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鷸》:風浪過後,眼前的世界會更美

文|言彩

前言

:《鷸》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海底總動員2》前貼短片。該動畫以9.3分榮登豆瓣2016評分最高的短片電影口碑榜榜首,在國外知名電影網站IMDB上亦獲得到了8.5的高分。

故事講述了一隻飢餓的幼鷸(一種海鳥)在沒有鷸媽媽陪伴的情況下,獨自到海邊尋覓食物。第一次來到海邊的幼鷸顯得激動不已,它笨拙地啄開岸邊的貝殼。然而突襲而來的海浪將幼鷸瞬間淹沒,渾身溼漉漉的幼鷸只好孤零零地跑回自己的巢穴,前所未有的恐懼感讓它不敢再次走到岸邊。在鷸媽媽的鼓勵下,幼鷸勇敢地靠近海邊,卻再一次被即將靠身的海浪驚嚇回去。而這時,它遇見了小寄居蟹,當它尾隨著小寄居蟹又一次來到海邊時,海浪湧來,這一次幼鷸卻沒有退縮,而是與小寄居蟹一起匐倒在海浪中。在海浪中,幼鷸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到處都是美味的貝殼。戰勝恐懼的幼鷸又開始在海岸邊歡樂地覓食。

該動畫對於細節的處理可謂心思頗深。小至濺起的沙粒,大到拍打的海浪,以其邃密的畫面取悅了觀眾的視覺,甚至連被海浪拍打後幼鷸身上的混亂羽毛也顯得十分自然。作為動畫主角的幼鷸,機敏而又脆弱。透過面部表情的刻畫,將一隻充滿好奇的幼鳥描繪地惟妙惟肖,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可愛又逼真”。

短片《鷸》:風浪過後,眼前的世界會更美

片中著重講述了幼鷸面對海浪時的不同反應。從挫折,到畏懼,再到學習,之後成長。幼鷸的反應都會或多或少地觸動到觀眾對於成長的回憶。無論是被浪撲打後而受到驚嚇,還是學會覓食方式而感到興奮,幼鷸的思想轉變都能從它的行動中表達出來。觀眾看著它的成長,恍如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滿足之餘,亦從中得到治癒。動畫雖短,但也令人回味無窮。

幼鷸不斷地被推出去,被推出溫暖的巢穴,被推出安全的舒適圈,被推出可以逃避恐慌的避風港。然而,它也在一步步成長,懂得了不是隻張張嘴就能果腹,懂得了不是隻靠奔跑就能獲得機會,懂得了表面上理所應當的事物也需要克服未知與困難......

短片《鷸》:風浪過後,眼前的世界會更美

01、線性的敘事結構,情節的遞進和敘事的連貫性,加上豐富的視角讓影片的主題逐漸變得明晰起來

短片的每一個畫面都很乾淨,整片無旁白,但只需要靜下心來看6分鐘,就能發現故事也很簡單。 第一遍看故事,第二遍看畫面,第三遍看自己。

①順敘的敘事手法,正面映現出幼鷸前三次外出活動的不順利

故事將情節的遞進巧妙地用時間節點交代出來,由幼鷸前三次的外出受挫引出後面蛻變的成長之路。

第一次活動隨鷸媽媽外出覓食,等來的卻是空殼。巢穴裡,鷸媽媽與幼鷸對視了一眼,便朝海邊飛去。而幼鷸先是呆呆地坐在草叢邊看著自己的同伴們和鷸媽媽在海邊歡快地吃食。當鷸媽媽向幼鷸展示自己啄殼進食的技巧時,幼鷸也在原地仰頭學了學動作,彷彿在示意等待投餵。隨後鷸媽媽向幼鷸召喚了幾聲,幼鷸便開始蠢蠢欲動,飛快地衝向了海邊。鷸媽媽再一次地啄開了一隻貝殼,貝肉留在了自己的嘴裡,貝殼落在了沙灘上。幼鷸急忙地張了張嘴,這時卻被鷸媽媽推到了前邊,鷸媽媽並沒有留下一塊貝肉給幼鷸吃。海浪襲來,幼鷸眼睜睜地看著鷸媽媽隨著鷸群向岸邊跑去,遲疑了一會兒,最後便沒在了海浪裡。就這樣,幼鷸的第一次外出覓食,以空殼告終。

