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感知能力弱,家长这样培养,可以看到效果

文丨大米粒妈咪

婴儿们在出生之后就会凭借着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世界,不过这个时候宝宝的感知能力还是比较弱的,他们只能够感知自己身边的一些事物,并且也没有什么印象。等到宝宝长到三岁左右的时候,宝宝就会亲身去体会,比如说很多宝宝都喜欢把东西往嘴里塞,喜欢用手去触摸,这些都是孩子们来探索这个世界的一些表现。

孩子的感知能力弱,家长这样培养,可以看到效果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他们需要培养孩子的感官能力以及他的感知技能。但是大部分的家长都不知道应该从何培养,也不知道怎样来让孩子的感知能力进行提升。

案例

小张的孩子已经三岁大了,他的宝宝非常的调皮,每次下楼玩耍的时候都会去拿手抓泥巴,甚至会去捉蜻蜓,捉一些昆虫来玩耍,小张见到孩子这样并不会阻止。

孩子的感知能力弱,家长这样培养,可以看到效果

孩子在玩泥沙的时候,她不会说孩子弄脏了衣物,而是询问孩子在玩泥沙的时候用手触摸沙子是怎样的一种感觉,询问孩子用沙子构建了一个什么样的小世界。大多数的家长见到小张这样的教育方式,认为小张的教育方式过于温柔,每天都让孩子去下楼疯玩,也不会制止孩子,只是让孩子每天都捉这捉那,跑这跑那。但是小张的孩子偏偏非常的丰富,其体现在玩沙的时候,小张的孩子所构建出来的沙石总是比其他孩子体现的元素更加的复杂,甚至小张的孩子还会搭建房子。

孩子的感知能力弱,家长这样培养,可以看到效果

分析

其实小张的孩子之所以感觉能力比他人丰富,和小张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当他还在选择用自己的双手和感官来探知世界的时候,小张选择了鼓励自己的孩子。三岁的孩子正式接触这个世界的新阶段,他们会听周围的声音,会看周围的事物,甚至会用手去触摸周围的物品,当孩子们在接触的时候,家长们应该进行鼓励。很多家长因为担心孩子触碰到一些危险的事物,因此会杜绝孩子出去玩沙子这种行为,但是无意中会减少孩子感知这个世界的机会,让孩子们只能被封印在家里。

孩子的感知能力弱,家长这样培养,可以看到效果

很多家长都希望可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但是他们在方式上面却会有一些偏颇,甚至不知道应该怎样下手去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的感知能力弱,家长这样培养,可以看到效果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家长应该怎么做

1.多带孩子出去玩,多鼓励孩子去创作

1)平常多带孩子出去玩耍,让孩子多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并不会经常带孩子出去玩,但是也要挤出时间让孩子去接触周围的世界。

2)当孩子在利用橡皮泥或者是沙子来进行艺术创造的时候,家长们可以不去打扰他,而在周围默默的干自己的事情,等孩子做好了,再去询问孩子创作如何。

3)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去感知周围的事物,前提是一定要把家里的危险物品收起来,这样才可以保证孩子在探知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一个安全的保障。

4)让孩子在外的时候喜欢用手去触摸东西,喜欢把东西往嘴里塞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在旁边好好的盯着,以免孩子误食一些东西或者是受到伤害。

2.帮助孩子从围观的东西去认识宏观的世界

5)家长可以在家里面多买一些玩具,比如说乐高或者是小拖车,小火车,这样的玩具都可以帮助孩子通过一个微观的东西去认识宏观的世界。

6)爸爸妈妈们在家里面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绘画类的书籍,让孩子看图册,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通过书籍和图画去认知世界而不一定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去感知。

3.引导孩子善于发现生活的美

7)引导孩子多发现身边的美,比如说带孩子去小区楼下散步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看一看小区里的树木,这样同样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

8)我们可以多让孩子观察身边的东西,而不是一定要出去,比如在家里可以让孩子们观察食物的形状,观察一些蔬菜,这样可以起到培养孩子感知能力的效果。

孩子的感知能力弱,家长这样培养,可以看到效果

其实塑造孩子的观察能力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家长们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让孩子慢慢的去感知,而不是每天带着孩子去博物馆去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

对于家长们来说,塑造孩子的感知能力千万不能着急,这种能力都是慢慢培养的,一天两天当然起不到一个好效果,但是长期带孩子观察这个世界肯定是有用的。

家长们在教导孩子们观察世界的时候需要自己先用自己的感觉去观察这个世界,这样才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这个世界,在家中可以和孩子一起搭积木,一起看书。

孩子的感知能力弱,家长这样培养,可以看到效果

妈妈寄语

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可以让孩子有一双眼睛去看到更多东西,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接受能力更快,家长们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去培养。

今日话题:

你是怎么培养你家孩子的感知能力的呢?平常有没有带她多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平常在家里的时候你又是怎么样去引导孩子感知世界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