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生碌碌無為,卻因一個成語典故揚名天下,流傳至今。你能舉幾個嗎?

秋葉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這個典故出處在《後漢書》中陳蕃和王允的列傳。陳蕃十五歲時獨住一室,房舍庭院亂的很,友人薛勤來訪,說他“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

這就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來源。雖然原話沒有這更進一層的意思,但後人提到這句話背後的歷史故事,不免要說到薛勤。而薛勤的人生遠遠沒有陳蕃的出彩。

陳蕃回應薛勤的話是:“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聽到這樣的回答,反應是“知其(指的是陳蕃)有清世志,甚奇之”,看來是很欽佩的。


扯葫蘆瓢


這樣的人中國古代很多。大多都在春秋戰國時期,比較有名的比如:

1 、雞鳴狗盜,這講述的齊國孟嘗君出使秦國,被秦昭王扣押,其手下門客為了助孟嘗君逃走的故事。一個門客善於鑽狗洞摸門路,他偷偷溜進秦昭王愛妾寢宮送上名貴的貂皮衣服,使秦昭王接受枕邊之風從而改變主意放走孟嘗君。但是由於秦國律法規定必須雞鳴才可開城門,孟嘗君手下另一門客模仿雞叫,引得城門附近雞同時叫鳴才使城門打開,孟嘗君順利逃走。這兩個門客迄今不止其姓甚名誰,後人提起也總是用雞鳴狗盜成語代替。

2 、毛遂自薦,這講述的秦國圍困趙國,平原君請求外援的故事。平原君與趙王合計要就趙國必須使楚國參戰,於是請求去遊說楚王。臨行之前平原君準備帶十位門客,但是還差一個,這時候毛遂便站了出來自己推薦自己。平原君見他年輕便不欲帶他但是毛遂用非凡的氣度折服了平原君。到了楚國平原君與楚王交談許久都未達到目的,這時候毛遂又自薦去遊說楚王。面對楚王毛遂進行威逼利誘,最終以性命相要才說動楚王出兵。毛遂在歷史上就出現過一次便成為了千古美談。

一個人雖然經常默默無聞,但是必須有足夠的實力,這樣才能將天大的機遇把握住,不辜負老天的誠意。


摸黑的人


孫山——名落孫山

宋·范公偁《過庭錄》載:“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託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成語“名落孫山”,指考試或選拔未被取中。

南郭——濫竽充數

《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成語“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東施——東施效顰

《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裡,其裡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裡。其裡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成語“東施效顰”,比喻模仿別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醜。想學別人的長處卻學到了短處。





半支蓮6


掩耳盜鈴

【作者】呂不韋 【朝代】先秦

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譯文 註釋

範氏逃亡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揹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後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隻耳朵緊緊捂住繼續敲。害怕別人聽到鐘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靜待卿旁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不過真正碌碌無為的不是很多,因為這個也很難界定,何謂有為?何謂無為?我就說幾個主要是靠典故為人所知的人物吧,也僅僅是相對的。

一、紙上談兵

  • 看到您的問題,我腦海裡第一個反應出來的就是他,從小就知道趙括是個只會吹牛的人,幾乎誰都知道他,但是關於他其他的事情卻知之甚少了。所以它真可謂是靠一個成語而“名揚天下”的歷史人物。


  • 長大了才知道,趙括這個“鍋”背的真心有點遠,可能是至今日,趙括在好多人心中仍然是個只會侃侃而談、不切實際的公子哥,我今天不是為了給他洗白,只是想把成語裡沒太說的事情大概說一說。
  • 趙括他老爹趙奢是趙國大將,戰功赫赫,而趙括自幼受父親薰陶,熟知兵法並能侃侃而談,確有一定的造詣,試想一下,一個人要是不太懂一個理論,他怎麼能夠大說特說並能唬住那麼多人,可見趙括還是很懂兵法的,僅僅是機會不多,不受重用,很少有實踐的機會,這並不能說自大、目空一切,這些意思都是後人因為這個成語給趙括扣上的帽子。
  • 許多朋友應該都知道,趙括是頂替“負荊請罪”中的主人公廉頗作為主帥的,可能好多人認識廉頗將軍也是因為這個成語,但是我覺得這個並沒有那麼高的代表性,畢竟廉頗絕算不上碌碌無為,說趙括碌碌無為還能稍微貼點邊,就是有點冤而已。
  • 此前廉頗已吃數次敗仗,堅守城池糧草卻供應不上,所以讓趙括去對攻,誰知秦國暗調來白起,結果趙軍中了埋伏,45萬趙軍被坑殺,但是,秦軍也是傷亡30萬的。而且趙國是以45萬對抗秦軍的60萬,如果說趙括僅僅是一個會說大話的狂傲之徒,確實不太穩妥。

