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與投資雙雙升溫 鋰電池儲能將迎來高速增量時代?

摘要:訂單驅動投資,再加上政策的利好、成本壓力的緩解、相關領域技術的突破,儲能市場有望成為鋰電池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後的下一個藍海,開啟高速增量時代。

訂單與投資雙雙升溫 鋰電池儲能將迎來高速增量時代?

根據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初步統計,截止到2019年底,包括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和熔融鹽儲熱在內的全球儲能累計裝機規模為182.8GW,年增長率為0.99%;其中電化學儲能的累計裝機規模為8089.2MW,年增長率22.1%,較2018年126.4%的高增長有所回落,但仍維持了前幾年全球市場的平穩發展態勢,且從2019年四季度開始,市場似乎已開啟增速引擎:全球2020-2022年電化學儲能新增投運規劃超過16GW,市場發展仍然樂觀。

在電化學儲能領域,目前成本較低的鉛酸電池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但其循環壽命較差。隨著鋰電池成本和BOS成本的快速下降,對於探索和嘗試鋰電池在儲能領域的應用,國內外企業的積極性提升,市場訂單活躍。

5G風口下鋰電池儲能受青睞

公開資料顯示,在發電側,鋰電池儲能主要應用於光儲電站、風儲電站、自動發電控制(AGC)調頻電站等;在用戶側,主要應用於通信基站、軌道交通、家庭儲能和備用電源等;在電網側,主要應用於變電站儲能、虛擬發電廠、微電網和調峰調頻等場景。

在國際市場,近日,全球石油巨頭道達爾宣佈,將在法國建設最大的電池儲能項目。據悉,新的鋰離子儲能系統將具有25兆瓦時(MWh)的存儲容量和25MW的電力輸出。

來自德國儲能協會BVES與諮詢公司TeamConsul的數據顯示,到2019年底,德國的電池儲能容量已經達到1.1GW,同比增長41%。預計到2020年底,這一數字將達到1.4GW。據歐洲儲能聯盟EASE稱,歐洲電池儲能市場的裝機規模預計將在2019年底達到3.5GW,德國佔比達到31.4%。

Wood Mackenzie和儲能協會近日發佈報告稱,美國每年部署的儲能容量比前一年增加一倍以上,從2019年的523MW增加到2020年的1452MW,然後在2021年增長兩倍至3646MW。

特斯拉與太平洋煤氣電力公司(PG&E)合作在加利福尼亞州建造1GWh超大容量巨型儲能系統的項目,近日也已經獲得了當地政府的批准。

在國內市場,鋰電池儲能也迎來大額訂單。

3月5日,中國移動發佈2020年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產品集中採購招標公告,採購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共計6.102億Ah(規格3.2V),採購需求滿足期為1年,設置最高限價,最高投標限價不含稅金額為25.08億元。據瞭解,磷酸鐵鋰電池在通信行業上主要用於戶外型基站等。

3月11日,中國鐵塔發佈《2020年備電用磷酸鐵鋰蓄電池組產品集約化電商採購項目公告》,計劃採購磷酸鐵鋰蓄電池組約2GWh,包括51.2V的20、50、100、150、200Ah等型號,採購週期為1年,用於5G基站建設。

東方證券分析師盧日鑫認為,本輪鐵鋰電池在通信運營商採購中頻繁出現是技術發展和成本下降的必然結果。鐵鋰電池自身性能優勢充分貼合5G時代需求,結合成本的持續下降和技術進步,磷酸鐵鋰電池在儲能領域發展潛能巨大。

川財證券分析稱,此次中國移動招標要求最高限價25.08億元,相當於度電價格不高於1.3元/wh,其中包括BOM成本、運輸、人力、售後等成本。川財證券預測經過競標之後,實際成交價格有望低於1元/wh,對應電芯售價小於0.7元/wh,而現階段磷酸鐵鋰動力電芯售價在0.65元/wh左右,因此儲能領域依舊能給電池廠提供良好的利潤空間。展望未來,隨著鋰電池的價格逐步逼近鉛酸電池的售價區間(0.5元/wh),更多儲能市場將向鋰電池敞開。

國內電池企業提速佈局儲能領域

在出貨量方面,儘管我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目前佔比不高,但增速較快。據研究機構EVTank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鋰離子電池出貨量達131.6GWh,其中儲能鋰電池出貨量為8.6GWh,佔比僅約7%,出貨量同比2018年增長約23%,高於動力鋰電的增速(15.4%)。不過,2019年儲能鋰電池增量需求主要來自於海外出口市場,尤其是對歐洲、日本和美國等市場儲能用鋰離子電池的出口量較大。

從企業的佈局動向來看,2020年,國內儲能鋰電池市場正開始升溫。

寧德時代在成立之初就已確定了動力電池與儲能電池兩個主要業務方向。寧德時代官微發佈的信息顯示,今年1月15日,國內規模最大的電網側站房式鋰離子電池儲能電站——福建晉江儲能電站試點項目一期(30MW/108MWh)併網成功。此外,寧德時代公告擬定增募集資金不超200億元擴產,儲能領域也是重頭戲:募資擬用於寧德時代湖西鋰離子電池擴建項目、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三期)、四川時代動力電池項目一期、電化學儲能前沿技術儲備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比亞迪在2008年正式成立電力科學研究院,開始重點佈局儲能領域。2019年底,比亞迪透露一項計劃,將通過一個新的、高度自動化的製造設施大幅提高電池產量,該公司目前正在擴大其新的生產設施,新工廠的設計目的是製造儲能系統,其成本結構尤其具有競爭力。在生產的初期,能夠以比目前快三倍的速度生產儲能系統。據悉,比亞迪將在2020年推出雙電池儲能系統,通過兩個版本的高壓儲能系統來滿足所有規模的項目。

