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作者肯定蜀方(劉備)卻又最先滅亡,重要人物最先死去,作者想表達什麼觀點?

白船


《三國演義》——一部以史實為主要框架的同人小說。如果硬要說羅貫中肯定蜀,極力美化諸劉關張趙等人這支勢力,那也只是因為相比吳魏他們是真的弱啊,為了演義創作需要而已。

不知道這麼說看官能不能接受,下面是我的具體觀點:

一、正統口舌

《三國演義》通篇小說以匡扶漢室為主線,描述魏蜀吳在九州大地上舉著正義的大旗你徵我伐的故事。既以此為主線,則一定要選一個漢室的代表作為主角吧,那麼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後裔劉備就成了不二之選。不偏袒他,不正統啊。

二、漢滅文終

歷史上漢滅於漢獻帝禪讓於曹丕,演義中劉備接過漢室大旗自立為帝。劉備死後傳於阿斗,由諸葛亮等人輔佐。諸死後則蜀國滅亡,三國變兩國,故事也就接近尾聲了。三國之間你來我往的故事也就無法繼續上演。

三、創作需要

冥冥之中,人們更願意看弱者拼搏逆襲的故事。

看官可以自我實驗一下,作為旁觀者,當比賽中處於劣勢的一方得分的時候,你會不禁開心一下,此時的同情心是一種潛意識下的本能。或許羅老不懂心理學,但他知道該怎麼創作。

綜上所述,集合三個要素,羅老必須以蜀方角度去推進或終止故事,並非是要針對蜀方表達什麼自己的立場或者觀點。如果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魏惜敗,或許主角就是曹操了。


石橋子


我是易生君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大膽揣測作者的思路,可能是因為劉備做的事違背了天道。

《三國》開篇就講到,桓帝禁錮善類,寵信宦官,有十常侍在朝中橫行霸道,弄的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又天降災難,建寧二月四日,大雷大雨加冰雹,落到半夜才停止,毀壞房屋無數。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並且海水泛溢,沿海居民,都被大浪捲入海中。光和元年,母雞變成公雞。六月,有黑氣十餘丈,飛入溫雄殿中。秋七月,有虹現於玉堂;五原山岸,盡數崩裂。有種種不祥的徵兆,非止一件事。

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思想,這些預兆和當時朝政的腐敗,就表明這個國家就是氣數竭盡了。也就是說東漢的滅亡是老天的意思,該改朝換代了。現在很多人都愛講時勢,這就是時勢,通過人力無法改變的。

可是劉備卻要逆天而行,要光復東漢社稷。道家曰“人法地,地法天”。人跟天還差著兩個層次呢,人只有跟隨著天道的指示來行事,才會順利,才會成功。可是劉備就偏偏想跟老天爺對著幹,強行通過人力改變時勢,這會成功嗎?

所以個人覺得作者的思想是想表達,人類在自然中是渺小的,要尊重天道,不要妄想通過一己之力改變老天定下的規則。如果強行逆天行事,最後也只有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


易生君子


《三國演義》的這樣安排處處體現了作者的高明。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人。

全書以東漢末年至西晉初的歷史為大背景。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比分。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

書中重點描述了魏蜀吳三國建國爭霸的故事情節。其中虛實結合,曲盡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根據歷史事實改編的小說。

作者政治思想傾向於劉備的蜀漢,主要是因為其受傳統正統思想,名正言順的觀念影響。但是作者又不得不依據歷史事實,蜀漢先亡。

蜀漢先亡存在其必然。

1、蜀漢經濟人口三國中最弱。戰爭首要因素是經濟基礎,國力強大就要有經濟支撐。所以經濟人口最弱也就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正是落後就要捱打。

2、地理位置最不利於其成為強國。蜀漢主要位於四川盆地,最強盛時北到漢中,東達湖北以西,南到雲貴。但是這些地方在當時生產力落後,人口稀少,與東面的吳國沒法抗衡,更不用說坐擁中原先進地域的魏國了。

3、領導者決策部署錯誤。《三國演義》中劉備因為被吳國奪了荊州,殺了關羽,於是舉兵攻打吳國。但是戰前準備,作戰部署都沒有好的方案,因此失敗是必然。後來諸葛亮多次北伐強大的魏國,更是進一步削弱了薄弱的經濟和人口基礎,最先滅亡已成必然。

所以最後蜀漢先亡,甚至是很多讀者覺得亡的特別窩囊。

總之,《三國演義》巧妙地抓住了讀者的心理,承正統地安排文章。又更加巧妙地從歷史的基本角度改編。既抓住了讀者的心,又不違背歷史。正是羅貫中構思巧妙,描寫精當的高明之處。





