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会武功,谁也拦不住:鲁迅练过柔道,秋瑾熟悉剑术

清朝时期,朝廷出于维护统治的想法,禁止汉人练武。受此风气影响,官宦之家觉得习武是一种低贱的事情;穷苦老百姓则只能偷偷摸摸地习武。

到了清朝末年,朝廷终于明白,在洋枪洋炮时代,靠武术造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此解除禁令,允许老百姓练习武术,强身健体。于是,在清末民初形成了一股“武术热”,一大批武术名家活跃起来,被人们所熟知,如霍元甲、杜心五、大刀王五、孙禄堂、李景林、李书文、王子平等。

文人会武功,谁也拦不住:鲁迅练过柔道,秋瑾熟悉剑术

受“武术热”的影响,许多民国文人都热衷于练习武术。鲁迅即其中之一。

1899年,鲁迅从南京水师学堂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习开矿。期间,鲁迅积极练习骑马,锻炼身体,骑术大有进步,还敢于精通骑术的旗人子弟赛马。

3年后的1902年,鲁迅从矿务铁路学堂毕业,被公费派遣到日本留学。最初,鲁迅在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日语学习速成班)学习日语。弘文学院校长嘉纳治五郎是著名的柔道高手,在学校开设了柔道讲道馆,招纳中国留学生学习柔道。鲁迅、许寿裳等33名中国留学生也报名加入了柔道讲道馆。

那时候清朝留学生头上还留着辫子,很不利于练习柔道。鲁迅便带头剪掉辫子,并提交了五条誓约书。现在,鲁迅等人的报名表和誓约书都保留在弘文学院柔道讲道馆的文献室。

文人会武功,谁也拦不住:鲁迅练过柔道,秋瑾熟悉剑术

鲁迅的绍兴老乡秋瑾,在少年时代练习过剑术。

秋瑾祖籍是浙江绍兴,生于福建省云霄县。秋瑾从小就聪明好学,熟读诗书。而且,秋瑾非常活泼好动。15岁时,跟表兄单宗勋一起练习武术。秋瑾不但学会了骑马,还学会了拳法、棍术和剑术。

中国近代诗人陈去病在《鉴湖女侠秋瑾传》中称赞秋瑾说:“读书通大义,娴于词令,工诗文词,著作甚美。又好剑侠传,习骑马,善饮酒,慕朱家郭解之为人,明媚倜傥,俨然花木兰、秦良玉之伦也。”

我曾经看见过一张秋瑾的单人照片,一直以为她拿的是一把折扇。后来认真看,才发现是一把短剑。

文人会武功,谁也拦不住:鲁迅练过柔道,秋瑾熟悉剑术

秋瑾自号“鉴湖女侠”,还真不是吹牛的。

写过《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经典著作的小说家老舍,也是一名习武之人。

1934年,老舍来到山东青岛,任职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老舍一边教书,一边写作。每到写作累了,便练习拳脚,以此解乏。当时,鸳鸯螳螂拳第三代掌门人、青岛国术馆的奠基人之一毛丽泉先生是老舍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功夫、互相指教。

文人会武功,谁也拦不住:鲁迅练过柔道,秋瑾熟悉剑术

那时候,诗人臧克家还在山东大学读书,但已经出版了《烙印》《罪恶的黑手》等诗集,备受好评。臧克家作为老舍的学生,有一次去他宿舍拜访,一进门就吓了一跳——只见老舍宿舍的墙上,没有书架,而是一排刀、枪、棍、棒、戟。

萧军在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之前,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军人。萧军身体强壮,拳脚功夫很不错,因此在部队里当上了见习军官,负责教授军事和武术。

萧军在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之后,得到了鲁迅许多帮助。1936年鲁迅去世,萧军万分悲痛。1937年1月,萧军为鲁迅扫墓,在墓前焚烧了鲁迅最喜欢的刊物《中流》《作家》《译文》。马吉蜂知道后,在小报上发表《鲁门孝子贤孙》来骂萧军。

文人会武功,谁也拦不住:鲁迅练过柔道,秋瑾熟悉剑术

萧军一怒之下,给马吉蜂发“战书”,要一对一决斗。马吉蜂不知道萧军的厉害,接受了挑战。

决斗在上海法租界拉都南路旁的一块空地上进行。在聂绀弩、萧红和狄克的见证下,萧军只用了两个回合,就把马吉蜂打趴了。

说起“决斗”,鲜有人知的是,康有为和章太炎就曾经举行过一次“决斗”。

康有为曾经策划出版过一份报纸《时务报》,由梁启超担任主笔,由汪康年担任总经理。后来,章太炎也到《时务报》任职,还发表了《论亚洲宜自为唇齿》《论学会有益于责人亟宜保护》等文章。

文人会武功,谁也拦不住:鲁迅练过柔道,秋瑾熟悉剑术

康有为自视甚高,经常吹嘘比孔子还厉害;康有为弟子也不谦虚,认为自己比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等还厉害。章太炎对此嗤之以鼻。一来二去,双方就发生了矛盾,最后干脆约了一架,由梁启超代表康有为,和章太炎“决斗”了一场。

我们不清楚“决斗”的过程,但知道“决斗”的结果——没过多久,章太炎就离开了《时务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