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春秋时期的军礼


漫谈春秋时期的军礼

周朝礼制繁杂,仿佛那时候的贵族,有无限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一套又一套程式。从见面、宴会到婚嫁、丧亡,人们总是生活在重重繁复的枷锁之中。

听觉得,礼仪的历史发展,类似于一个“剥笋”的过程,去除一层层逐渐褪色、逐渐失去了含义的仪节,最后能保留下来的,就是为历史所认可的办事经验。

这里对军礼稍作梳理,未必全面,若有补充,可以留言。梳理完后,我们会发现,有诸多形式早已被抛弃,但亦有一部分沿用至今:


一、战前

【占卜】

对古文字感兴趣的朋友们应该知道,目前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基本都是卜辞,足见周以前的上古时代,是一个彻底信仰天命神权的时代。

而春秋战国,刚好是从“天命指导”到“经验指导”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虽有少数思想超前的觉醒者,意识到了占卜的弊端。但在普遍的社会生活中,“神示”还有极高的话语权,凡涉及邦国大事,占卜的程序是不可免的。

战争前的占卜活动,一般在太庙举行,常用的占卜方法有两种。

一种曰“卜”,是凿焼龟甲,根据裂纹判断吉凶。

一种曰“筮”,用蓍草起卦,并解读卦象,即我们所熟知的《周易》。

占卜的内容,除了问战争的成败,还可以问军中要职的人选,比如将领的人选,主帅战车左右陪乘的人选等等。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假如,卜和筮的结果不一致,一个说吉,一个说凶,怎么办?

当时是理论是“筮短龟长,不如听长”,当以龟卜结果为准。

不过理论归理论,遵不遵守看个人。就像下文所提及的这些军礼,肯定不是人人都遵守的。

【告庙】

祭告宗庙,向上天及先祖禀告出战缘由,祈祷获胜。

【迁庙】

告庙之后,战争的意义,就不再只是主战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奉祖命征讨,具有了一种神秘的正当性。

为了展现这种正当性,就需要“迁庙”:将宗庙内祖先的神主(牌位)请出,安放在斋车上,从军出征。

有时不方便迁牌位,也会用币、帛代替。

【授兵】

“授兵”即分发兵器。彼时兵器、兵车是极为宝贵的资源,一般都是囤积于太庙,战前分发、战后回收。

【阅兵】

主帅视察军容、整顿军纪,对违犯者施以惩戒,以肃军容。


二、战时

【请战/求成】

有些国际摩擦,尚未发生到必战不可的地步,在可战可不战的情况下,需要摸清对方的态度,才能去做开战准备或撤军准备。

这时候,双方就需要派出使者,或求战,此谓“请战”;或求和,此谓“求成”。

关于这一条,可以看看晋楚邲之战的介绍(《左传·宣公十二年》),两方的主帅都不想打,都已经“求成”了,结果几个主战派不停地挑事,不停地“请战”,强行安排出了一场战争。

【誓师】

誓师类似于动员大会,主帅向兵卒们宣告作战的意义,示必战之决心,鼓舞士气。

《尚书》所载《甘誓》、《汤誓》、《牧誓》,都是经典的誓师之辞。

【致师】

正式交战之前,会有一场模拟演习,双方各自派出骁勇善战的猛士,先比试较量一番。

如若己方猛士得胜,对鼓舞士气有极大的帮助。

致师过程中,也有很多军礼的细节。比如还是说邲之战:当时楚国的乐伯左射马,右射人,在战场上秀武艺,结果秀着秀着发现——箭不够了,只剩最后一根了。恰好前面来了一头麋鹿,乐伯就用这最后一箭射中麋鹿,然后把它献给敌方晋国。晋人觉得这个乐伯有礼,就不追杀他了。

【交战】

一般是在一片平坦的土地上,两方正式交战。以战车对冲为主。

每辆战车上立三人,车左驭马,车右执干戈以御敌,中间的将帅擂鼓,车后跟随步兵七十二人。

交战过程中,规矩就很多了。

比如说开打之前要鸣钟鼓。(坐标:齐鲁长勺之战-曹刿论战)

