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壽險和人壽還有平安哪個好?

嚥下淚


這三家公司都是大公司。嗯,而且作為大公司,它的保險產品也比較全面,它有可能終端低端和高端的產品,所謂終端低端高端,不是指它的產品的優異,而是它產品就是覆蓋的範圍,保障的範圍,保障的產品的一些病種的種類等等會有所差異,包括低端的產品可能只賠一次終端的,可以賠三次,包括還有復發的,所以一分價錢一分貨你首先選擇一個公司,然後再找一個合適的代理人,最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保險計劃,這才是一個我們正確選擇保險的一個方向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Flyer520


太平洋壽險、人壽和平安(壽險)是我國第一批發起設立的全國性保險公司太平洋保險(一般簡稱為太保)、中國人壽保險(一般簡稱國壽)和平安保險(一般簡稱平安),即業內俗稱的保險“老三家”旗下下設的壽險子公司。這三家公司參與了我國第一部《保險法》的起草。它們成立早、背景深、實力強,三家佔據壽險約50%的市場份額,是國內保險界的三巨頭。


  1. 成立早。太保成立於1991年5月13日,01年產壽分設;國壽前身為成立於1949年10月20日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96年產壽分設,1999年和人民保險各自改組為壽險和產險集團;平安成立於1988年5月27日,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大陸最早開設壽險業務的保險公司。
  2. 背景深。太保為上海市國資委控股,是上海市重點金融企業;國壽的股東是財政部和中央匯金公司,是中央金融企業保險界的代表之一,屬於副部級企業;平安是保險業混合所有制的代表,既有國有股,也有民營股東,還有外資股東,是國務院確立的三家綜合性金融集團改革試點單位之一。
  3. 實力強。太保2018年淨資產1495.76億元,營收突破3000億,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199位;國壽2018年總資產突破4萬億元,合併營業收入突破7600億,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第51位;平安2018年總資產達到近8萬億元,營業收入突破1萬億,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第29位。

從市場份額和保費收入論,國壽目前仍未國內壽險界的老大,平安(壽)僅次於國壽,太保(壽)第三。從股東背景和資產實力以及國內監管而言,這三家都是靠譜的,是國內保險業的支柱公司。

國內的壽險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就這三家而言,每家的產品線覆蓋都比較全面,買哪家都能滿足個人的需求。本身產品也不存在好壞之分,只有適合與否。不同消費者都有基於對品牌和自身以及身邊消費人群產生的消費體驗。國壽作為老大哥,國企風格明顯,比較保守;平安體制機制靈活,市場反應靈敏,科技與互聯網特色突出,強調集團綜合金融服務;太保產品性價比較高,服務略落後。

從理財方便和可選性而言,無疑是平安有較大領先優勢,平安的全牌照綜合金融集團架構以及產品協同力度,遠超國內其他保險集團。

由於目前保險最主流的銷售渠道仍為保險代理人,保險行業屬於金融服務行業,個人選擇哪一家保險公司,不僅要看產品,更不能忽略保險代理人和保險公司的服務能力。


獨孤求白先森


中國十大保險公司

一、中國人壽

二、平安保險

三、中國人保

四、太平洋保險

五、泰康人壽

六、華夏人壽

七、新華保險

八、陽光人壽

九、天安人壽

十、大地保險


小悅選保


這三家保險公司都是國內超大型的保險集團,從體量上講,都是一頂一的存在。你要買保險說誰家的產品好,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都不怎麼樣。

也許你會奇怪,為什麼公司都這麼牛,你卻說賣的產品不怎麼樣呢,很簡單確實不怎麼樣。

我們先來說這三家保險公司的發家歷史

在最開始,保險公司都是國家戰略要求的一種職能分配,各家保險公司主營業務側重點不同,履行的的責任也不同。比如人壽負責國內的人壽業務,以保險為名積攢群眾經濟搞大型工程建設;太平洋主要是做輪船、對外貿易的保險業務,平安主要做財產險(為公司、企業、銀行做擔保之類的)。雖然現在涉及的領域都相互有所交叉,但他們之所以能夠做到行業一頂一的存在,靠的不是人壽保險的產品有多麼好,而是之前參與的類似壟斷行業積累了大量原始財富,而後投資各種大型、特大型領域獲得豐厚的回報。現在銷售的人壽產品,只不過給他們提供現金流而已。

所以一家保險公司主要贏利點不在產品本身,你說它的產品能好到哪裡去,反正有牌子,你愛買不買,買了他就賺,不買也不在乎。也許你這麼看我說的有點極端,還真沒有,保險行業現在是新公司倒逼老公司改革的時候,就像馬雲的支付寶剛出來搶銀行生意一樣。

