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為什麼很多都容易焦慮?

生活資調


當一個人焦慮地問起“我怎麼才能不焦慮”時,她其實是提出了一個讓自己很焦慮,而沒有答案的問題。

可以說,焦慮是所有人的問題。

焦慮,大概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情緒。比方說:

  • 最後期限可能要到了,但是你的工作還沒有完成;

  • 或者馬上就參加某個考試了,但是你還沒有準備好;

  • 又或者面對超額的信用卡賬單,你害怕自己可能還不上……

這些情況可能都會讓你感受到焦慮,即對某種即將發生的事情懷有負面期待和恐懼情緒。


那為什麼會感到如此焦慮呢?

長期累積的壓力和焦慮,可能是由多年的未解決的心理衝突引起的,比如童年創傷;也有可能是生活中經歷了某種磨難,比如身體問題、婚姻問題等,這個磨難持續了很長時間;也有可能是同一時期經歷了多種磨難,如同時經歷喪偶、失業、換了新環境等等。

長期累積的壓力,會導致個體陷入慢性壓力和疲憊狀態,這會誘發廣泛性焦慮症、社交恐懼症等焦慮症。



但比起症狀和成因,也許很多人更關注解決方案,即“如果我得了焦慮症,我該怎麼辦”,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焦慮症治療中心前主任Edmund Bourne(埃德蒙∙伯恩)在他的書籍The anxiety and phobia workbook (《焦慮與恐懼手冊》)中,他提出了暴露療法、脫敏療法、內觀療法等多種治療方案,在此,就主要給大家介紹幾種可以自行救助的操作方法。


1、放鬆練習

這裡所說的“放鬆”,更多的指的是“深度放鬆運動練習”,

具體包括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瑜伽、沉思、想象一種安靜的場景等。

當你感受到焦慮感襲來的時候,你不妨先嚐試改變自己的呼吸方式。

因為一個人的呼吸方式直接展現了自身身體的緊張程度。當你把呼吸方式從淺式的胸部呼吸改為腹式呼吸的時候,這會增加大腦和肌肉組織的供氧量,刺激你的副交感神經系統,讓你變得更加安靜和沉靜。


2、改變你的生活狀態

缺少體育運動、喜歡吃刺激性的食物都會加重焦慮水平,因此,想要擺脫焦慮的困擾,也要改善個體的生活狀態,比如增加體育鍛煉,多吃更加健康、沒有刺激性的食物。

體育鍛煉會改善骨骼肌的緊張,也會加快腎上腺素和甲狀腺素的新陳代謝,釋放壓抑的沮喪情緒,緩解焦慮水平。

所以,不妨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有氧運動的習慣,比如慢跑、快走、游泳,等等。

如果你正處在焦慮的折磨中,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能夠找到一些方法,或者一點點力量。


——by 楊思遠

作者介紹:楊思遠,專欄作者、心理諮詢師。追求有用的反雞湯主義者、擁有積極態度的悲觀主義者。個人微信公眾號:拉姐(ID:byjzlajie)

胡慎之心理


對於我們現在很多人來說,焦慮來自於社會壓力,因為壓力越來越大,所以焦慮的人越來越多。就我的父母而言,現在這個壓力主要來自於我。我父母想著給我買房子,結婚,普通家庭至少百十萬的支出了。我經常給我父母說,希望他們管好自己就行了,我這邊不急,不行就不結了。話是這樣說,但更多的只是安慰,還是要面對現實。

就我姐而言,她是個護士,每天都很辛苦,經常夜班,在別人眼中,工資算不錯,但這些都是辛苦勞動和健康換來的。他經常抱怨工作太累,生活沒規律,身體不好,關鍵不能陪伴自己女兒,總是傷心女兒和她不親。

就我自己而言,畢業工作三年了,沒有什麼眉頭,上班現在給辭了,我不俱迷茫,但卻看不到方向。來自工作,生活,社會的壓力,我現在也算是慢慢有些體會。要說煩惱我是有,沒有對象啊,沒有好的事業啊,但是焦慮還談不上,最近想要搞點事情,已經有些小開始啦。



