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本恶?

小松松资料库


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是儒家两位著名学者孟子和荀子的学术思想,也是奠定其整体理论基础的重要理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在《孟子·告子上》说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人均有四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人人皆有仁义礼智,就像人人都有四肢一样理所当然,人人皆可成尧舜。所以人性本善。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因为人天生好利,则会抢掠争夺;人天生有嫉妒憎恨之心, 则会陷害构陷无忠诚礼仪,人天生有眼耳之贪;就会贪恋美色而无礼义廉耻。世人之温良恭俭让,均是违背天性尊崇道德。如果依顺本性只会产生恶的后果。

待了解清楚两位思想家的言论之后,我们在进行评判。孟子认为人天生有四心,并由四心所产生的的仁义道德是人性本善的根本论据,只要经过正确的养成,仁义道德则可发扬光大,人人皆可成尧舜。

荀子一一批判了孟子的这些言论,“人性本善“,是因为孟子不理解人的本性,并对先天本性和后天为人之间的差异产生了误解。“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是因为孟子以己度人,也是因为脱离了人的素质来评论人性的本能是角度有问题,不能透过人的表象看清其本质导致了错误的言论。社会之所以要推广尧舜,是因为这种人太少,曾参、闵子骞、孝己等人丰富孝道内容被人称赞,而正是因为其信奉礼仪而世人缺少之。

除了以上两种思想以外,人性无恶无善,人性有恶有善,均存在于古代中国对人性的思考。具体有无善无恶论的“性无善无不善”的告子,性“素丝”论的墨子,性“素朴”论的庄子,还有“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的王阳明。

有人性有恶有善的性善恶混论的杨雄,性三品论的董仲舒,先天不等论的司马光等等。

现代社会发展至今,其实对人性善恶分辨也是存有争论。用我国马列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也就是唯物辩证法,人不存在天性的善恶人性,所有人性均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并在社会环境中由人的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相互作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性的构成有着决定性的因素。

用通俗点的话来说,人性有遗传因素影响但又受到周边环境的制约,在社会化活动中逐渐形成善恶观念。

人性善恶本无定论,我们应当无视人性中本善本恶的言论。判断一个人,要从其所作所为,从其律己的行动和符合道德水准的言论中评价一个人。唯物辩证法下的研究所得更符合我们现今社会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