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大户3L第三次冲刺IPO,一只毛利9分钱,子公司人均年薪2万元

2月12日,一口罩生产企业——江西3L医用制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3L集团)发布公司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接受辅导的公示,第三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江西3L集团是江西省唯一一家具备N95型医用口罩生产资质的企业,也是江西省内最大的口罩生产厂商。春节期间,新冠疫情突袭,口罩需求量暴增,江西3L集团年初三便全面复工,官网数据显示,其15天生产口罩1196万支。

江西3L集团主营业务为一次性无菌医用高分子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医用手术薄膜类、敷巾类、敷料类,胶贴类、胶带类,导尿包类、造瘘袋,无菌保护套类、无菌 透析包类、缝合线类、口罩类等。

根据其招股书,江西3L集团2014~2016年和2017年1~9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6亿元、3.81亿元、4.05亿元和2.92亿元,同期分别实现净利润4110万元、3362万元和4135万元和2410万元。

15天生产口罩1196万支,一只口罩毛利9分钱

按照其官网信息显示,江西3L医用制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1月27日开始,全面恢复防护口罩生产,并为节假日期间加班生产的员工提供双倍工资。

同时,它的产能也正在不断提升,春节前,江西3L集团的日产能为8万只,到了2月中旬,该公司日产口罩已经达到60万只,该公司还将在日产口罩60万只的基础上,进行扩产投资,促使每天产能将超百万只。

招股书显示,江西3L集团口罩的年销量为近1亿个,如今半个月便把往年十分之一的营业额完成了。

近年来,江西3L集团口罩单位售价基本不变,一个口罩出厂价为0.24元,单位成本为0.15元,销售一个口罩可以获得毛利9分钱,毛利率在33%~37%之间波动。

口罩大户3L第三次冲刺IPO,一只毛利9分钱,子公司人均年薪2万元

口罩大户3L第三次冲刺IPO,一只毛利9分钱,子公司人均年薪2万元

以0.24元售价粗略计算,目前已经生产的1196万支口罩已经带来287万元营收,以35%毛利率粗略计算,带来毛利100万元。

一旦口罩日产能完成百万规划,按照上述指标计算,仅口罩一项业务就为江西3L集团每天创收24万元,带来毛利8.4万元。

子公司人均年薪仅2万元

江西3L集团生产的口罩主要来自高安市生产基地和柬埔寨生产基地。

由于国内各项生产经营成本逐渐提高,为利用海外低人力成本优势,江西3L集团将公司已成熟的、具有批量生产能力、在国内外已有市场的劳动密集型项目转移到海外发展。2015年末,江西3L集团在柬埔寨投资建厂,柬埔寨子公司工资水平非常低,2016年平均薪酬仅为1.97万元一年。

口罩大户3L第三次冲刺IPO,一只毛利9分钱,子公司人均年薪2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3L集团整体工资水平也不高。

该公司的管理人员,2014-2016年,人均薪酬分别为3.6万元/年、4.01万元/年和4.63万元/年。

从事生产的员工,2014-2016年,人均薪酬分别为4.30万元/年、 4.62万元/年、4.80 万元/年。

研发人员薪酬也处于较低水平,2017年1-9月,江西3L集团研发费用中人员人工572.77万元,人均40336元,平均每人月薪4482元。

仅销售人员人均薪酬相对较高,2014-2016年,人均薪酬分别为 5.34万元/年、5.66万元/年、5.79万元/年。

江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江西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1429元/年,2016年这一数值为56357元/年。江西3L集团人均薪酬明显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不禁让人质疑,江西3L集团是否存在压低薪酬增厚利润的可能。

两次上会被否

江西3L集团曾有两次上会经历,2015年5月发审委否决了江西3L集团的ipo申请,随后,公司迅速将原来的保荐机构东方花旗证券换掉,于2016年8月与中银国际签订了辅导协议,2016年12月江西3L集团携手再次冲刺创业板。

根据《关于不予核准江西3L医用制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的决定》文章显示,江西3L集团当时ipo期间曾被举报,随后应证监会要求开启自查发现公司的销售人员存在私刻客户印章的事项及费用报销中的假发票等造假事项。招股书披露,江西3L集团自查发现报告期有16名销售人员私刻19家客户印章用于销售订单、框架性协议、收入及应收账款询证函。

同时,在实际发生的费用报销中存在部分虚假发票,该等发票合计总金额604.82万元,你公司针对该等虚假发票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合计105.90万元。

证监会认为,江西3L集团没有健全且被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合理保证公司运行效率、合法合规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否决了江西3L集团的上市申请。

而在2019年7月,江西3L集团第二次上会再次被否,发审会重点关注经销模式高销售费用的合理性、应收账款余额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毛利率高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产品质量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等多个问题。

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和 2017年 1-9月,公司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0.50%、28.80%、29.11%和 28.74%,而同行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比例仅为8.79% 、9.97%、11.11%、8.41%。

公司还存在通过大量的赊销提高营收的现象。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7年9月,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4.51%、70.45%、71.76%和106.15%。而2014-2016年,同行拟上市公司稳健医疗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例仅有13.72%、13.40%和11.94%。

口罩大户3L第三次冲刺IPO,一只毛利9分钱,子公司人均年薪2万元

除此之外,江西3L集团违规事件屡屡发生,产品还曾被检出不合格,部分产品被召回。招股书显示,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 3L股份公司累计违规10次,被罚20.8万元,还曾出现停产整改的处罚。

在如今国家鼓励口罩生产企业增大产能、提高产量之际,江西3L集团又重拾了ipo的信心,但是打铁还要自身硬,要想实现上市梦,它要攻克的难关恐怕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