從南到北的動物


記得99年我和一朋友在南國,經常看到香港的工程師,早上從香港來深圳,下午又從深圳回到香港,我們在聊,在這個地球上只有香港和東京是最忙的城市,那個時候是臉的輕鬆,而今,有微信,有視頻,卻不願意聯繫誰,心裡浮躁呀!忘記了初衷,精神空虛不管不顧,想著房子.車子,票子。好像人活著最好的證明,就是你的經濟實力。


6193876579


昨天,我和一個朋友聯繫了一下,問他最近可好。從去年徹底和女友分開後又戀愛沒有,回答不想再處對象了,太累,太傷心,另外告訴我,他已經嚴重恐婚,覺得自己養活自己一個人都很難,哪敢結婚?並說他現在很焦慮,28週歲一個帥氣,陽光,文質彬彬的大小夥子,愛看書,愛旅遊,愛聽交響樂的並且修養素養極高!從去年到昨天一年的情緒都沒有變化,本是像一棵小樹剛栽進土裡,已經反青。樹幹挺拔,嫩枝漸綠,油光鋥亮!現實卻不是這樣。

後來,我開始注意觀察20多歲如花一樣年齡的男,女,大多數的人都是停留在吃喝上,找對象的事上,男的怕拖拖的大了娶不上媳婦,女的怕嫁不到有錢的,或者嫁不出去,就老了,又一批年輕妙齡爭搶有限的資源。所以就吃啊,喝啊,玩啊,說怕不知道那一天就死了,因為現在年輕的人說死就死的太多了!這說法乍一聽好像沒什麼毛病,能站住腳。

說實話我挺替這一茬男孩女孩愁的,雖然和我毛關係沒有,可我就是這樣性格的人。去年買房了,看了一下樣板間,定金就給了。本來打算首付按揭,我的徵信不好,有一次逾期,看房時徵信就知道了,貸款是辦不了了。這套房子的戶型,地理位置,配套設施,愛人和我都特別喜歡,於是決定湊全款。回到旅店我倆都沒有睡覺,主要是我睡不著,滿腦子是找誰借錢?和誰借錢?全款湊不上房子還喜歡,買不上可怎麼辦?我幾乎一宿沒有睡著覺,愛人看我上火,他也難受的不行,開始勸我,那時候的我三句話離不開房子,湊不上怎麼辦?買不成怎麼辦?結婚我都不想有沒有房子,婚後4年房子這個是自己的一個小窩對我來說重要的不得了!不知道自己怎麼慢慢轉變這樣的,以前毫無察覺。不到一週全款湊齊,心才有了底,催促愛人去交錢,感覺交完錢看著收據,我們才是有房的人,有家的人,有窩的人。按理說買房後人應該高興了,我卻開始又焦慮了,因為全款我們能借的都張嘴借了,就愛人一個人工作,借錢時就說用一兩個月,愛人工作單位效益不太好了,從買完房後,工資減半,愛人的壓力越來越大。看他捨不得吃捨不得喝,我還沒工作,除了言語安慰別的我什麼也幫不上,我白天晚上的焦慮緊張,外加上火!我找工作也找不著,帶兩個小孩子也沒有我合適的工作可以做。後來小姑子有次微信告訴我,收房時還得一筆不少的錢,我頭都大了。但是小姑子有一句話瞬間讓我想明白,她說,來年和今年就不一樣了,不用愁。是啊,愁的什麼呢?沒房時盼有房,天天上火。有房還愁,又或者今天愁孩子,明天愁將來,沒有任何意義。月底房子全裝修完了,都是東藉藉西藉藉,起碼結果是好的!通過按揭買房不成逼迫自己全款買成房子後,我學會了什麼事得試試,不試怎麼知道能不能行,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事。俗語是不敢“超乎”!