第二次活動獨自外出覓食,卻被硬殼難住。遭受到海浪的拍打後,幼鷸蜷縮在草叢裡瑟瑟發抖,鷸媽媽示意它再次外出,膽怯的幼鷸卻一頭扎進了草叢中。於是鷸媽媽強行用自己的長喙將幼鷸夾了出來,幼鷸急促地向後退了幾步回到了巢穴,仰著頭張了張嘴等待投餵。鷸媽媽這一次頭也不回地飛向了海邊,幼鷸看到遠處的海浪後迅速地把頭扎進了巢穴。隨後幼鷸的肚子開始咕咕直叫,無助的它只好立起身來,獨自向海灘走去。海浪再次襲來,幼鷸有所防備地躲過一次。無可奈何的幼鷸在海灘上默默地尋找著貝殼,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貝殼,準備進食的時候又被硬殼給夾住了,沒法順利開殼,只好搖了搖頭甩走了貝殼。這一次,幼鷸還是沒能順利進食。

第三次活動獨自面對海浪的拍打,猶豫不決。沙灘上的貝殼本是唾手可得,卻被海浪一次接連一次的拍打,埋到了沙底。由於有前一次被海浪所淹沒的經歷,沒有準備好的幼鷸仍是不敢靠近海浪,更是遠離海邊。全身溼漉漉的幼鷸只好一直呆在灘上的木屑叢中,遲遲不出。這一次,幼鷸還是空著肚子。

短片《鷸》:風浪過後,眼前的世界會更美

三次覓食,三次餓肚,三次挫折。幼鷸接二連三的受挫,經歷了從嗷嗷待哺到獨自覓食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幼鷸每一次的行動都以失敗告終,但它需要做的就是繼續前行,不拋棄,不放棄。故事按照時間順序展示了幼鷸受挫的情景,生動地刻畫了幼鷸的心酸歷程,讓觀眾的心不由自主地參與了進來。

②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並用,讓故事更加生動,主題開始突出

全知視角即敘述者處於全知全能的地位,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場景等無不處於其主宰之下,調度之中。導演從開篇將鷸媽媽鼓勵幼鷸外出覓食的信息傳達出來,讓觀眾一目瞭然,再加上有限視角的續接,展開幼鷸覓食的全過程,令故事的情節更加完整,並具有較強的代入感。

有限視角相對於全知視角而存在,在故事中,常常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現。傳達的信息往往偏向主觀,帶有個性化和豐富的感情色彩。在本故事中,有限視角都聚焦到了幼鷸的身上。起初,幼鷸以為乖乖地呆在巢穴中就能接收到鷸媽媽的餵食。隨著鷸媽媽的引喚,幼鷸還天真地以為鷸媽媽是想帶著它一邊覓食,一邊餵食。直到看見鷸媽媽一次又一次的獨自吃食,毫無餵食之意,幼鷸才意識到鷸媽媽的“狠心”。可是鷸媽媽下定了決心,要放手,讓小鷸成長。依賴鷸媽媽餵食的希望落空之後,幼鷸沒有食物去填飽肚子只能獨自去嘗試。

短片《鷸》:風浪過後,眼前的世界會更美

從動物的世界看人本身,每一個人都會成長,都會有依賴的階段,也許有一天連你父母都尚未察覺,你就悄悄地長大了。在人生的瓶頸期,往往親人能給予你更多的是陪伴還有鼓勵,只有當你戰勝了內心的恐懼,才有可能去克服面前的困難。

