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带庞统取西川,他与诸葛亮在取西川时有分歧还是隔阂?为什么?

大马哈鱼12


我是小民学历史,我来回答

我认为不是分歧,是平衡,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 卧龙凤雏

当时刘备三顾茅庐请了诸葛亮出山,诸葛亮给他提出了隆中对,给刘备做出了战略规划,而且司马微说“凤雏和卧龙得一可得天下”,刘备想通过攻取西川看一下庞统的能力

二 后方镇守

为什么没有带诸葛亮,因为当时诸葛亮留守荆州,荆州可以说是刘备的大本营了,大本营必须有文有武来镇守,武将有了,那么谋士就有诸葛亮来镇守

三 联络东吴

孙刘联盟是诸葛亮一手促成的,必须由他来坐镇荆州,这样当刘备攻取西川时,兵力自然很少留守在荆州,如果这时,东吴攻打荆州,诸葛亮可以凭借促成孙刘联盟这件事情,来周旋


小民学历史


在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里,对刘备集团的战略设想分为两大步骤。第一步是先占有荆益,第二步则是兵分两路,一路由刘备亲自指挥从四川北伐关中,另一路由一员上将指挥,兵发宛洛。但是,这个计划在进行到第一步就遇到了意外的情况。

当刘备好容易等到刘表病死的时候,还没有等到他下手,曹操就不等水军练成,提前南下了。这样一来,就彻底打乱了刘备诸葛亮的计划。刘表的继承人刘琮根本就没有抵抗就投降了曹操。猝不及防的刘备只得仓皇南撤,在曹操的追击下,败当阳走夏口。

多亏在诸葛亮、鲁肃和周瑜的努力下,刘备和东吴结为联盟,在赤壁大战中打败了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战后,周瑜直取江陵,获得了“全据长江”的战略地位。而刘备则夺取了荆南四郡,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庞统则是周瑜死后才加入刘备阵营的。最初,庞统是周瑜的手下,为东吴效力。在周瑜去世后,刘备向东吴借得了南郡,这时庞统才加入了刘备。而刘备在最初并不重视庞统,让他当个小县耒阳的县令。不久庞统就因为不称职被免官了。在鲁肃和诸葛亮的举荐下,庞统才得到刘备面谈的机会。随后,了解庞统才能的刘备开始重用庞统,让他和诸葛亮一起担任军师中郎将的职务。

虽然诸葛亮和庞统都担任军师中郎将的职务,但是这两人工作的侧重面是不同的。诸葛亮的工作更侧重于“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属于军政管理方面的。而庞统的工作则侧重于军事计划,谋略设计,作战指挥这一方面。

在对刘备当时的情况和下一步的战略方案上,庞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当时,刘备虽然从孙权那里借得了南郡,还娶了孙权的妹妹当夫人。可是,实际上刘备的处境并不乐观。用诸葛亮的话来说,就是: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在这个时候,刘备的处境十分困难。他的北面有曹操的强大兵力威胁,而东面的孙权对借南郡给刘备是不心甘情愿的,时刻想要收回。虽然娶了孙夫人,可是这是政治婚姻,孙夫人根本就和刘备不一心。在后来回东吴的时候还想把刘禅一起带回东吴做人质。可以说,刘备是内外交困,狼狈不堪。

庞统一眼就就看透了刘备的处境。他针对刘备所处的形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我们从庞统的方案可以看出,他的方案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庞统的方案里看到当时荆州的真实情况,“荆州荒残,人物殚尽”。当时荆州比较富庶的地区集中在北方。这一部分地区或者出于曹操的控制之下,或者被曹操撤退的时候洗劫一空。加上长年征战,已经荒凉不堪。

而刘备占领的荆南四郡本身就是开发不完全的地方,象武陵甚至还处于蛮荒状态。刘备在占领这些地方后,大肆扩张自己的实力,不可避免的要对这些地区进行征调。这就给本不发达的当地经济加上了沉重的负担。因此,被压榨一空的荆州,只能作为北伐的基地,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

