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的地域不平衡,早为长平之战埋下祸根

导言:秦自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后,国家实力日益增强,惠文王时,秦的地理版图囊括了几乎整个西北地区,昭襄王时迎来了发展的繁盛期,几次战争大大削弱了楚、韩、魏三国的军事实力,而长平之战中秦国获胜,至此六国失去了抵抗秦走向历史结尾的最后一道防线。长平之战中关于地缘政治的几次博弈甚为精彩。

三家分晋的地域不平衡,早为长平之战埋下祸根

三晋分家后,形成互相牵制的地理局面

春秋末期,晋国历经多次政变,权力格局重新洗牌,形成公卿强盛期、宗室示弱的结果。这时晋国晋公卿尽掌国家大权,而其内斗争严重,国君甚至成了公卿之间平衡势力的工具,因此最终形成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也就不足为怪。而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对于原晋国土地的划分也是僵持不下,最终以协商的方式初步敲定了相互交错的地理格局。从政治的角度考虑,这种格局虽然能够很好地牵制彼此,但是在三国实力出现落差或应战时,极易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

三家分晋的地域不平衡,早为长平之战埋下祸根

韩、赵、魏三国中,魏国最先强盛,两代皆想凭日益强大的实力稍消减其版图的缺憾,迁都大梁,派兵攻打赵国邯郸,计划逐鹿中原。但由于与赵、韩之间连续两次较大规模战争惨败,不仅使魏国综合国力日衰,而且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争雄中原无望的同时,也无力抵抗秦国的侵略。

再观秦国,商鞅变法大大提升了秦国的综合国力,孝公、文王依商鞅之计东进,开疆拓土,两代经营下来秦国的地图已然直逼关中地区。秦武王英年早逝,曾对臣子说,如果我能一统六国,夺得周天子那样尊崇的地位,即使叫我立刻死去,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后昭襄王攻下魏国河东地区,直逼韩国上党郡。鄢郢之战后,更是直取魏都大梁。

赵国在春秋战国后期崛起,不仅是后起之秀,还是一枝独秀。据史料记载,至赵肃侯时,因为先辈打下的良好基业,赵国疆域辽阔,军事力量强横,且齐、楚等老牌大国相继式微,这一时期六国只有赵国,与秦还有一战之力。 而这个时候昭襄王收服了义渠部,虎狼之师直指关中,而赵国正处于关中地区,这种不可调和的地域冲突只能用战争来解决。

秦赵长平之战的前奏——阏与之战,秦大败。

昭襄王三十六年,昭襄王接见范雎,范雎针对秦国现状谏言,对内主张罢黜四贵的政策,对外实施"远交近攻"的计谋。七年后,昭襄王收复朝政大权,秦国政治格局呈走向稳定的态势,在后方稳定的前提下开始了新的对外战争。

三家分晋的地域不平衡,早为长平之战埋下祸根

远交近攻的加强版

而在整个长平之战的军事地理布局中,范雎入秦所献的"远交近攻"策略直接奠定了秦昭王的军事地理方向。

其实早在惠文王时期,张仪便提出东进战略上,韩国应该是第一个被拿下的国家。而范雎又着重重申了此观点,虽然处于不同的政治环境,但二者对此问题的看法却出奇的一致。 秦、韩两国的地形多有互补,征服韩国,尤其是宜阳于秦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意义。宜阳,是秦东进关中的必经之地,且地广粮多,可以说是韩国的粮仓。对于攻下韩国的方式,二人也都提出了隔绝宜阳与上党和新郑的联系。从地域空间上看,宜阳于秦时必取的战略要地。

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是为了弥补秦国东拓的不足,而提出的新的政治地理认识。范雎以既然这已经是王的土地,那么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也要遵守王制定的规则来阐述"近攻",自秦惠文王起,秦与关东六国征战不断,虽胜多于败,然伤亡带来了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减少的问题。 范雎认为之前的对外战争,疏于对新占地的行政管理,反而严加控制人,这完全是本末倒置。他希望可以

通过战争扩大秦疆域面积,建立严格的官行政体系,以此吸引百姓前来,间接达到提升国家军事储备实力的目的,形成一个良好的政治循环系统。

三家分晋的地域不平衡,早为长平之战埋下祸根

而"远交"则是秦应对六国合纵的潜在威胁与中原交通不便、地理格局所采取的迂回措施。秦固可凭天险守一方暂时无虞,且强横的军事力量可以战胜六国中任一国,但若六国联合对秦所造成的威胁是秦所不愿看到的。