人活著真是間歇性的樂觀,又悲觀,莫名的焦慮,又從焦慮中覺醒,沒有相對一個長久的平穩期。最近感觸焦慮只是一個人情緒的事,不起任何實質性作用,只會讓人失眠,覺睡的稀碎,另外焦慮的主要原因對未來沒有發生的事想的太多了。對於我來說與其天天焦慮,不如考慮我到底能怎麼樣的掙錢,然後來減輕愛人的壓力,照顧好孩子,過好越來越好的日子。


米悅微表情


不知道大家指的是誰,我身邊一群大三朋友,也開始慢慢的焦慮的起來了,可能是即將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的恐懼和激動吧。我更多的則是激動,可大體的學生還是感到跟焦慮的,你設身處地的想想看也知道,一個學期讀了16年的書,最後要離開讀書的地方去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感到焦慮也是正常的。


AlwaysOnline31066


按說我不應焦慮,國家每月有一份工資,按時發放。不敢大吃大喝,也不敢周遊天下,但可保證一日三餐。

我焦慮的是怕生病!不說上了年紀,就是人年輕,誰敢病?我有國家醫保,也病不起!退休後來到另一城市給孩子帶孩子,有醫保等於沒醫保。不能刷卡買藥,不能住院報銷!由於上了年紀總有這樣哪樣的不適,每回一次老家,別人帶土特產,我帶藥!上次在這裡看一次身體,購藥要700多,坐上高鐵,花費498元車費,當天去當天回。

兒子兒媳都在這個城市打工。怕兒子他們單位效益不好,拖欠工資。更怕單位破產,成失業人!更怕孩子他們身體,哪天有恙,工資沒有。更怕到了一定年齡,我們好壞有單位養老,他們只怕打工都沒人要!

買不起房,租房住。為省房租擠壓空間。家裡的電幾毛一度,這裡塊多。家裡的水3元多一噸,這裡翻倍!房東每年漲房租一次,必須的。怕房東一年漲兩次,更怕漲幅太大!

在自己還在勞作時,羨慕哪些退休拿錢的,盼著這一天。如今已拿了數年,年齡越大,焦慮越大,不是焦哪天死,而是慮怎麼活?豬肉效益的漲聲一片,兜裡就這麼多!吃飯沒問題,就怕吃藥!


海拉拉


焦慮,是人在面臨不利環境和條件時感到力不從心而產生的一種情緒抑制,它是一種沉重的精神壓力。

現代人的“焦慮之源”是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快節奏的生活,很容易讓人身心疲憊。但是很多人以為放鬆自己就會落伍,所以因此煩惱而焦慮。其實,這是認知上的錯覺。

心理學家們認為,在我們的煩惱中,有百分之四十都是杞人憂天,那些事根本並不會發生。另外百分之三十則是既成的事實,煩惱也沒用。另有百分之二十我們擔心的事,事實上並不存在。還有百分之十則是日常生活中我們憂心的一些小事。如此說來,我們的很多煩惱都是自尋煩惱。

所以,很多人煩惱放鬆自己就會落伍,其實大可不必。如果不能辯證的看問題,思考問題。人的直覺思維就很容易讓人鑽入死衚衕進而產生焦慮。

所以,如何不焦慮。首先要用辯證的方法看問題,想問題。因為,辯證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或者事實,能突破和提升自己的思維,可以給自己明確的選擇。

二,學會讓自己放鬆。因為避免緊張和疲勞的唯一途徑就是放鬆。

總結,讓自己身心健康,就要學會放鬆。減輕壓力就要學會辯證的思考問題。





從容的人生只有強大


焦慮的表現

主要表現為,對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或恐懼,是人遇到困難或危險時出現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如:坐立不安.心悸,出汗等.


這個時代,為何我們那麼焦慮?

1.心累

生活當中的累,是心對生活壓力的主觀感知.很多時候,工作和生活壓的透不過氣來.每個人都會累,累了就休息一下.



有時候,真想喝醉一場,因為太多無奈.

有時候,就是想大哭一下,因為心裡憋屈.

有時候,就是想放縱一次,因為情緒低落.

有時候,就想宣洩一下,因為心情不爽.


