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大地主刘文彩的孙子刘小飞在《我的爷爷刘文彩》一文中谈到他想为刘文彩方翻案,试图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刘文彩,特别是要修正刘文彩这个“恶霸大地主”的形象。

刘小飞生于1946年1月26日,他坦言其调查其实早在1973年就开始了,但到大邑县安仁镇去做走家串户的田野调查,是1994年开始的。他认为倘若爷爷刘文彩的历史真相得到还原,即使刘文彩家族、后人得到了应该得到的尊严和平静。他这一辈子也牺牲了。因为他知道做这件事本人可能要付出一些代价,所以他至今独身。但是,刘小飞认为这个牺牲值!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大邑县地主庄园

刘小飞之所以固执地要为刘文彩翻案,是因为其母亲曾经告诉他,“当年地下党的司令部就设在我们庄园里,那些人过河拆桥。”此外,刘文彩的五姨太也曾这样评价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对刘文彩外面的事不了解。我只是站在妻子的份上觉得,刘文彩这个人的性情很好。”王玉清这样评价丈夫,当然是有道理的,譬如刘文彩生前一共制作了7口棺材,均用四川雅安著名的建昌花板所制,土漆漆过49遍,一口棺材耗工两年,入土百年质不朽色不变,尸体几十年不烂。而王玉清的棺材最豪华,顶部注明“玉清寿木”。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棺材

刘小飞说,1949年时刘文彩住在成都,他身边的一些精英朋友们经常给他分析时局,告诉他共产党来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劝他远走高飞。如果当初刘文彩要举家到香港或海外,排除健康上的因素,按他方方面面的资源,那是轻而易举的一件小事。这样的人很多,我们也无可厚非。但是刘文彩没有听进去这些建议,在这些重大事情的决策上,他一向要征求刘文辉的意见。当时,刘文辉已经在中共的劝阻下,准备通电起义。自然,刘文辉也不赞助刘文彩举家潜逃海外。此外,刘文辉还告诉刘家的人都听他的安排。说到底,刘文辉起义有一个鲜明的特点,这个特点是其他起义将领所不具备的。刘文辉实行的是赤裸裸的家族统治,刘文辉集团是一个典型的家族政治集团。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刘文辉公馆

那么,刘小飞能够为其爷爷刘文彩翻案呢?当然不可能。我们不妨来看看四川大邑安仁镇的刘氏地主庄园,庄园占地7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1055平方米,为南北相望相距300米的两大建筑群。南部是刘文彩的老公馆,1932年建造;北部是刘文彩为自己和弟弟刘文辉建的新公馆,1942年落成。要在民国年间建造如此豪华的建筑群,自然要耗费大量的财富,而刘文彩家族的财富来源很不地道,可谓巧取豪夺而来。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大邑县刘氏庄园建筑群

刘文彩连《三字经》都没学完,但他擅长经商,做生意几乎从来没有亏过,被称为有“经纪之奇才”。这样的日子一直过到1922年他35岁时,那时小弟刘文辉担任川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已独霸叙府(今四川宜宾市)两年,邀请刘文彩到身边来帮忙。从那以后,刘文彩尽心尽力地为刘文辉筹集钱财,使刘氏家族从底层小农,跃升为四川乃至全国的名门望族。

在宜宾市,刘文彩先从叙府船捐局局长干起,三年后升任叙府百货统捐局局长,兼四川第四十二区烟酒专卖局局长。1925年底,刘文辉将其帮办公署、第九师师部转移到成都,叙府城防交给第六混成旅旅长覃筱楼,行政财政诸权则尽落刘文彩之手。刘文彩自此独当一面。兄弟俩虽天各一方,但他们之间有条专用电话线,每天至少通话一次。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宜宾

刚到叙府,刘文彩无暇他顾,以致太太和管家都认为“五老爷再不想做生意了。”但实际上他对其“经纪奇才”未曾一日忘怀。日常行政刚刚走上轨道,他就一下子拿出五万大洋,兴办他的第一家企业——“义和”银号。太太杨仲华说他拿钱打水漂,气得几天吃不下饭。但刘文彩很快掌握了金融谋略,仅仅两年时间,五万元本钱就翻了好多个滚。1925年,刘文彩又将“义和”改为“人和”,并聘请专业人士打理生意,等1932年他撤离叙府时,本金已积累到二千余万元。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刘文辉家族在西昌合影