除此之外"远交"亦有稳守关中进而震慑边国的考虑

上党易主

政治地理问题的激化需要双方军事活动承担后果,因为是由不同政治主体而需求自然也不同引起的,无法调和。军事地理与政治地理统为一体,并认为地缘政治的有效分析有助于展开军事活动。

昭襄王四十三年,秦对韩开战,依范雎计,两年时间阻断了上党地区与外界联系,逼迫韩国割上党求和,进而摆脱秦国在外征战时受韩国因特殊地理位置而存在的的潜在威胁。但这一行为势必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改变各国地缘格局。

上党易主正是秦赵长平之战的导火索。韩国内部在洞悉秦的意图后,就上党的归属问题僵持不下,最终决定将上党献给赵国。为什么韩国会做这个决定,又为何偏偏选中赵国呢?

因为上党与赵都隔绝,韩军必败,若献城于赵,一来祸水东引,解韩国燃眉之急,二来强化韩、赵联盟,共御秦军。而选择赵国原因有三,

其一,赵实力强大;其二韩、赵邻国,乃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最后,上党与赵都邯郸仅隔一个太行山,若秦从山中隧道突袭,赵的下场并不难猜。

昭襄王三年辛苦为他人做了嫁衣,如何不怒,秦赵长平之战就此拉开帷幕。起初赵以廉颇为主将,连连取胜,又推断出秦粮草不继,因此主打消耗战,秦无法推进战线一步。但赵王此时欲议和,朝廷内部就战还是和无统一意见,最终赵王决定议和。

三家分晋的地域不平衡,早为长平之战埋下祸根

秦假意和解,范睢献反间计,秦所惧怕的只有你们国家的赵奢之子赵括,如果能把廉颇换成赵括,秦自然也就投降了。年轻的赵王听信范睢,奈何赵括是个花架子,纸上谈兵,赵国四十万大军落得坑杀的下场,这一仗折了赵国几代人的心血。第二年,秦军包围赵都邯郸一年有余,全靠楚、魏诸侯前来援救,才堪堪解赵灭国之灾,长平之战至此落下帷幕

秦赵长平之战 ,是一场双方都无法避免的战争,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一场战争。

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上党易主是长平之战发生的导火索,为一块地,两个大国至于兵戎相见吗?

这就需要了解一下上党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据史料记载:上党左邻太行,三面环山,可与天比。这样的地形在古代是天然的军事险隘,因此向来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而在战国尤甚。上党正好位于韩、秦、赵三国交界,仅从秦来看,上党连太行以东,北可进太原,南进三河地区,直下韩、魏,于东从太行一山直通赵都邯郸,这简直就像是为秦的野心提供了一把放在家门口的梯子,焉有不要之理。

三家分晋的地域不平衡,早为长平之战埋下祸根

在地理政治的视角下,从函谷到上党的北线,结合黄河渡口枢纽,秦国已经在地理上掌握深入东进的主动权。嬴政还未称帝时,秦国除"大关中"之外,还有诸多郡县。至秦始皇十一年,上党地区才全归秦国。十七年时,秦国疆域扩展上,已紧紧控制交通枢纽、战略要地等位置,整肃内政,为统一创造了政治条件。 而从长时段来看,长平之战的发生是秦东扩计划的一部分

,结果继魏、韩、齐、楚后,赵国也无力主导在一次的合纵,即使合纵,也会因在诸多问题上无法达成统一而崩溃。

经此一役,秦真正有了千古帝国的风范。

结语

从长时间段看,秦赵长平之战是秦东扩计划的一部分,从地域格局看,秦赵长平之战是秦统一六国的一部分。长平之战的伏笔在其韩、赵、魏三家分晋后不平衡的地域空间就埋下了,而秦因东进压缩三晋的政治地理空间。范睢的"远交近攻"以六国的地缘政治为核心,渐渐掌握了对六国地理上的主动权,秦灭六国指日可待。


刘向《战国策》

司马迁《史记》

吴良宝《战国时期韩国疆域变迁考》

冯瑞《魏国疆域初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