2.壓力

現代社會節奏快,生活質量要求高,工作應酬任務重.導致追求多,眼花繚亂,偏激觀念叢生.對想過的生活或工作期望太高,一旦滿足不了,就會心裡失衡,衝動.


3.環境和身體健康

生活環境,工作環境,水汙染,食物,都受到了汙染,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產生了危害.生活節奏快,睡眠時間不足,睡眠質量不好.也是焦慮不安的重要來源.

緩解壓力焦慮,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消除負面情緒,減緩心裡緊張.鍛鍊身體,保持旺盛的體質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多做積極有益身心的活動,用微笑面對每一天.還可以通過旅遊,交友,改變環境等方法.


用戶5482373696


漫漫人生,不可避免的就是焦慮

其實在生活當中適當的焦慮,是人生成長與成熟的催化劑。

焦慮是因為比不過別人?

文革時期中國人民的的生活很窮,每個人都很窮,全國都窮。周圍的人跟自己一樣窮,好像就沒有焦慮的必要了。其實如果現在看看朝鮮,就會發現情況驚人的相似:在這個封閉落後的的國家,社會狀況卻如此穩定。很大的原因,也是大家生活質量完全一樣,並不需要羨慕任何人有錢。

對比當今中國社會物質資源爆炸,一夜暴富,一夜發家,比比皆是。所以也讓一些人看得眼熱也迎來了最嚴重的對比產生了深深的焦慮。就像我們身邊的拼爹、拼媽、拼孩子,所有與自己有關的事情,都可以與別人對比一較高低。現如今網絡機制的方便,各種炫富心理放大,也挑逗著原本潛藏在人心底的焦慮。

西方哲學家曾有句名言:“他人就是地獄”用最膚淺的話解釋,就是:人比人,比死人。

學會避免焦慮,找回自己

孔老夫子說過,這世界上做到這三點的人:“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就不會產生焦慮的心理。

焦慮是可以存在,但是要學會自己孤獨的承受。不要因為比不上別人而焦慮,不要把自己的生活質量交到別人口中去點評。智者之所以不惑,是因為他們知道:真正該焦慮的是達不到自己心中的理想。

所以,你焦慮了說明你不安於現狀,焦慮是成功的鋪路石,但也是絆腳石,不要在最年輕的時候選擇安逸,安逸是平庸者的墓誌銘。

最後,為理想而焦慮的人,才能算真正活過一場。


ds環環相扣


現代的焦慮確實有很多種。

知識分子有知識性焦慮,本領恐慌焦慮,總是怕自己的能力和知識跟不上社會發展,怕被淘汰,失去發揮自我價值的平臺與機會。

體力勞動者有體力慌焦慮,體力勞動者一般都是家裡頂樑柱,一旦身體有恙,全家的經濟來源就會被切斷,所以有深深的焦慮。

另外從年齡上說年紀大了的老年人怕身體不好,生病了遭罪,怕給子女帶來經濟負擔,怕沒有子女照顧自己,也有孤獨焦慮等等。

年輕人上有老下有小,精力和經濟上有焦慮是毫無疑問的,同時還要承受家庭,工作自己社交等方方面面的壓力帶來的焦慮。

小孩子很多已經沒有純粹的無憂無慮的童年了,學習文化知識的壓力,學習各種琴棋書畫藝術特長的壓力,已經給現代的孩子們帶來了無法估計的焦慮。

最後還有一種比較突出的便是全職媽媽的焦慮,焦慮自己會與社會脫節,焦慮以後老公會不會拋棄自己,焦慮日後孩子會不會看不起自己等等,圍繞柴米油鹽全職媽媽的焦慮引發的心理疾病已經很普遍了。

基於各種原因,我們每個人都會焦慮,但是適當的焦慮是一定積極意義的,可以促進我們奮發向上,但如果焦慮超出了一個正常範圍,嚴重影響到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工作的話,我們就不僅僅是積極調整的問題了。

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排解焦慮的適當方法,可以多培養興趣愛好,旅遊,閱讀,做運動,做好心理疏導與調試,讓焦慮成為我們進步的推動力而不是阻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