早期“人和”是正常经营,以存款、放款和汇兑为主要业务,兼做一些贸易。但刘文彩的“阳光生意”没能做多久,随着刘文辉在“二刘”之战的败北,以及受到蒋介石的挤压,刘文彩很快调整其经营方针。他不再做长线投资,只做投机的“地下经济”,还将“人和”改为隐姓埋名、表面分散独立的“庆源”,把“金融为主、贸易为辅”变成“贸易为主、金融为辅”。此番改革大见成效,行情最好的年份,刘文彩投机贸易所得暴利高达一千多万元。他从事的五大宗投机买卖依次为:盐巴、药材山货、棉纱、变相高利贷、市场信用放款。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罂粟花

投机商刘文彩牟取的暴利,远不及“模范税官”刘文彩牟取的暴利:更不及“鸦片大王”刘文彩牟取的暴利。军阀=武装+地盘十烟税,这是近代中国的一个奇特现象。罂粟几乎适合全国栽种,而且是唯一的高利润农作物。农业衰败,工商业凋敝,合法产业无法给军阀提供足够的税金,于是军阀们不约而同地打起了鸦片的主意。当时刘文彩是刘文辉防区的最高税政首长,也是最高禁烟首长。其担任的“川南禁烟查缉总处总办”主要有两大职能,一是查禁“私土”,二是推销“公土”,目的都是维护军阀政权对鸦片的垄断经营,最大限度地从鸦片中攫取财富。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罂粟种子

如果说刘湘控制的重庆,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盘踞的成都是四川第一流烟城,刘文彩的叙府便算得上第二流烟城了。万户人家的叙府城区大小烟馆多达一百余家,私灯尚未包括在内。每年刘文彩要从云南采购鸦片上万担,四川本土鸦片也在万担以上,致使成千上万的人因吸食鸦片而家破人亡。据说每年刘文彩从鸦片上掠夺的捐税就有八百万元。

刘文彩家产主要源自他在叙府的十年聚敛。除投机贸易所累积的暴利外,还有他身兼十个职位所获得的每年十多万薪水。其家产大致可划分为三大块:田产、房产和珠宝。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成都平原乡村

据官方统计,刘文彩在各地的田产合计一万两千多亩,十三座公馆,三百八十多间街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用为地主庄园陈列的安仁镇刘文彩老公馆。刘家的珠宝古玩无数,其中最精美同时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象牙塔和象牙球。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道德衰落,纳妾嫖妓被看成是时尚,有八九个小妾都很常见。喜好赌博、抽大烟的刘文彩,他有过五位妻妾。发妻吕氏,正室杨仲华,姨太太凌君如、梁慧灵、王玉清。吕氏是个农家女,跟着刘文彩过了几年清苦的日子,1917年三十岁不到就一命归西。三年后,刘文彩又和另一个农家女杨仲华缔下白首之盟。当时杨十七岁,刘三十。杨氏忠厚而且能干,夫妻还算和睦。大邑县三岔乡人,她为刘文彩生有4男3女,大女儿早病死,二女儿名刘宛兰,三女儿名刘宛惠。杨仲华与几房姨太太不和,常住成都文庙后街公馆,1953年病死成都。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民国女子

五年后到叙府做官时,一个女人改变了这一切。她便是风尘女子凌君如,别号凌旦。刘文彩神魂颠倒,不顾家人反对,跟她住在了一起。驻叙期间,两人如胶似漆,妇孺皆知,据说凌旦爱着奇装异服,带一大帮人外出游逛,“数车相连,横行街巷”。路人必须马上回避,“稍不慎即遭鞭笞”。她抱怨包车的弹簧坐垫不够软,刘文彩就找一个胖女人做她的肉垫子。为博凌旦欢心,刘文彩大肆挥霍。凌旦的衣物要装五十口大箱子,各种绣花鞋四百多双,化妆品要装两大皮箱,香水则非法国产的不用。