小獼猴桃子


大家好,我是蜀漢成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作者寫作的背景,東漢末年,山河動盪,劉漢王朝氣數將盡。內有十常侍顛倒黑白,禍亂朝綱;外有張氏兄弟高呼“蒼天當死,黃天當立”的口號,掀起浩大的農民起義。一時間狼煙四起,戰火熊熊,劉家的朝廷宛如大廈將傾,岌岌可危。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曹操、公孫瓚、袁術、袁紹、呂布、劉備、孫策、關羽、張飛、諸葛亮等各路豪傑不斷湧現,從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戰,從魏蜀吳三國鼎立到三分歸一統,波瀾壯闊的三國時代的大幕緩緩拉開……

然後第一點,為什麼作者要塑造一個劉備這樣的人物,而且還有一個皇叔的身份,作者不能直面的預示漢朝氣數已盡,只能通過劉備這樣一個人物來代表漢朝江山最後的傾覆。

再者,臥龍鳳雛得一可以安天下,劉備兩個全得,還有關羽,張飛,五虎上將,為啥最後還是導致蜀漢滅亡,劉備兵敗早亡,作者從側面描寫的東漢的朝廷,從建立開始擁有的天時地利人和,到後來天時轉向曹魏,地利留給東吳,僅僅佔的人和也慢慢的失去,即使有一幫在厲害的一幫朝臣,也還是沒能挽救漢室的衰亡。

所以作者塑造了劉備這樣的一個人物,從側面描寫了東漢的一步一步的敗亡。

謝謝大家






蜀漢成都


客觀事實罷了!作者寫的是歷史小說,又不是奇幻小說。作者雖然尊劉謗曹,但對於劉備的刻畫,也並非盡善盡美,仁愛之中總給人以虛偽的感覺,比如說擲阿斗於地以籠絡人心。正所謂“大奸似忠,大偽似真”不管怎樣,小說中雖是仁愛之人,卻並非單純之人,其人極善偽裝,虛以逶迤!政治就像一個大染缸,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沒有人能絕對坦誠,水至清則無魚。這就是現實!



夏陽之城


這個問題我在之前相似的回答裡回答過了首先作者肯定是肯定蜀方的,而且像開掛一樣,曹操得到父輩家族的支持,至少也算官二代,江東孫權繼承父兄的支持,江東大門閥的支持!而劉關張,一個賣草鞋,漢室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方皇叔,一個屠戶,一個潛逃犯!

但是一路開掛不斷,三讓徐州,巧借荊州,劉備入川,入主西蜀!人才方面,武將的頂尖戰力五虎大將,文臣謀士“臥龍鳳雛,幼麟冢虎”,蜀漢一方佔了三個!

但是推崇蜀漢也不能瞎編啊,正史就是這樣的,還有蜀漢註定就是悲劇,魏佔天時,吳佔地利,蜀占人和!曹魏佔據當時中國最核心之地,東吳的水軍誰與爭鋒?剛入川失了鳳雛,諸葛入川,關羽失荊州,蜀漢痛失戰略要地,逼迫劉備半復仇半搏命的出擊,夷陵之戰悲劇收場!臥龍六出祁山,幼麟九伐中原,給讀者留下悲壯的背影!讓多少讀者扼腕嘆息!

作者一方面尊重歷史,一方面只有努力把蜀漢塑造成讓大家同情喜歡的精神寄託!仁義的劉皇叔,忠義無雙關雲長,忠肝義膽趙子龍,鞠躬盡瘁諸葛亮……作者已經把各種美好賦予蜀漢,但是天下卻不能是蜀漢的了!




雪流星落


  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種情況:

  1、歷史的侷限性和思想的侷限性。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作家,在當時地位比較低,屬於下九流,再加之受封建社會傳統思想的影響,不能也不敢一下子超越他的時代,所以,天下就是皇室的天下,漢朝是劉邦打的天下,劉備繼正統就是理所當然,曹操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反賊。你可以替劉家除黃巾軍,也可以替劉家除董卓,就是不能欺負劉家的人,更不能取而代之。

  2、小說構思的需要。假設《三國演義》不這麼寫,而是以歌頌曹操為主線,或者用不偏不倚的角度去寫,那整個的小說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呢?那此雙方征討的檄文怎麼寫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始終站在正面的位置,而其他如袁紹、孫權、劉備始終站在討伐曹賊的位置,這樣也比較符合當時的歷史情況。

  3、以仁義而取得成功的弱勢。做為三國最後爭雄,劉備是最弱勢的一方,可以說從零開始的,曹操最起碼還有一點資本,父親曹嵩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從小在政治核心長大。劉備一直以仁義而待人,與曹操的處世哲學恰恰相反,寧叫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這也就是王者之道,只是氣數使然,沒能天下大一統,這也正是曹操有那麼好的資源,卻最終沒有實現一統的原因之所在。


