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中化學,原理懂了,做題會錯一大堆呢?

吳瑞漢-


你好。我來替你回答這個問題。你說高中化學中原理懂了,可是做題就錯一大堆。這個問題是學習化學反應原理時很多同學存在的一個問題。究其原因,還是對化學原理掌推不透徹,沒有真正弄懂原理的條件、範圍、內涵、外延等。如化學平衡和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其表現特徵是五個字,即『逆』、『等』、『動』、『定』、『變』。這五個字的含義分別是;

『逆』是指可逆反應,非可逆反應中不存在化學平衡。

『等』是指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不是濃度相等。

『動』是指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於0,是一種動態平衡。

『定』是指達到平衡時,化學平衡體系中各物質的量濃度或百分含量為定值,或保持不變,但不是相等。

『變』是指改變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一個條件(濃度、溫度、壓強),平衡就向著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在新的條件下又重新達到新的平衡。

很多同學記住了化學平衡特徵的“五個字",但並沒有真正理解這“五個字"的內涵,所以做起題目來就錯。

【例】下列事實不能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  )

A.合成氨工業中採用高壓條件

B.由H2、I2蒸氣、HI組成的平衡體系加壓後顏色變深

C.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Cl2

D.反應CO(g)+NO2(g)═CO2(g)+NO(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達平衡後,升高溫度體系顏色加深

【解析】A、工業合成氨的反應為可逆反應,增大壓強,有利於平衡向正反應分析移動,故A不選.

B、H2+I2=2HI,三者組成的平衡,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但加壓體積減少濃度增大,則顏色加深,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故B選;

C、氯氣在水中發生Cl2+H2O=H++Cl-+HClO,在飽和食鹽水中,Cl-濃度較大,可降低氯氣的溶解度,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C不選;

D、反應CO(g)+NO2(g)═CO2(g)+NO(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達平衡後,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NO2濃度增大,所以體系顏色變深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D不選;

故選B.

因此,在學習化學反應原理時,不能對原理一知半解,對原理適用對象,內涵、外延一定要理解到位,否則做題就下筆就錯。如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電離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弱電解質;水解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帶"弱"字的鹽;楊姐,溶解平衡研究的對象是難溶電解質。

在學習化學反應原理時,只要把原理真正學透了,弄懂了,化學反應原理題化學中比較容易學習的內容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