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質低價的綠色農藥,看李正名院士的科技成果轉化

李正名,有機化學與農藥化學家。長期從事有機磷化學、無公害農藥、新農藥創制與品種開發及有機立體化學的教學與研究,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先後擔任中國化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化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藥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材料學部常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組成員。

李正名院士,年近90,依然奮鬥在科研一線。“做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低價的綠色農藥”是他畢生奮鬥的信念。

做高質低價的綠色農藥,看李正名院士的科技成果轉化

經過李正名院士及其團隊的不懈努力,成功創制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高效綠色除草劑等產品,使中國成為繼美國等發達國家之後,第四個具有獨立自主創制新除草劑能力的國家。

做高質低價的綠色農藥,看李正名院士的科技成果轉化

一項基礎研究至少要5年以上;

一段毒理環境生態評價需上百次;

開發研究、註冊登記要歷經十幾年;

農藥創制工作成功率僅為八萬分之一……

面對這些困難,李正名院士堅定地說:“這個工作總得有人去做,這份風險總得有人去擔。如果大家都不做,就永遠不會有中國自己的原始創新,我們就永遠受制於人。”

在綠色超高效除草劑的創制研究中,李正名院士常常深入農村,和農民一起蹲守田間地頭,查看土壤墒情,瞭解莊稼生長情況,觀察試驗效果,不讓自己的農藥研究與農民生活水平脫節,其間面對種種困難,也不曾停下腳步。

做高質低價的綠色農藥,看李正名院士的科技成果轉化

李正名院士團隊所研發的單嘧磺隆(酯)是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高效綠色除草劑。這種新型綠色超低用量除草劑經過了國家相關部門對化學、藥效、工藝、毒理、環境、生態、殘留、降解、對非靶標生物體、對下茬作物影響等40項實驗資料全面嚴格審核,得到了國家頒發的新除草劑正式登記證,填補了我國創制除草劑產業化的技術空白。

單嘧磺隆(興柏谷友)獨家轉讓給河北興柏藥業集團,李正名院士的科技成果在興柏藥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作為解放後第一批“海歸”,我國農藥科學領域泰斗,凝結了他多年心血的單嘧磺隆、單嘧磺酯除草劑技術終於正式簽署協議,完成了技術轉讓,開始進入工廠化大規模生產階段。這一協議,不僅讓躬耕農藥領域60餘載的李正名院士和團隊獲得了300萬元的現金,按照合同約定,產品投放市場後,每年市場銷售額的9%也將歸屬南開大學和李正名院士團隊。

李正名院士團隊的這項成果轉化,可以說是院士團隊科技成果轉化的典範。

院士成果落入尋常百姓家,惠及千千萬萬農民家庭,為李正名院士團隊點贊!

關注院士來了,汲取頂尖智慧!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