诸葛亮和刘备商定的《隆中对》是以荆益为基业,两路北伐。可是,我们看庞统的建议,则隐含着抛弃荆州,以益州为业,借以北伐的含义。这样一来,刘备后面的战略方针就要有根本的改变了。

如果刘备听从庞统的建议,以益州为业,将荆州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孙权,会得到很大的战略好处。他可以避免孙刘联盟的破裂,同时让孙权和曹操直接对阵。而且这样一来,刘备的主力得以集中在蜀中。他可以在曹操和孙权发生战争时,趁机北伐。由于兵力集中,刘备可以形成对关中的绝对优势,取得关中以西的地区易如反掌。

这样,刘备就可以追随刘邦的道路,开创他的事业。如果在外交、军事、政治上不犯大的错误,刘备复兴汉室的愿望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由于,庞统和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有着共同的一面,那就是夺取西川。于是,双方求同存异,先采取夺取西川的行动。在这次行动中,诸葛亮依然执行他的本职,和关羽镇守荆州,保证后勤供应。而主抓谋略的庞统跟随刘备入川,疆场厮杀。

可惜,在夺取西川的过程中,庞统不幸阵亡。虽然有法正代替了他的位置,可是,法正擅长奇谋,没有庞统的战略眼光。他虽然帮助刘备夺取了西川和汉中,奠定了蜀汉政权的基础。可是,他没有能力提出放弃荆州的建议。

这样,蜀汉就错失了修改《隆中对》错误的机会。在诸葛亮主政的情况下,蜀汉的战略依然按照《隆中对》的方针走了下去。由于死守着两路北伐的策略,要死保荆州这个战役的出发地,使得失去耐心的东吴下决心要武力收回荆州。

就在关羽北伐荆襄获胜的情况下,孙权出兵夺取了荆州,擒杀了关羽。在随后的夷陵之战中,双方两败俱伤,都失去了夺取天下的能力。

庞统之死对刘备的事业来说,损失极大。如果庞统不死,就有可能改正刘备的战略错误,使得刘备的事业走上正轨。可惜由于庞统的英年早逝,使得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个人认为由于受到《三国演义》中“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这一带有谶纬之说性质的预言所影响,极大的影响到了一般人对庞统的看法——拔高了其地位和智计,甚至一度把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实际上,从史书上开看,庞统这个人才华既称不上高,也说不上能任事,甚至都谈不上有什么政治智慧。

以诸葛亮的高度,如果是他跟着刘备入益州,肯定会和庞统在如何夺取益州上有重大分歧。

庞统在史书上是什么人呢?

按照《三国志·庞统传》的记载,庞统之所以被人所知,是因为颍川司马徽对他评价甚高。汉末这个时期流行名流评点天下之人,花花轿子互相抬,双方互相得益。被评点的人也借此得到名望,成为进身之阶。所以有时候难免出于各种原因,评点会华而不实,大而不当,或者干脆张冠李戴,胡说八道。

庞统在时人的眼中注重人伦道德,尽心尽力于赡养老人、抚育子女尽心赡养老人抚育子女。评价他人的时候,总是言过其实,旁人观之觉得有些奇怪……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

以我们现在人的观点来看,庞统这个人很“虚”。

但是当时的人很吃这一套,觉得庞统这个人很有才,而且因为庞统这个人喜欢说别人的好话,自然别人也多有所回报,这样一来,庞统的名气就越来越大。

(刘备与庞统)


庞统的政治水平。

1、治不好一个县。

名气传到刘备这里,此时刘备已经占据荆州,就任用庞统为耒阳令,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然而,这一遛就遛出来问题,庞统这个人连小小的一个县都管不好,最终因为管理混乱,被免官。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按理来说,这人的仕途就到此为止了。

但是不要忘了,这是在汉末,名士之间是互相举荐,互相抬轿子的。

所有就有很多人向刘备进言,说庞统不是一个治百里的人才,而是一个治国的人才。这样向刘备提出此种建议的,包括东吴的鲁肃,以及蜀汉的诸葛亮。

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古人的逻辑有时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中国现在的高层官员几乎都是从基层历练上去的,这种选拔方式是根据历史经验得来的,连一个基层的小县都治理不好,你还能管理好一个省?一个部门?一个国家?

