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人之初,性本善,这世界为什么有坏人?

简约生活ssrs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福兮福之所倚,祸兮祸子所福”,世间万物,要达到一种平衡,这个世界才能有序健康的发展,没有了天平的两端,天平就失去了平衡,没有了恶人,也就没有了善人,但要记住,善恶是会发生转化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善人会转化为恶人,恶人也会转化为善人,其次呢,善中会有恶,恶里也会有善,不能一刀切,带有色眼镜去看别人,一个人只要不坏,其实就是最大的善,善恶在人身上是有一定的比例的,有的人善多,有的人恶多,善多于恶,这就是善人,恶多于善,那就偏向于恶人,但最重要的事情是,自己首先不能有恶,自己要善良,这还不够,还要改变周围的人,让他们从善,从善如登,从恶去崩,善恶到头终有报,要有良心,再离开世间的时候,要做到内心光明。




在庸常的生活中停一停


“人之初,性本善”出自蒙学经典《三字经》。

其实这个说法不能代表真理,只能说是一种观点而已,回答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人性观。

人性到底是什么呢?在儒家的学问里有很多不同的回答。

《论语》里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孔子的话,说人性相近,但没讲善恶。

《孟子》里有“人之向善,如水之就下。”这是孟子的观点,认为人性向善(具备朝好的方向发展的本能)。

荀子说:“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性是恶的,必须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成为善。

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非常深刻,简单来说:人性本无善恶,但每个人都有良知,一个人做坏事,是因为良知被遮蔽。

关于你的这个问题,每个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答案。

对于我自己,我喜欢《道德经》里“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世界有坏才有好,有错才有对,有丑才有美。从这个角度来说:造物主创造的有好有坏,有对有错,有美有丑的自然社会不正是生生不息的大美吗?


芳邻学社


坏人,要么是生活太悲催,仇视社会的人;要么是生活太享乐,不懂感恩的人。一般坏人,都是处于生活的两个极端。



诗词曲赋


疫情期间,闲来无事,简单发表下个人看法。

人之初,都是从一颗受精卵开始的。并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贵贱之别;本性也是一张白纸——即所谓的善。但是随着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周边家庭环境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从小有一个爱酗酒的父亲,经常毫不忌讳当孩子面实施家暴自己的母亲,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人)内心世界里,对这个世界看不到一点的阳光,甚至极度自卑。效仿自己父亲成为下一个Lowser, 可能会最终演变成为人们眼中的坏人。很明显,他是无辜的。改变他本性的是那该死的环境,酗酒家暴的父亲,及其那委曲求全的母亲。

这世界为什么有坏人?其实好坏都是相对的。就拿战争的年代来说,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普通士兵们,在他们眼里谁是好人,谁又是那个坏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仇恨对方是为了效忠自己的国家,双方都是各自眼中的坏人。殊不知,他们双方在爱好和平的人的眼里,都是坏人——破坏和平的刽子手。那坏人究竟是谁呢?是制造枪炮的人们?制造枪炮的人们也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罢了。只有阻碍了自身利益的时候,阻碍的就是坏的。只要顺从自己利益所得就会被视好的。再比如:公司领导给你朋友升职加薪了,在你眼中,领导不厚道不是你理想中的好人。你朋友呢,暗中感激,视在心中打上坏人标签的领导为大好人。

做好自己心中的自己,你就是大好人!


我思so我在


没有坏人这世界可能就没有那么有趣了



小十花


人之初性本善,为人我们生而本善,这让我们有了一个好的起点,让我们在淳善的环境中长大。可是为什么还会有坏人呢?其实哪有有什么正真意义上的坏人啊,都是一群可怜人罢了。一群在成长过程中被生活的压力压垮,被外界的诱惑击垮,被内心欲望所操控的可怜人罢了。为什么又有圣人言人性本恶呢,其实是希望人们在“恶”中求善,于绝境中寻找光明而已。



不负岁月only


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所有人认为你是善,那你就是善,当所有人认为你是恶,那么你就是恶,善恶本无明显界限,有多少的恶隐藏在善下,又有多少的恶言恶语是出于恶意。人要明白善恶本就是相对而言,假如一个杀人犯,出于保卫家人,那么他对于他的家人来说他是大善,对于被害人的家庭来说他就是极恶,每一个坏人的内心总有对自己孩子的善,只是他的善良仅仅针对了很小的一部分人,他的恶却危害到了很多人的安全利益,那么他便是坏人。明善恶,辨是非,要有先后顺序,你要了解一个事情,应该了解的较为全面,假如全凭一家之言坏,其他数家随之符合,那么这个是就是坏人了吗,不见得吧,所以这时候就要看国家的法律评判标准,以道德底线为基准,以危害人民安全利益为底线,制定的国家法律,便是评判这个善恶的标准,在这个圈子以内又无所谓善恶。最后告诉大家一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霜天百景


人之初,性本善之说是对的,但人的确在幼小时,洁白如纸,性情温良,品性纯洁。但随着日积月累,由于后天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教养圈子的不同,这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一个人,俗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假如一个人总从小结交一些鸡鸣狗盗之徒,慢慢就会走上邪路,正能量就会越来越少,从量变到质变,最后渐渐变成一个不可救药的坏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有孟母三迀的教育典故流传下来的原因。所以,孩子从小的教育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就是这个道理也。


慧学之光


坏人也是有界定的

女人对男友说你是坏人,在说他很有情趣,而不是说真的是坏了的混蛋。

坏了的保不齐跟混蛋和透支善良的人,他们逾越的善良的一面,这些叫做坏人

他们无恶不作,丧尽致良知

错一步,步步错,邪恶渗透在身体每一处


左边看峯景


人永远要保持辩证思维,你说的性善论,殊不知还有性恶论,所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其实就没有那么纠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