比如说“不鼓不成列”,要等对方摆好阵势,才能进攻,不能趁乱偷袭。(坐标:宋楚泓水之战)

比如说不攻击已经受伤的士兵,不俘虏老人和孩子。(坐标:宋楚泓水之战)

比如说,战争中A国将领捉住了B国的国君,不好上去就把人砍死,因为君臣有别。A国将领要先拿着马缰拦在B国国君马前,然后跪下叩头,捧着酒杯,献上玉璧,再说一段客套话,才能动手抓他。(坐标:齐晋鞌之战)

【奔逐】

战毕,胜负已现,战败的一方溃退,得胜的一方可以乘胜追击。

但追击的路程有限制:“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

还是那句话,规矩是规矩,实行不实行得看个人,《左传》中长途追袭的案例也不是没有。而且有的时候,我觉得“不追”不是因为“守礼”,而是因为“长途”,自己的粮草也撑不住。



三、战后

【结盟】

这时的结盟肯定是不平等条约了:战败的一方或割让国土,或宣告臣服,或许诺按时纳贡,以换取停战协议。

【振旅】

振旅即战后的整军班师。大军回国,若得胜,就高奏“恺乐”,即凯歌;若战败,则以丧礼还都,国君着丧服示罪。

【告庙】

战争的告庙有两次,出国一次,回国一次。史官在宗庙里候着,有人来告庙,就记录下来。出征前的告庙仪式,史官会记录下出征时间、出征人员、敌对国家等等信息。战后回国再次告庙并献俘(献战利品),史书上就会记录战况、胜负、战利品等等信息。一般情况下,国君要出国回国,或者军队出征、还都,必须告庙两次。如果漏掉其中一次,史书上就会体现出来——何故只有出,没有入?所以吃了败仗以后,想通过故意不告庙,让史官没办法记录胜败情况,来掩饰战败的耻辱,这种操作行不通的。

【饮至】

“饮至”即战胜后宴饮庆功,就相当于庆功宴。

【策勋】

“策勋”即战后论功行赏。

【赴告】

国家发生大事——国丧、嫁娶、战争、动乱等等,史官在记录之后,要向周天子、同盟诸侯传递这些新闻,互通有无,称为赴告。

当然,赴告的新闻稿件,是可以自行润色的,总之,当事国的史官怎么报,别国就怎么记。

【献俘】

“献俘”即献战利品。

前面谈回国告庙的时候,已说到过“献俘”仪式,就是向祖先禀告战利品情况。

此处单独再列一条献俘,是指的献给别国——周王室、盟主或同盟国。尤其是向周王室献俘,在春秋时期,这是有政治意义的。

战后把俘虏送给周王,那就说明这场战争是为了周王室打的,或者是得到周王室许可的,一方面提升国际形象,一方面又给战争冠以正义性——被打败的一方只能默默吃亏,事后也不能以此为说辞,来报复你。


梳理完春秋的军礼,我们可以发现阅兵、请战、求成、振旅、饮至、策勋、赴告等等仪节,现代仍有保留。

今人胜于古人之处,在于所立足的文明的超越,而不在于智商的高下。

我们越读历史,就越会发现,很多时候,今人古人处理同一个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

另外,我们现在看春秋时期的战争,经常会对一些“礼让”的行为啼笑皆非。

这是因为当前我们所接受的战争观念,都是战国以后的思维模式——认为战争的唯一目的是取胜。

但在春秋时期不是这样的。

春秋的战争,目的往往是“征服”,而非“灭国”“屠人”。

此时大国之间没有互相灭国的能力,灭国亦不具备正义性。相较而言,打服一个国家,再放过它,让它听自己的话办事,时不时缴纳些礼品,反倒是更划算的买卖。

甚至有的时候,打赢了未必是好事。有的时候,在战争中守礼,所获得的无形收益,价值远高于一次战胜所获得的利益。

比如我之前写的曹刿论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