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根据什么提出“人之初,性本善”?与当时的血缘社会有关?

苏广龙


“人之初,性本善。”是儒家经典启蒙教材《三字经》的开篇第一句。《三字经》相传为南宋儒家学者编写用以教育本族子弟的,经后人不断完善,流传至今。它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妇孺皆知。

对人性问题的探讨,自古以来从未间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性论也是先秦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就算是儒家学派内部,也没有达成共识。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除了说差不多,也没说别的,可以自由发挥。孟子认为“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宵之性。还有一位叫告子的(有人说他不是儒家学派),多次和孟子讨论人性问题,他的观点是:“人性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但儒家学派的正统思想还是性善论。

性,心生也。据《说文解字》: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儒家经典《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即性是与生俱来的,天赋的。人性确实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出、听不到的。不同的人,站的角度不同、阅历不同、领悟不同,理解也就会不一样。

除了肉体,天赋于人的还有本能和人性,本能就是人作为动物属性的生之禀赋,如吃喝拉撒、畏惧惊恐、恋母与护犊等。人性则是不同于本能的,是动物所不具备的,更高一级的心之禀赋。所以,性,是心生的。《孟子·离娄下》:“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意思是人和禽兽的差别只有一点点,“几希”指的就是人性,庶民抛掉了,君子保存了下来。孟子还认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这四心人皆有之,把人性与仁礼义智联系起来,认为性善是仁义礼智的基础。那么他凭什么得出人性善的呢?可以从现实和历史两个层面来分析。

从现实层面来看,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自己的经历体会。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相依为命。孟母对孟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为了给孟子一个好的环境,曾多次搬家,择邻而居。所以,孟子成长的环境是很纯净的,被激发出的天性也很善良美好,西汉史学家刘向在《列女传·卷一·母仪》中说:“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二是观察小孩子的天性,根据小孩子的“爱其亲”、“敬其兄”发现了人性的善。他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

从历史层面来看,也有两个方面:一是他自己的祖师爷孔子。在孟子时代孔子就已经是儒家学派的圣人,是人格完美和道德高尚的典范,是孟子心目中古今圣贤的楷模。如果不是生来性善,是不可能达到的。二是依据古代圣王尧舜。《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尧舜是儒家学派古代圣王的典范,他们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创造了九族和睦、四夷咸服的太平盛世。他们还是非常孝顺的帝王。特别是舜,“父顽、母嚣、象(舜弟)傲”,还几次想合伙杀了舜,舜都能坚守孝道,非常不容易。所以,若不是性至善,是做不到的。

孟子认为人性善是具有普遍性的,是所有的人都天生就有的,也是可以保存、显示和发挥的,所以极具教化意义。“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文公上》)。“尧舜,性者也。”(《尽心下》)。孟子认为,尧舜是人的本性展示得最完美的人。他极力推崇尧舜,但并不认为尧舜是高不可攀的,尧舜是可以学习、效法的,并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尧舜是人性善的典范,而尧是黄帝的玄孙,舜是黄帝的八世孙,尧舜是父系血亲,舜还是尧的女婿,那么人性善跟血缘社会有没有关系呢?我认为是没有的。首先,在黄帝手上就已经统一了华夏部落,尧舜时期已经到了原始社会的晚期,由血缘关系形成的氏族社会逐渐瓦解。 尧禅让帝位给舜是当时四方诸侯推荐,舜禅让帝位给禹,是选贤任能的结果,并不是根据血缘关系。而且他们的仁义礼智是对全天下的,并不局限于血缘关系内部。





画月成眉


首先,应该确定——或者重新思考一下——我们一向从老师那里听来的“解释”是不是正确。尽管这种解释,已经被“摁”进“字典”,而成为权威与共识。

因为,被“共识”的东西,未必就是“真理”。

如果我们认识世界,不能突破这些所谓的“权威”认定与“共识”,世界将变得不再可爱。

“人从一生下来,本性都是善的”,本性基本上很接近,只是个体的习惯很不一样”——这大概率的是我们形成的共识吧?