幼鷸接二連三地受挫後,遇到了寄居蟹。從沙堆裡鑽出的寄居蟹碰了碰幼鷸的長喙,轉頭就向海邊爬去。當海浪拍打過來的時候,寄居蟹停住了腳步,一頭扎進了沙灘裡去,浪花退去之後,寄居蟹立刻從沙灘裡鑽了出來。然而,這一幕被好奇的幼鷸看到了。當海浪再次襲來的時候,幼鷸慌張地學著寄居蟹的姿勢一頭扎進了沙灘裡。在海水裡,幼鷸看到了它在陸地上從未見過的景象,水下的世界可真美。幼鷸驚奇地發現自己一直苦苦尋覓的貝殼就在沙灘面上,待海浪退去之後,這些貝殼又被沙土被埋沒了。發現新大陸的幼鷸高興地拍打著自己溼漉漉的翅膀,開始毫無顧忌地在灘面上自由奔走,啄開沙土尋找貝殼。彷彿一下子世界開闊了許多,這一次,幼鷸終於克服了對海浪的恐懼。

幼鷸似乎理解了鷸媽媽的“狠心”,還在沙灘上找到了一塊大的貝殼,用自己的長喙叼了出來與鷸媽媽同享。鷸媽媽之所以不給幼鷸餵食,就是為了讓它獨自去探索、去發現、去覓食。後來,幼鷸揮動著自己的翅膀向鷸媽媽展示自己的發現與獨立,這個動作從側面印證了開篇運用全知視角的合理性。

短片用全知視角敘述了一個讓觀眾明晰的故事背景,再結合幼鷸的有限視角拓展故事的走向,觀眾可以用一個清晰的角度去看待幼鷸的覓食之路,這種雙視角的交替無疑讓故事更生動、主題更突出一方面取悅了觀眾的視聽感受,另一方面也讓觀眾為幼鷸的成長感到欣慰和觸動。

短片《鷸》:風浪過後,眼前的世界會更美

02、運用暗喻的手法展示了短片中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和話題,引起了觀眾的共鳴和對生活的思考

短片《鷸》之所以能夠受到觀影者的廣泛認可,很大程度在於短片以富有內涵和極具教育意義的事理去暗喻現實生活。貼近生活的藝術,無疑更加具有真實感和說服力。

①鷸媽媽的放手,讓幼鷸獨立

鷸媽媽的放手意味著短暫的分離,讓幼鷸明白到我是我,你是你,二者是兩個不同的生命個體;意味著讓幼鷸能分辨出那些焦慮、恐慌是自己的東西,自己的擔子需要自己承擔;意味著幼鷸如何面對這個世界和如何選擇生活的方式,應該是它的自由;意味著幼鷸在今後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失敗與挫折,那都是它生命的嘗試。鷸媽媽的放手從本質上來講,就是要讓幼鷸獨立起來,減少對母親的依賴,增強對外界的認識能力。

②洶湧的海浪,成長中的障礙

幼鷸覓食接二連三的失敗,幾乎都源自於海浪的拍打,幼鷸全身被海浪打溼,食物也被海浪埋沒。想要獲取更多的食物,就必須正面面對洶湧的海浪。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一個人能夠全程跟隨在自己左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障礙,這些障礙都是客觀存在的,需要自己去面對和掃除。只有克服內心的恐懼,做出應對的姿態,越過面前的障礙,成長之路才會繼續延長。幼鷸最終經受住了海水的洗禮,學會了知難而進,在困境中生活。

短片《鷸》:風浪過後,眼前的世界會更美

③寄居蟹的指引,不期而遇的友情

屢次受挫的幼鷸依然飢腸轆轆,孤立無援,寄居蟹的出現無疑讓幼鷸的認知豐富了不少。寄居蟹對幼鷸的頭點撥了幾下後轉身離去,吸引了幼鷸的注意。寄居蟹面對海浪的侵襲做出了模範的應對方式,並間接地引導了他如何去覓食。它們之間彼此交流,寄居蟹讓幼鷸做出了改變,直面了海浪的洗禮。幼鷸發現了美麗的新世界,開始勇敢起來,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寄居蟹的指引。在幼鷸克服恐懼的同時,也交到了新的朋友。寄居蟹與幼鷸成為了跨越種族的朋友,這不也正向人們說明了友情並不受國界與膚色的限制,不同民族、不同國度的人們都有可能成為彼此交心的朋友。