这怕不是又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唯一与赵括不同的地方在于,由于是文官,对于国家的损害明面上可能没有那么大。

2、入蜀的第一条建议。

之后,刘备应刘璋的邀请入蜀,因为荆州的重要性——毕竟是刘备当时唯一的一块地盘,益州还是个未知数——就留下最得力的诸葛亮和关羽镇守,带着当时已经是第二谋士的庞统入蜀。

当时刘备率军沿着长江逆行到了江州,再到涪城,这一路上,刘璋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前后赠遗以巨亿计”,刘璋到涪城亲迎刘备,两方还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刘璋以为这个宴会是表示其对刘备的欢迎和重视,而本来就心怀叵测的刘备却在这一场宴会中差点上演了一场鸿门宴。

如果说刘璋的属下,刘备的内应张松和法正在此时建言刘备,趁着宴会之时拿下刘璋,夺取益州,还是因为这两个老小子本来就不是什么忠直的人。张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也就是说张松就是个没节操,有奶就是娘的佞臣。

而身为张松好友的法正,人以群分,也是一个节操没有下限的人。他们提出趁着宴会拿下刘璋,这是延续了他们一贯没节操、无下限,只要达成目的无所谓名声的风格,那么,庞统与他们同流合污,只能说明庞统的下限也很低。

说起来下限低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能做事,做好事就行。但是当时是个什么情况?

1、备与刘璋都是汉朝宗室,互相攻伐惹天下人耻笑。

2、刘璋盛情邀请刘备入蜀,礼遇备至,如果就在欢迎宴会上动手,只会人心尽失。

3、举凡“倒宾为主”都需要“主”失德作为前提,而刘璋虽然称不上明主,却还没到倒行逆施的地步。

刘备作为一个以仁义为名,以汉朝宗室为大旗聚拢人心的枭雄,如果做出当场在宴会上袭击刘璋的举动,那么他含辛茹苦几十年打下的招牌一夜之间就会被颠覆,所有人都会看清刘备的真面目。

也许对于庞统、法正之流觉得没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政治敏感度也没有什么政治水平——政治确实不讲节操,但都是私下里,表面上政治是最讲究师出有名的——所以我再次断言,

庞统就是一个政治水平低下的虚名之士。

刘备这个时候脑子还是比较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儿,自己一直以来的依仗在哪儿,所以没有采纳庞统、法正等人的馊主意。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

(张松向刘备献策)

3、定蜀三策。

刘备入蜀之后,按照一开始的约定,要为刘璋北汉中,庞统这个时候献了上中下三策,刘备取了中策,这一典故为后来的人津津乐道,并作为庞统最重要的事迹广为流传。实际上,这三策剥开来看,也是庞统一贯的风格。这三策中上策是趁着刘璋对刘备毫无防备之际,奇袭成都,中策是用诡计拿下刘璋的几员大将,收编他们手下的人马,再攻打成都,下策则是回荆州,再慢慢图谋益州。

璋资给先主,使讨张鲁,然后分别。《三国志》

这些计策,尤其是所谓的上策,与在宴会上不顾道义撕破脸皮当场擒拿刘璋有什么区别?第二条计策也同样,甚至还更无耻,第三条也是狗屎一样的决策。

刘备为什么明知这所谓上中下三策都不妥,为什么最后还是同意了?选了所谓的中策?