其实,这样解,本就是废话与谬论!——因为是站在“后天那个自我”的角度上去废话的。

孔子儒家,是政治哲学思想的发现者与奠基人——而政治哲学面对的是“治者与被治者”——即君王皇帝与百姓民众。不是社会学层面上空洞的浮表的扯淡。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最早自《论语·阳货》,后被“植”于“独裁统治者愚弄民众”的“三字经”中,并按这些独裁者的“意志而成为“做人处事”经典。

实质上,孔子的本意是这样的——

百姓大众最初所接受的治理,

治者的心愿本是维护百姓的。

只要治理者以百姓之心为心,

他们就应环绕在大众的外围。


卜耐夫哲学


说的是人之初性本善。而后被改变了的人是因为社会环境和个人所获知识的知悟所至。


乘凤起


友提的这个问题,是历史上一直在争论的问题。要说儒家根据什么提出“人之初,性本善”这一问题,我想要是真有根据的话,那就是根据本心,根据圣贤人自己善良的天性,依据这种善良的天性,才能认定“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论证。中国有句古语,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人性善者,必定是自己的心性善良;认为人性恶者,必定是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对善良是作了否定的。我想善恶论都是源自于心,这应该是最直接的依据!


用户74104460556


不是提出,是本性


徐岳风


人性本根,有善有恶还有非善非恶,形成一个统一体。儒家讲人之初性本善,在于鼓励教化人们,行仁义礼智信忠孝,利已利他利国利社会。人之为人必不可少。法家强调,人之初性本恶,生发出军队法院警察,法制法律法规,这是国家社命的强力保障,更离不了。

世界就这么奇妙,人性善与恶和了,儒家法家不是对立的,亦是和的!和合统一于国家社会世界的稳定繁荣发展了。


用户8563907151856


这是很简单的逻辑推理呀。

善,为成全维护,恶,为损害消耗。人,或者任何具体存在,必然都是从无到有,其形成,必然是善的结果,只有善的成全维护,才能实现从无到有。

本,根本,生物之源。而要生物,必然是善,只能是善。

因为人之初,或任何事物之初,必然是善;因为任何事物之本,必然是善。所以,儒家如实描述了这个事实。


長風浩荡


儒家关于人性善恶分为孟子的性善派和荀子的性恶派。孟子这派提出,不学而能知,不学而能为,说的是,人出生就有良知良能。比如人见到小朋友在井边,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也会担心,这个是不用学习而有的本能。荀子则提出人心唯危,道心唯伪。人本性利己自私,道德是后天学习而得。道德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从而最大保障每个人的个人利益。儒家讲究孝亲情怀。人对别人的爱是由家族以内逐渐扩展到社会。人要先爱自己的父母,然后是兄弟姊妹,然后是朋友。推己及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是人的同情心与同理心。人的共情本能。这就是为什么古时候有孝子忠臣之说,先孝子后贤臣。汉朝有缇萦救父的典故,缇萦是西汉王朝(大约公元前184至公元8年)时代的人。她住在山东。她的毅力和勇气,不但使父亲含冤得直,免受肉刑,而且也使汉文帝深受感动。因而废除这种残酷的肉刑。明朝崇祯之所以重用杨嗣昌是因为其父犯了罪,杨上书愿意代父受过。古人认为,大大的孝子,才能成为大大的贤臣



一闪22


其(|)一个人的观点理念是环境造就。

其(2)一个人的传承本性是生来难改。

儒家思想是为统治者而服务把了。


辛乐湖畔


孟子言性本善,荀子曰性本恶,窃以为性无所谓善与恶,关键在后天的教育和影响。

反动的血统论将人分九等,唯心地断定此九类家庭出身之人本性即恶,是破坏社会的力量,如是观点和所为,扼杀了多少人才,产生多少悲剧!人之好坏决定于后天,决定于家庭教育,决定家庭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决定于自身的努力和拼搏,,书香之家、有德之家必出贤才,违子门第必出盗贼,这都是讲后天的影响,而非血统。:

因此性不能分善恶,出身不能分好坏,所谓性善性恶皆无稽之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