜的工業型產品,技術積累包括技術難度是非常大的,這需要長時間的一個研發和積累才有能力做出比較好的汽車。



我們縱觀歐洲的汽車廠商,包括美系車,最少都有幾十年的歷史,甚至有的汽車廠商已經快接近百年,這在國內是相當罕見的,要知道我們的工業體系其實是從49年之後才有所發展,這期間還經歷了很多的問題,而真正的發展鵬飛階段還要到達90年代後期。

和很多核心技術領域一樣,汽車工業領域也是存在著先天性的差距,這個差距非常龐大,也就是說需要我們很長時間的持續努力,才能夠彌補掉差距,才能夠進一步和別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而汽車工業領域尤其是把三大件的複雜程度比較難,國內目前還是很少有廠商能夠在這一方面有突出的表現,發動機技術,變速箱以及底盤技術國內還是薄弱環節,雖然說口號喊了十幾年,但其實真實的工藝進步是屈指可數的。

甚至可以下一個定論,那就是在燃油汽車領域裡,國內汽車已經是沒有機會再達到輝煌了,因為本身來看燃油汽車領域就處於一個沒落時代,加上這麼多年以來,國內取得的成就實在是屈指可數,基本上沒有大的突破,也就造成了,今後也不會有太大的突破。



所以國產汽車的未來只能靠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裡,我們又發現了一個劣根所在,很多廠商依靠國內的新能源補貼就能舒服的過日子,還有什麼心思去研發更高級別的汽車呢?

對比來看的話,智能手機領域雖然也有比較複雜的啊,像核心芯片以及其他層面,但問題在於整個產業鏈是比較複雜的,尤其是它在面向普通消費者之後,市場之龐大遠非汽車工業領域所能相比的,與此同時,更新迭代的速度也是非常之快,這就從另一層面刺激了整個產業鏈的成熟。



所以說很多手機廠商完全不需要自己去做些什麼,直接採用成熟的產品就可以了,這也降低了難度。一部分廠商則在芯片領域裡持續努力,我們發現也沒有說是多大的困難,持續投入資金就會有產出,這已經是一個必然結果。

對於汽車領域來說,投入鉅額的資金也不見得有多大的突破,這就是兩者技術難度的不同之處。事實上國內的很多汽車廠商,其實也是走著所謂小米的路線,基本上三大件都是購買國外的成熟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