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產人角度,看火神山醫院十天完工,不止是震驚

78分鐘內設計圖紙整理完畢,

36小時內完成5G信號覆蓋,

260多名電工不眠不休鋪設8000米電纜。

幾十家500強企業提供建築材料

從地產人角度,看火神山醫院十天完工,不止是震驚

做為一個地產人,從專業角度來分析一下。我們在讚美之外,再看一下火神山背後,那些經過思考和推敲的「門道」。畢竟,拼搏努力當然是造就奇蹟的必要條件,但理性思考的光輝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和普通住宅有什麼區別

地理位置的選擇:武漢市以東北風為主導風向,火神山的選址西南向水,處於城市的下風帶,這樣的選址對城市汙染的可能性最低。

從地產人角度,看火神山醫院十天完工,不止是震驚

設計的不同:看一下火神山醫院的分區圖。黃色的兩棟樓分別是一號和二號病房樓,中間紅色的是ICU,藍色的醫技部獨立於建築之外。

從地產人角度,看火神山醫院十天完工,不止是震驚

仔細看黃色的病房樓,長得像一根魚骨頭,中間是一條主建築,向外伸出一根根彼此分開的小建築,這就是關鍵之處了。這樣的設計最大的好處可以患者和醫護人員互相分離,

從地產人角度,看火神山醫院十天完工,不止是震驚

1號樓平面圖

中間灰色的部分是醫護用房和走廊,伸出去的綠色部分是病房。不僅醫生和病人的活動區域是分開的,每一個伸出去的病房區域也是分開的。

施工的不同:使用傳統的混凝土澆築方式來蓋房子當然是不行的。火神山醫院使用的方式,是集裝箱式箱體活動板房進行模塊化拼接。

從地產人角度,看火神山醫院十天完工,不止是震驚

集裝箱式活動板房

這種方式在國外被稱為場外施工,在國內稱為裝配式建築或工業化建築。說的差不多是一個意思,就是不在現場澆築混凝土,而是把牆、板、柱等構件在施工場地之外的工廠裡批量生產好,然後在場地內組裝。火神山採用的集裝箱式活動板房,簡單來說,就是以一個房間為基本單元,每個集裝箱單元彼此分開。

二:病房背後的專業問題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普通人在直播裡看到的是快速立起了一片白花花的房子,實際上裝配建築不是塑料箱子,還要解決很多功能性的問題。

從地產人角度,看火神山醫院十天完工,不止是震驚

防水工作面

防水問題:在直播裡看到平整場地、鋼筋混凝土地面鋪設之後,大面積鋪的那層「防護衣」,叫HDPE防滲土工膜,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原生樹脂,高抗拉耐酸鹼,2毫米的厚度就可以達到防潮防滲水的要求。

水暖電問題:除了前邊說的HDPE防水膜,還需要建設配套的雨水調蓄池、化糞池、接觸消毒池等汙水處理設施和管道,最終要達到每小時80噸汙水處理能力,保證醫院汙水沒有一滴進入地下和湖泊。

由於醫院周邊有湖泊,建造過程必須考慮水汙染的問題。醫院的廢水從排出到處理合格要經過7道嚴格的工序,經過全封閉的收集和預消毒處理,再提升到汙水處理站進行生化處理,最終經系統檢測合格後,才會排入市政管網。

空氣淨化問題:實現各個區域不同的空氣壓力梯度,清潔區壓力最大,半汙染區次之,汙染區壓力最小,在這樣的氣壓環境下,才能保證室內的空氣永遠保持從清潔區向汙染區流動,減少感染。

從地產人角度,看火神山醫院十天完工,不止是震驚

暖風、空氣淨化示意圖

電力施工問題:電力的難點在於搶時間,傳統建築都是在主體結構完成後再通電,火神山的電力建設甚至走在了圖紙之前。

武漢當地的供電公司在尚未獲取平面設計圖的情況下,利用現有條件,2個小時拆除了主供線路,連夜完成2條10千伏線路遷移。到1月31日晚上,4臺環網櫃和24臺箱式變壓器的送電工作已經正式開始。

從地產人角度,看火神山醫院十天完工,不止是震驚

三:火神山醫院為什麼能在十天內完工?

火神山醫院的「中國奇蹟」到底奇蹟在哪裡呢?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技術不是最難的,最難的在於資源調度和管理

從地產人角度,看火神山醫院十天完工,不止是震驚

5小時出方案,24小時出施工圖,邊建設邊修改方案;在7萬平米的施工現場,近千名管理人員、4000多名工人和幾百臺機械設備,24小時輪班作業;各類分包單位有上百家,更有幾百家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廠家參與到建設當中。

且不說把這些東西裝上去,你只需要考慮一下,一個普通的個人或者企業,春節期間10天時間能把這麼多東西買到手,都是一件厲害的事。

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頂著全國矚目的重大壓力,還是在春節假期缺工人、人員密集風險高的大環境下,要調配大量的人員和物資,部門之間要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一項零失誤、零感染的任務,這件事放眼世界,只有中國能做到。

無論2020年有多少糟心的壞消息,我們都想為這種中國特有的集體力量起立鼓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