二、毛遂自薦

  • 第二個想起來的就是毛遂,說實話,他的其他事件到現在我都不知道,可能是我不太愛學習,知道的太少,我記不太清了,這個應該可以和“紙上談兵”連起來,趙國扛不住了,於是找人去楚國搬救兵,結果還少一個選不出來,毛遂登上歷史舞臺的機會就來了,而且毛遂在之後的任務中還表現出色,後來他還有啥成就,我就真不太清楚了。

三、烽火戲諸侯

  • 這個雖然不是個成語,但它是個歷史典故,要不是這個故事,我是真不知道褒姒這名女子。前些年玩過一款仿三國殺的遊戲,裡面有這個人物,技能就是就與歷史事件相關,製作的還挺巧妙。

  • 這個故事中華上下五千年裡應該有吧,小學基本都學過,也沒啥太多好講的,跟狼來了的故事差不多,畢竟也不太符合題幹中“成語”的限定條件,我就不贅言了。


我覺得老百姓比較熟識的這幾個肯定能排上號,但是符合題意的肯定還有很多,不過真正碌碌而為的應該不多,即使是毛遂,也在趙楚合縱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趙括我還給他洗白了半天,更不能算碌碌而為,就算是褒姒,人家也是周幽王的寵姬,還當上了皇后,只能說這些典故讓人們更有名,更容易的讓平頭老百姓都認識了他們、記住了他們的名字而已。


語留人


戲說三國。蔣幹盜書。蔣幹對曹操說:周瑜是同窗好友,昔日隨我如跟班。我願去策反,至少去摸點情報。

曹操大喜:蔣幹啊!我養兵千日,正要用兵一時,你千萬搞定周公瑾,我升你為中將兵團司令!

蔣幹大喜若狂:定為主公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蔣幹喬裝成浪跡天涯的遊士,拜見周都督。周瑜一見歡喜不已:蔣幹弟,當年總是偷看我考卷,如今可好?

瑜兄,有人介紹我去當兵團司令,我還在考慮。

周瑜酒席招待同窗好友,對眾將官說:蔣幹天下英才,今日光臨,蓬壁生輝啊!

並對太史慈說:老同學相會,不許談公事,我與老蔣只談友誼。蔣幹一無所獲。

當晚周瑜已喝高了,拉著蔣幹共眠。

睡夢中,老聽見周瑜念阿蔡丶阿蔡,你陣前反戈一擊,我升你兵團司令。

蔣幹悄悄摸下床,去偷看周瑜文件,果然發現投降過來海軍首領原來是假投降啊!

第二天藉故離開東吳,向曹操告密。

曹操令手下捉了審問,再一刀殺之。

等殺了叛將,曹操忽驚:蔣幹你撬邊啊,讓我殺了海軍人才啊!

蔣幹盜書,中了反間計,曹操後悔不迭。


夏雨風


唐朝詩人項斯找到教育部長楊敬之拜碼頭,請他幫忙推薦提攜一把。楊敬之那天心情特別好,又見他謙恭有禮,就隨手寫了一首詩作為答覆:幾度見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作為詩人,楊敬之和項斯都沒有什麼傑作留傳下來。但就因為這段與人為善的佳話,形成了“說項”(替人說好話,美言)的典故,兩人的名字算是青史留名了[捂臉]。


令壺兄


醜女東施呀!因為長得醜,還要模仿美女西施,只因為一個動作“效顰“就千古留名!借問古今中外,有誰出名的成本這麼低!有人寫詩,辛辛苦苦寫了一輩子都沒出名,人家醜女一個小動作就一舉成名,流“醜“百世。也是因為蹭名人吧!哈哈


莊亦得


(毛遂自薦)(東施效顰),(名落孫山),(江郎才盡),這幾個是吧!象(葉公好龍)應該不是,(葉公)是傳說的,(懸樑刺骨)(臥薪嚐膽)也不是,蘇秦,勾踐不是碌碌無為之人!


一綹春風79682225


凡是名傳天下並流傳至今的成語典故都是因為背後存在著一個真有實在而自然的歷史故事,例如:老馬識途、三顧茅廬、毛遂自薦、掩耳盜鈴、……諸如此類的成語典故都是因為有歷史故事引出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