很简单,因为刘备自觉如果不能拿下益州就没有退路了。

自从诸葛亮献上《隆中对》,对于刘备来说就是拨云见月,眼看着荆州虽然已经拿下,还是“借”来的,曹操和孙权虎视眈眈,所以并不安稳,而刘璋暗弱,益州似乎唾手可得,两相比较之下,刘备急了。

再不动手,恐有变矣。

如果按照刘备一贯的风格,他取徐州和荆州都是徐徐图之,都是先刷名声,把名声刷起来之后再借由各种关系进入权力中心,之后趁乱取之。

刘备取徐州,先是因徐州刺史陶谦的求救,跟随青州刺史田楷驰援徐州,之后借由与陶谦关系非常好的孔融等名士,得到陶谦的重视,再慢慢地刷功绩和名声,最终的结果就是陶谦病重的时候想把徐州托付给刘备,刘备在孔融等名士再三劝说下,“遂领徐州”,这一过程持续了两年。

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

而刘备取荆州,这一过程的时间则更长,从公元201年投奔刘表到公元208年刘表病亡,鲁肃知道刘备枭雄之名,且在荆州势力比较大,建议孙权与刘备及刘结盟共抗曹操。据《三国志·魏书》中记载,刘表在死前也有遗言说我的儿子们都没什么才能,我死之后,你可以自取荆州。

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一模一样的流程,一模一样的味道。整个过程顺其自然,既有了地盘也赚取了名声。

所以如果按照刘备一贯的风格,他应该会按照起先与刘璋的约定,先拿下汉中,再徐徐图之,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说,刘备急了。

一开始的时候刘备也是打算按照这个流程再来一次的。

他按照约定去征汉中张鲁,在葭萌停留了十个月,“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这种迟疑不决以及收买人心的行为自然引起了刘璋的怀疑。

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所以虽然明知庞统的这三策都是换汤不换药,前两策都过于急功近利,第三策称得上是一种“威胁”和“暗示”,逼迫刘备下决定,刘备也只能三害取其轻,选了稍微迂回一点的中策。

但是你要说刘备真心赞同?怕不见得。

实际上史书对此也是颇为烦恼,在大多数编写史书的人心中都是继汉之正统,对蜀汉有天然的好感,比较一下《九州春秋》与《资治通鉴》中对于刘备与庞统的对谈。

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吾所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霸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九州春秋》

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奈何?”统曰:“乱离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古人所贵。若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以为然。《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几乎全盘照抄了《九州春秋》的记载,但是《九州春秋》中刘备对于直取益州的事一开始是持比较坚决的反对态度,不想失掉好不容易立起来的信义招牌,“吾所不取也”。但是如果他态度如此坚决,也就难以解释其后来的作为,这就形成了逻辑上的矛盾,因此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对这段话做了一定的修改,加了一个语气词“奈何”。

综合上下,刘备就是在问庞统,怎么才能既不失去信义又能拿下益州。

而庞统最后提出的上中下三策,下策先不说,上中两策全都会让刘备失去“信义”,正因为如此,刘备虽然最后选择了中策,也并没有全盘按照庞统说得来。

因为庞统的中策提供的遮羞布太薄了,更别说“欲信大义于天下”。

(公元208年)

刘备到底是比庞统政治上更成熟,他提出的借口是曹操征讨东吴,东吴与荆州互为唇齿,当往救荆州。又顺便借此向刘璋索要一万兵力和军资,刘璋只提供了一半,刘备以此为翻脸的借口。

吾为益州征强敌,师徒勤瘁,不遑宁居;今积帑藏之财而恡于赏功,望士大夫为出死力战,其可得乎!

