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六軍團何時知道遵義會議召開

1935年1月,中央紅軍從中央蘇區長征到達遵義後,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已成為長江以南最大蘇區。蔣介石將紅二、六軍團視為心腹之患,認為需要集中兵力剿滅,然後再統籌解決雲、貴、川軍閥及中央紅軍。紅二、六軍團領導人討論反“圍剿”的作戰方針,賀龍根據湘鄂西根據地反“圍剿”作戰經驗提出:“主力伸出去打,比在裡頭打好。我們這隻拳頭伸出去,可以威脅常德、桃源,迫使敵人的部隊要往回調,減輕中央紅軍壓力。”“我們在這期間,打上一兩個好仗,就可以粉碎敵人圍剿。”但是,賀龍的主張沒有得到多數人贊同,會議決定在根據地裡打。1月11日,任弼時、賀龍將此決定電告中革軍委,並提出了紅二、六軍團將來可能主要活動區域,請求指示。2月5日-9日,中央政治局在扎西召開會議,決定張聞天接替博古在黨中央負總的責任,博古任紅軍總政治部主任。會議指明中央蘇區和紅二、六軍團的戰略方針和組織問題。會議決定在湘鄂川黔蘇區組織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分會,賀龍任主席。

2月11日,中共中央和軍委電示紅二、六軍團:“為建立軍事上集體領導,應組織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分會。以賀、任、關、夏、肖、王為委員,賀為主席,討論戰略戰術問題及紅軍行動方針。”中共中央和軍委的電報指出了遵義會議後紅軍新的戰略戰術原則:“你們應利用湘鄂敵人指揮上的不統一與何健部的疲憊,於敵人離開堡壘前進時,集結紅軍主力,選擇敵人弱點,不失時機,在運動戰中各個擊破之。總的方針是決戰防禦而不是單純防禦,是運動戰而不是陣地戰。輔助的力量是游擊隊與群眾武裝的活動。”由於中央電報中關於軍事鬥爭策略和過去的提法大不一樣,任弼時於2月18日致電中央詢問情況。蕭克在《紅二、六軍團會師前後—獻給任弼時、賀龍、關嚮應同志》一文中提到:“軍委這個提法和過去提法不大一樣啊?這是怎麼回事啊?就打電報問中央,中央就把遵義會議決議摘錄電告我們,這時我們才知道有個遵義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