刘文辉战败后,刘文彩退居安仁镇,还把凌旦带回老家,准备终生厮守。谁知凌旦毕竟是风尘女子,见惯了纸醉金迷,僻冷的乡村生活于她格格不入。为了脱身,她把自己的胖表妹梁慧灵嫁给了刘文彩做“四太太”,以管理这个大家庭,自己却住在了成都。无法生育的凌旦还造假说为刘家生了三个模样完全不一样的三胞胎,被媒体奚落了很久。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黄包车

染上鸦片瘾的梁慧灵不但懒,而且经常拉帮结派,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名义上刘文彩妻妾成群,但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在人前他是前呼后拥,回到家却如落进冰窖。于是52岁那年,刘文彩娶了15岁的农家女王玉清。当年,王玉清亭亭玉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系安仁镇蔡场乡的一枝花。父亲系做糖果生意的作坊主。

1936年,王玉清嫁给了刘文彩。其时,王玉清25岁,刘文彩52岁。王玉清说:“我嫁给刘文彩时,他已娶过4位太太。到刘家不久,就开始修建新公馆。我来之后,亲自主持修建了刘文辉(刘文彩之弟)的公馆和现在的安仁中学(原名文彩中学)。当时我想读书,再则镇上的孩子无处读中学。出于这样两个目的,我征得老头子的同意,修了中学。但由于老头子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同意修这所中学,却不同意我去读书,只叫我多长点肉。”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安仁中学

后来刘文彩要控制各房的花销,凌旦和粱慧灵都自愿离开了。王玉清倒是尽心陪伴刘文彩,十多年的夫妻生活给她带来很多幸福,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由于是刘文彩的宠妾,每次地主庄园开批斗会,她都得跪在那里,只有回家时才能在佛像前点两根香,默默思念她的“老头子”。

1932年,刘文辉因反对蒋介石而被刘湘军队讨伐,刘文辉失败后,刘文彩也退出了叙府,回到老家大邑安仁镇,在随后的日子里,刘文彩凭藉哥老会,在蒋介石势力范围统治的四川,保存和发展了刘文辉的势力。哥老会又叫袍哥或“嗨皮”,一般由民众自发组成,平时实行生活互助,社会动荡时揭竿而起。刘文彩早年就涉足袍哥。驻叙期间更不惜以官宦之身,亲自整编叙府袍哥。由于袍哥具有天然政治反叛性,不可能为蒋介石中央政府所用,各地军阀还有共产党,都在积极争取袍哥支持。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老成都茶馆

刘文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他用印把子、枪杆子来造就袍哥世界,然后用袍哥巩固政权,使西康一切在朝在野力量都为其所用。1942年在与周恩来密谈后,刘文辉更加有意地利用袍哥对抗蒋介石,于是刘文彩扩大其袍哥组织“公益协进社”的规模,定期拨款,使之发展成为拥有三百六十多个支、分社,“十万兄弟伙,一万多条枪”,威震川西,这也令安仁镇成为刘文辉家族在四川的主要桥头堡。与此同时,刘文彩为家乡修路建厂等,干了很多有益百姓的好事。在修建文彩中学时,资金不够,他还专门做了几笔鸦片生意,才把学校建成。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四川袍哥

1948年初,刘文彩得了肺病,吐血不止,但他只接受中医治疗,当时陪伴他的只有王玉清。刘文彩很伤心,“经常爱哭”。后来转到成都治病,丝毫不见好转。1949年10月17日清晨,文庙后街刘公馆的树上站满了乌鸦,凄凉的聒噪一阵紧似一阵。刘文彩预感自己不行了,嚷着要同安仁镇。结果走在半路就不行了,最后死在了成都,终年六十二岁。

刘文彩: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还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恶霸

大邑地主庄园收租院塑像

刘文彩这个民国时期川西地区著名的大地主以及商人已经作古,现在看来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说这个人是好还是坏。历史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复杂的。当刘文彩在四川宜宾巧取豪夺、为刘文辉这个弟弟助纣为虐时,他肯定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当他在家乡安仁镇修桥补路、兴办慈善事业时,他又是乡民眼中的好人。是好是坏,就让历史来评判吧。我们不说话,让历史来说话,而历史是从来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彭忠富/整理;参考文献《我的爷爷刘文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