这个借口实在相当牵强,不过逻辑上勉强成立,至少在其带领的那一拨人中成立,但是他遇到了猪队友张松和法正,其密谋被张松的兄长张肃得知,张肃转而向刘璋告发,刘璋反应很迅速,一边斩了张松一边通知全军备战,到了此时,刘璋与刘备已经彻底翻脸,刘备退路全无,无奈之下,只能全盘按照庞统的中策,把刘璋的手下将领杨怀、高沛召来,以“无礼”为借口,斩之。

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对于刘备政权的影响极其深远。

一个至少对于之后荆州的争夺影响至关重大。孙权等东吴人认为刘备“猾虏乃敢挟诈”(《三国志·吴主传》),对刘备深怀戒心,我以为这才是之后关羽失荆州的前因之一——至少从这个时候开始,孙权与刘备的同盟关系已经蒙上了一层阴影。

另一个令收服益州的过程更加艰难,到了后主继位时益州还屡有反叛。因为其收服益州的过程过于下作,不能服人心,因此攻占益州的过程并不顺利,围攻雒城用了一年多,而益州百姓对于刘备也并不接受,攻打成都的时候,益州百姓“咸欲死战”,等到刘璋出城投降,更是痛哭流涕。

然而,益州百姓难道就真的真心接纳了刘璋吗?怕也并不见得,刘焉刘璋父子两代人二十几年的统治,并没有完全收服益州,刘璋之所以引刘备入蜀,也有辖制益州本土反叛势力的意图。

由于刘备的背信弃义之举,反而把益州百姓推到了刘璋这边,刘备在此后也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手段去弥补这次的错误。

刘备214年破了成都,正式入主蜀地,后主223年继位,当年先有益州大姓雍闿反,紧接着臧柯太守朱褒和越巂夷王高定也反了,可以说是四面都是窟窿在漏风,此种情况下,全赖手段高明的诸葛亮处理内政和协调各方才得以平定。

建兴元年夏,臧柯太守朱褒拥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流太守张裔于吴,据郡不宾,越巂夷王高定亦背叛。

4、诸葛亮的做法。

诸葛亮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一直驻守在荆州。荆州此时刚到刘备手中,局势不稳又是刘备的底牌,必须派遣最得力的谋臣和将领镇守,刘备的选择是关羽和诸葛亮。

而庞统则作为刘备当时的第二号谋臣,又自称能帮刘备拿下益州,因此跟随刘备入蜀。一直到刘备与刘璋翻脸,诸葛亮才随大军入蜀。

这之中诸葛亮对于刘备如何夺取益州是否有过建言,史书中并没有记载。

我们只能从《隆中对》以及诸葛亮一贯的行事风格做出一些推测。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又刘璋以征讨张鲁的理由邀请刘备入蜀。

如果刘备按照约定,攻打张鲁,占据汉中,再与关陇等地的马超诸将相接——此时马超等人正与曹操不睦,已经打起来了——至此能与荆州形成一个夹击益州的态势,此种情况下,刘备再“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而刘璋本来的行事风格是“皆由璋明断少而外言入故也”,也就是说刘璋比较软弱容易被身边人摆布——这也是为什么法正和张松能轻易说动刘璋引刘备入蜀的原因——有望按照前面徐州和荆州的前例,和平接手益州。

以诸葛亮的政治智慧和看事情的高度,绝对不会做出让刘备蒙上“背信弃义”这种名声的选择,反而会尽全力的以和缓的手段图谋益州,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不同做出的不同的决策。

所以,如果刘备和诸葛亮当时真就如何拿下益州有所沟通和交流的话,那么肯定会出现分歧,我想这也是刘备在入蜀之后表现如此反复的原因,在葭萌停留了十个月,逡巡不前,显然刘备在纠结,到底是下黑手还是慢慢来。当时蜀汉内部应该意见纷纭,各有不同,刘备心有犹豫,一时不能下决定,而我认为主要的反对意见应该来自于诸葛亮,可惜鞭长莫及。最终因为他的迟疑不决,局势糜烂,无奈之下采纳了并没有什么政治智慧的庞统的献策,并且还修改了一下以图更加说服天下人。

而庞统这个人也是东汉评议取士下的虚名之辈,既无政治智慧也无战略高度,提出的建议全都是急功近利之策。名不副实,不过如此。


闲话说历史


陈寿在他的《三国志》里说:“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说的是,刘备诸葛亮的君臣际会。

