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审时度势,王秀才付出了血的代价

名著就是名著,每多读一遍,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认知。


不懂得审时度势,王秀才付出了血的代价

水浒全传


水泊梁山历经三任首领,第一任首领秀才王伦,和题过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一样,都是个不第的秀才。不第嘛还有些满腔的抱负,总也得搞点事情,遇上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黄巢起义了,王伦落草了。

王伦在做梁山首领时,手下有宋万、杜迁和朱贵几个兄弟,三人武艺一般,王伦作为大首领对内可以压服他们。对外和大财主小旋风柴进有些交情,平常也受些接济,算有个强有力的外援。

这种平衡关系直到林冲的到来被打破了。林教头呢,来头大,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山神庙一己杀三人,毫不费力。这种人可不是白衣秀士能压制得了的。所以,王伦就百般刁难,赶已经走投无路的林冲下山,后来还是朱贵等想法设法让林冲留在了山上,有个安身之所。这为后来王伦悲剧的发生做了个埋伏。


不懂得审时度势,王秀才付出了血的代价

德不配位 必有灾殃


晁盖等七人劫生辰纲后也到了梁山,想要找个落脚地方。这几个人实力更大,更是王伦无法压制的。所以,王伦又来个好吃好喝,就是不愿收留的态度。后经吴用略施一计,让林冲火并了他,落得个身首异处。

王伦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容不得比他强的人,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如果林冲刚上山时,王伦能来个宽宏大量,主动让位与林冲,让林冲做山寨一把手,就让自己处于可进可退的位置了。如果林冲做了一把手,以林冲个性必然好生照顾他,山寨上也做个少操心,多分银的主。如果林冲不做一把手,甘做二把手,那林冲必然死心塌地的维护一把手王伦,以报知遇之恩。这样,王伦无论怎么做都是赢。后边,晁盖上山亦是如此。

占居高位,必须眼光长远,胸怀宽广,惟贤惟德。如此,才能进退自如。


不懂得审时度势,王秀才付出了血的代价

天 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