不遠,也就3-4年前,太平洋、平安、人壽都是什麼產品,重疾就賠一次,沒有輕症中症的額外保障,價格還很高,現在呢,雖然他們的產品現在有了輕症的保障,賠付比例也是最低的,重疾還是隻能賠一次,而你現在隨便拿一個新公司的重疾看下,重疾多次賠付,輕症中症多次賠付,賠付比例35-60%,現金價值也高,最可氣的是,銷售的價格要比他們還便宜。

所以公司在大,跟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難道因為公司大就能給我優惠?難道能多賠我錢?還是買年金險能多給我分紅?啥都沒有,除了覺得大品牌安全意外,剩下的就是被割智商稅而已。

買保險就是做比較,就這麼簡單。


康博士講保險


買保險買的是保障,每個保險公司的產品都有其優勢,關鍵點是保監會發的6號公告裡的內容,大家一定要知道,主要有三點:1.買對人(先大人後小孩再父母)2.買對險種(先意外再醫療而後重疾)3.買對保額(保額的計算方法,意外險保額個人年收入的10-20倍,重疾個人年收入的5-10倍,醫療以百萬醫療為基準!)具體保額可根據自身經濟狀況考慮!



財富有話說


沒有哪一個產品是市面上最好的,只能說哪個產品更適合自己。

在購買產品時,需要注意的點有:

  1. 需求:我買這個產品是想做什麼?是需要在生病/意外時獲得一筆賠付?還是這個保險是拿來為教育金/創業金/養老金做準備?

  2. 保額:保額是多少?夠不夠用?有沒有考慮到因為疾病/意外而無法工作所造成的收入損失?

  3. 繳費年期/保障年期:這款保險是如何繳費?需要繳多少年?總保費是多少?這款保險能保障我/家人到多少歲?夠不夠?

  4. 保障範圍:重中之重。一定一定一定要看清楚這個保險能保障哪些事項,例如:意外傷害,重大疾病、傷殘、身故等。

  5. 理賠定義:重中之重。一定一定一定要看清楚保險公司是如何讓定義上面那些事項的,要看清楚哪些在賠付範圍內,哪些是無法獲得賠付。所有給你推薦保險的人,你一定要讓他們把理賠定義拿出來給你看。

  6. 退保:如果截止到保單到期都沒有發生過賠付,我退保的話能拿錢回來嗎?能拿多少錢?

  7. 性價比:一定要對比同類產品的優劣勢,例如保險的槓桿哪個高,保額哪個更多一點,保費哪個更少一點,哪個保障的範圍更多等。最好是找保險經紀人而不是保險代理人,因為保險經紀人手上有很多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可以拿來為你對比,而保險代理人只有代理的那家公司的保險產品。

歡迎隨時評論研討~


華爾街小吳


其實還是要看賣給你保險的業務員,因為保險是一個長期的產品,可能業務員一兩年就離職了。很多離職的業務員,對後續的服務都是推脫,直接告訴你,我已經離職了,你就打公司的客服電話,自己去辦理相關的業務。有負責人的業務員,即使離職了,也會幫你去諮詢或者介紹一個信得過的業務員給你繼續服務。保險公司的產品都大同小異,因為都是在銀保監會一個統一的標準框架下研發出來的,只是相對來說定價的高低問題。


姓股名神


謝謝推薦;

這三家公司,都是前三甲公司,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發展戰略,都是上市公司,都是世界500強之一。

不能說哪家更好更優秀,買保險要結合自己的實際需求,找到合適自己的產品。

重疾險看條款,看理賠條件,看保障範圍;

分紅保險看投資方向,就是看你的錢保險公司用於什麼項目,從而能保障收益的穩定與確定性,具體可以諮詢您身邊的保險顧問。

希望幫到你。


郭大俠應急救援推廣師


其實還是要看賣給你保險的業務員,因為保險是一個長期的產品,可能業務員一兩年就離職了。很多離職的業務員,對後續的服務都是推脫,直接告訴你,我已經離職了,你就打公司的客服電話,自己去辦理相關的業務。有負責人的業務員,即使離職了,也會幫你去諮詢或者介紹一個信得過的業務員給你繼續服務。保險公司的產品都大同小異,因為都是在銀保監會一個統一的標準框架下研發出來的,只是相對來說定價的高低問題。


鬼信


相信每個公司都是盡心盡力為客戶服務的!單純的PK是毫無意義和用處,但是行業競爭能夠為老百姓爭取更好的產品,無論投保,理財,理賠服務等。保險是眾多金融產品中的一種,為老百姓提供多一種選擇。眾多保險公司,眾多保險產品可供投保人選擇,適合自己的,規劃合理。

中國的保險行業起步比較晚,正是各個保險公司的共同努力,研發產品,開發產品,增強服務,增強理賠,提高老百姓的保險意識,傳遞保險知識等,大家的努力,才能使得這個行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