比克電池在2019年投產的南網綜合能源-比克電池2.15MW/7.27MWh梯次電池儲能項目中,是行業首個在用戶側實現三元和磷酸鐵鋰混用的儲能項目。利用回收電池構建儲能系統,實現削峰填谷的功能以節省電費,併為電網提供輔助服務。

比克電池儲能事業部總經理向超耀對電池網表示,目前,比克電池儲能產品遍佈亞洲、歐洲、非洲等地,總出貨量約200MWh,計劃到2020年儲能交付能力達到1GWh。公司針對網絡能源與電力能源儲能系列核心產品已經全面發佈,2020年將聚焦市場拓展與供應鏈管理,確保端到端全方面服務客戶,讓比克儲能產品繼承比克品質至上的傳統。

“現在,儲能不斷受到國家重視,政策規劃和引導力度不斷加強,鋰電池儲能產業肯定會迎來發展機遇,我們會積極做好各項技術和產能準備,迎接儲能產業的春天。”國軒高科儲能工程院副院長吳翰傑對電池網透露,公司三年前組建起專業團隊來開展儲能應用技術研究,形成了集成儲能系統的產品模塊及儲能專用電池。

據悉,目前,國軒高科已經完成了江蘇鎮江儲能電站、安徽淮北儲能電站、美國芝加哥與西弗吉尼亞的儲能電站項目。在今年,公司還專門新成立了儲能工程院,加緊儲能領域佈局步伐。

國內頭部電池企業的加碼佈局,將帶動其他電池企業及其上游供應商在儲能領域的佈局,電池儲能的整體發展預計將較為樂觀。

電池儲能仍然面臨著諸多障礙

在吳翰傑看來,目前鋰電池儲能雖然面臨產業鏈及商業模式不完善、投資回收期長、政策引導和支持有待加強等問題,但儲能鋰電池的發展優勢明顯,前景廣闊:鋰電池儲能有利於國家環境保護;鋰電池儲能系統具有響應速度快,轉換效率高和擴展性強等優勢,成本已得到市場認可,是目前最具市場應用前景的儲能方式之一;鋰電池適用領域廣闊,如解決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和間歇性,支持電網側平滑、發電側波動性及不同領域設施的備電等。

德勤2019年年底發佈研究報告也顯示,電池儲能產品開發的步伐正不斷加快,這得益於電池儲能的一系列優勢:靈活、可迅速部署、具有多種應用、潛在收益流、以及價格持續下降。但是,應用電池儲能也存在一些主要障礙,包括:雖然近幾年電池價格快速下降,但電池儲能的成本仍被普遍認為偏高;缺乏標準規範;監管政策和市場設計過時;以及儲能定義不統一。

中國工程院楊裕生院士近日發文稱,由於認識上的不足、火電產能嚴重過剩、節能減排觀念淡薄等因素,化學儲能在我國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恰當的使用,這一問題日漸突出。

為切實推動化學儲能發展,楊裕生建議:1.各部委拿出切實執行所發文件的具體政策和辦法,將清潔能源從紙面落到實處。普遍實行峰谷電價,以合理拉大峰谷電價差的政策代替普遍降低工業用電電價的政策,這有利於充分發揮儲能在整個電力系統中的作用,消化各種來源的谷電。同時,要用經濟手段抑制煤電的生產擴張、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利益;2.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仍不高,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就必然需要儲能來配合,以避免大量“棄風”、“棄光”的窘境。因此,政府要大力支持儲能技術(包括儲能的專用電池)創新,要鼓勵建立儲能電站,發放貼息(低息甚至無息)貸款或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3.電力系統要突破部門利益束縛,從節能減排的高度重視化學儲能的作用。

在政策領域,根據2017年五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十三五”期間,儲能要由研發示範向商業化初期過渡;“十四五”期間,實現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

據國家能源局1月16日消息,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應急管理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結合實際,制定了《關於加強儲能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1年,形成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儲能標準化工作機制,推進建立較為系統的儲能標準體系,加強儲能關鍵技術標準制修訂和儲能標準國際化。

儲能領域國標的問世,將規範產業無序競爭,也給未來國內儲能電池項目招標提供一份“指引”甚至是“門檻”,引導我國儲能技術向更高水平發展。

結語:訂單驅動投資,再加上政策的利好、成本壓力的緩解、相關領域技術的突破,儲能市場有望成為鋰電池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後的下一個藍海,開啟高速增量時代。

與此同時,除了動力電池、儲能領域,電動船舶、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TWS用電池等多個領域,對於鋰電池的需求預計都將迎來增長。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經說過:“日本人發明了鋰電池,韓國人把它做大,中國人把它做到世界第一。”

儘管大環境正處於寒冬,中國鋰電池產業依舊大有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