吾子牛


要看一部作品的主要觀點,可以先從羅貫中的經歷入手。


羅貫中本來是在施耐庵下幫忙抄寫文書的,得到啟發之下,才自行開始創作《三國演義》,而施耐庵卻因為撰寫了《水滸傳》被朱元璋給關押,羅貫中拜託了劉伯溫才予以放出來。


羅貫中也是身處於一個元末明初改朝換代的動亂年代,恩師的遭遇加上了自己生活的年代,使得他對三國時代有了自己的獨特見解。


忠義之士,與亂世梟雄,或者都不能得天下,而能得天下之人,必定是極其能忍的人。如果不是天生心胸廣大之人,那便是一個城府極深,虛偽的小人。


羅貫中的思想,若能稱王,豈能鬱郁久居人下。若能成人臣,豈能久居人下。大丈夫生於人世間,當以三尺長劍,立不世之功。這三點就是羅貫中整部書想表達的觀點。

此書是一個定志的,積極向上的一本書,凡事深思力竭,只要有一絲希望便不能放棄。

當然,羅貫中也並沒刻意地捏造事實,只是針對三國曆史作出了一定的藝術加工使得書可讀性變強而已。很多考究都表明,他還是尊重歷史的。


作者由始至終,都貫徹著一個思想,那就是——


當一件事不到最後,千萬不要放棄。因為你成功以後,那就是千秋霸業。盡然失敗,充滿了遺憾。但是,大丈夫輸得起,放得下。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就必合。既然沒有永恆的事。那麼在歷史上留下燦爛的一筆,那就已經足夠了。縱然是失敗者,然失敗者的精神,也載入了史冊。


人生不過3萬天,613200個小時,要怎麼活,全靠大家的思維啊!


明仔列夫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肯定的理由

1、作者的觀點劉備為漢室正統後裔,作者肯定蜀漢即是與主流觀點一致。

2、作者既然肯定蜀漢(劉備),必然認同其有可肯定、可尊敬之處。

3、蜀漢高層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請臥龍;諸葛亮神機妙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張飛忠義不二;關羽為後世稱揚讚歎、後人視為忠義敬仰榜樣、被尊為武財神、成為佛教寺院伽藍菩薩等等;趙子龍忠心護主;五虎上將名揚後世。現當代多少文學、影視作品中都紛紛以蜀漢人物作為正面主角進行創作、宣揚。

第二,尊重歷史。歷史史實確實是蜀漢先滅亡。作者是尊重史實。縱觀人世歷史上下五千年,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無不是朝代興替、此消彼長,各有運數。


總結以上可以看出,作者即尊重歷史事實、肯定事實,又客觀評判歷史人物,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學創作。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這也是文學創作者應該秉持的最基本的職業素養。


一家之言,共同交流


書香居


是作者對桃園三結義,結拜之情的一種完美呈現,劉備是任性的人嗎?給張飛打了都郵劉備二話不說就一起亓官而走,屈服在曹操手下時裝孫子種菜,張飛丟徐州時,也沒有責怪,去到東吳糖衣炮彈也沒有腐蝕掉他的志氣,在看看他臨走時說馬謖言過其實,還看出諸葛亮會重用,多厲害。這些都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理性和克己還有大局觀的人,為什麼關羽死了,群臣反對還是要打東吳的,也只有江山都不要就要兄弟情,這樣的描述不是對兄弟情最浪漫的描述嗎,曹操劉備,描寫得太成功,奸詐的曹操做到了極致大氣,劉備厚道到極致得民心。曹操問劉備,呂布要不要殺,劉備的狀態說什麼都是不好的,因為曹操本來就多疑,但是劉備是懂曹操的只是說了兩個事實,丁元和董卓的下場。讓他自己去決定,劉備可以心存惡念說不殺,也可以不太智慧的說該殺,但是他做了最高明最厚道的說法,不給他直接答案又給了他最客觀的兩個事例,就是呂布的兩個乾爹下場。一下子就很給面子有好意的點醒了曹操。所以劉備能從曹操手裡逃出來絕對是自己的厚道和本事,這裡可能有人會噴我說劉備跟過很多人,但是你仔細看看,人家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來去清白乾淨,這個也證明了他的大局觀。一個人不是說跟那個就是一輩子但是要做到來得乾淨去的乾淨就算是袁術死的時候都說劉備是厚道之人,要知道18路諸侯的時候刁難劉備最厲害的就是袁術。可能是個人性格吧!我最喜歡劉備堅韌厚道大智若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