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狀元程序,難怪狀元這麼少,放在現在也是望塵莫及的存在!


明朝的考試分為三級,第一級是院試,考試者統稱為童生,考試範圍是州縣。(童生不是指小孩,七八十歲的童生也是有的)在這個考試中合格的人,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秀才”。


  如果你當上了秀才,從此就擺脫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個知識分子了,可以享有某些特權,比如免除一人的徭役,見到縣長大人可以不下跪。但秀才並不是官,離做官還差得遠呢。


古代考狀元程序,難怪狀元這麼少,放在現在也是望塵莫及的存在!


  下一級的考試叫鄉試,鄉試可不是指鄉里的考試,而是省一級的統考。鄉試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裡出題,而且有名額限制。在這一級別考試中過關的人就叫舉人。舉人是有資格做官的。之所以說是有資格,是因為這個級別是不能包你一定當官的,也就類似今天的大學畢業不包分配。在這個考試中獲得第一名的人叫作解元。這就是三元里的第一元。


古代考狀元程序,難怪狀元這麼少,放在現在也是望塵莫及的存在!


  現在你已經是舉人了,那麼請你打好包袱,準備好筆墨紙硯,明年二月你將要迎接人生的真正考驗:會試。這個考試只有獲得舉人資格的才能參加,也就是說,你的對手將是其他省的精英們,朝廷將在你們中間挑選三百人(可能有變動),但要注意,這三百人並不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進士,他們只是“貢生”,要想當進士,你還要再過一關。會試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古代考狀元程序,難怪狀元這麼少,放在現在也是望塵莫及的存在!


  通過會試的精英們面對的最後一道考驗就是殿試,在這場考試中,他們將面對這個帝國的統治者,考試方式是皇帝提問,考生回答,內容主要是策問。皇帝及大臣根據考生的表現,會劃分檔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個人,叫進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這是為我們大家熟知的,二甲若干人,叫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賜同進士出身。而狀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古代考狀元程序,難怪狀元這麼少,放在現在也是望塵莫及的存在!


  狀元雖很難得,三年才有一個,產量很低,但畢竟還是有的,所以讀書人心中的最高榮譽並不是狀元,而是另一種稱號,這才是每個讀書人朝思暮想的,獲得這一稱號的人將成為傳說,那就是連中三元,具體說來就是身兼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稱號於一身。這是真正的高難度動作,必須保證全省考第一,然後在會試中全國考第一,最後殿試裡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


古代考狀元程序,難怪狀元這麼少,放在現在也是望塵莫及的存在!


  這種人在明朝276年的歷史中只出現過一個,此人就是正統年間的商輅。自隋唐開始科舉後,獲得這一榮譽的只有十三個人,分別是唐朝兩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一人,清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