④幼鷸分享食物,懂得感恩

幼鷸在克服內心的恐懼之後獨自覓食,發現了一塊大的貝殼並叼來分給了自己的母親。幼鷸在第一次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勞動成果時,首先想到的是並不是自己獨食,而是選擇反哺,彷彿是向母親分享著自己的成功與喜悅。莫泊桑曾經說過,“人世間最美麗的情感是出現在當我們想到母親的時候”。幼鷸的反哺,充滿意義。人是要過很多年才知道感恩的,才知道投眼而來的翠色,附耳而至的清風,無一不是自然的恩寵,才知道生命的誕生都源於父母的恩情。常懷感恩之心,珍惜才能擁有。

03、短片的主題意義:

《鷸》這個短片的誕生,是來源於導演巴利拉羅的靈光一閃,和《鷸》的故事一樣,巴利拉羅也正是受到了安德魯·斯坦頓的鼓勵,從而將那一抹靈光具象化。繼而展開這段6分鐘的關於“成長與獨立”的探討。

短片《鷸》:風浪過後,眼前的世界會更美

①挫折是成長路上的墊腳石

漫長的沙灘路就是幼鷸面對的第一次挫折,幼鷸外出覓食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穿過沙灘路。幼鷸第一次外出活動,剛出巢穴,就翻了一跟頭;覓到食物卻苦於不能享用,是幼鷸的第二次受挫。幼鷸經歷千辛萬苦找到了食物卻被堅硬的外殼給難住,無法啄開,只能繼續忍飢挨餓;面對海浪的阻攔,是幼鷸的第三次受挫。海浪無休止的拍打,初出巢穴的幼鷸被海邊的泡沫所吸引,卻不知身後的海浪直撲而來猛烈地衝擊了全身,讓其受到了驚嚇。這三次的受挫讓幼鷸挨個地吸取著經驗,明白了生活的不易,一點一點地成長。

成長的道路上往往不會一帆風順,看似平靜的海面卻暗藏洶湧。泰戈爾曾說過,“當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痛哭時,你便錯過了滿天繁星”。如果幼鷸只因一次不起眼的挫折而墮落時,它便錯過了充飢飽食的另一個機會。不經歷挫折,怎知道路之坎坷。不經過磨練,怎知意志之堅定。

②蛻變需要打破慣性思維

幼鷸習慣了在鷸媽媽的羽翼下生活,當鷸媽媽做出了放手的決定時,幼鷸天真地以為靠自己的等待和示弱就能獲得鷸媽媽的同情,殊不知一次次的等待換來的是一個個空殼。鷸媽媽這樣做的目的本是為了讓幼鷸學會獨立,靠自己的能力去填飽肚子。假使幼鷸一直呆在巢穴裡一動不動,不自己出去闖蕩一番,它就始終無法擺脫舒適圈。即便一時僥倖,之後也會以悲劇收場。

人生,需要學會重啟。當你面臨一個巨大挫折時,需將心態重新歸零,並打破原有的慣性思維繼續向前,這很重要。 突破窘境,需要我們打破常規、求新求變。在現實生活中,思維定式總會束縛人的魄力和創造性,一味地按照以往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這樣永遠都無法完成蛻變。

短片《鷸》:風浪過後,眼前的世界會更美

總結

動畫短片《鷸》將微距鏡頭推向了沙灘邊上的滄海一粟,宛如把觀影者帶到了一部野生動物記錄片中,結合卡通化的角色設計和細緻形象的動畫表演,表現出了一種超現實主義的迷離感。貼近生活的劇情讓觀影者有了置身其中的體驗,達到了以虛寫實的藝術效果。

幼鷸在經歷了風浪過後,發現了眼前的世界比先前的處境更加美好。幼鷸的獨立和堅強引起了觀眾情感的共鳴,讓人體會到了自力更生的重要性。生活讓人獨立,挫折使人堅強,人只有堅定地邁出第一步,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