一、远水救不了近火



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为刘备提出了向川、楚发展的战略规划。

但是,对刘备而言,眼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抵抗曹操的进攻。曹操已经不止一次的表达了对刘备欲除之而后快的决心。《三国志》记载,公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大军南征荆州,秋八月,刘表病死。刘备苦心经营的以樊城为根本,背靠刘表,抗曹的防御瞬间崩溃。

那么刘备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成了救不了近火的远水。刘备通过与诸葛亮的交往,他发现诸葛亮并非军事人才,不能解燃眉之急。

诸葛亮曾劝刘备在曹操未到之前,联合刘琦,吞并刘琮,乘机夺取襄阳。但刘备认为即使占据了襄阳,也挡不住曹操的强大攻势。刘备拒绝了诸葛亮的建议,这是他们君臣的初次分歧。

当阳一战,刘备几乎全军覆没。在夏口遇到了来自孙权的鲁肃,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诸葛亮就发挥了自己的外交才能,舌战群儒,促成了孙刘联盟。十一月,曹操赤壁兵败北归。刘备躲过一劫,安全的呆在了荆州。



同时,刘备也发现了诸葛亮联吴的政治才能。在平定荆南四郡后,刘备就把诸葛亮留在后方,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相当于刘备在大管家。

二、暗流涌动—路线之争

取西川,这是刘备集团,包括诸葛亮内,所有人的共识。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有政治的地方就有矛盾。但问题却出在了“卧龙“和”凤雏”身上。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的很鲜明的表达了,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的庞统也说,益州人口众多,资源富有,若夺取之,则可成大业。

可是,对待荆州的看法,诸葛亮和庞统就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诸葛亮认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而素有“凤雏”之称的庞统却多次向刘备表达了,与诸葛亮不同的看法:荆州荒芜残败,人物流失殆尽。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此时的刘备集团内部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路线之争,那就是荆州对刘备存在感。这场辩论,让刘备大伤脑筋,毕竟诸葛亮、庞统都是自己所看重的谋臣。

刘备最终选择了庞统作为他入川的谋臣,充分说明了他与诸葛亮的分歧和隔阂。他还是把更熟悉荆襄事务的诸葛亮留在了后方。

三、臭味相投



刘备之所以重用庞统,除了由于庞统的身世背景、足智多谋、灵活多变。还是因为他们二人有更多的志趣。

庞统说,现在是离乱之世,不能墨守成规,困住手脚。吞并弱小的刘璋,推翻无能的蜀国,虽是逆取,但我们会给老百姓施以仁政,这是圣人所提倡的。

庞统的此番言论很和刘备的口味。众所周知,刘备有虚伪的一面,爱好客套,好说表面现象话。再说,谋袭刘璋,毕竟是属于诡道。并非是诸葛亮的擅长。

还有,庞统生性洒脱,不拘一格。他先后在刘表、曹仁、周瑜手下斗干过。曾在涪城酒会上,对醉酒的刘备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这是一向只是“诺诺”的诸葛亮所不能做出来的。所以庞统更符合刘备在口味。

小结: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应变,并非诸葛亮所能应付的了。特别是,在对待荆州的路线上,诸葛亮,与庞统或许相比缺乏变通。

正如史家所言:“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所以刘备带庞统入川,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刘备与诸葛亮的分歧和隔阂。


闲将西话


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两人在隆中对时已经明确了先占据荆州,然后作为跳板进而夺取益州。这是既定的战略决策,可以说别无他路。所以,说不上他们之间有什么分歧。

其次,您看曹操在远征是留守的是谁,文是荀彧,武是夏侯惇。和刘备这边文是诸葛亮,武是关羽,是相当的。这样的人事安排没有问题,可以说是科学的,荆州作为刘备唯一的根据地肯定要派最得力的人员来把守。

再者,庞统也不差,卧龙凤雏算是齐名。另外庞统、黄忠和魏延等都是新降或者新招人员,肯定不能留在原地,以防生变;同时,也得验验他们的成色。

总之,这个时候刘备如此人员安排,我觉得没有问题。是既定方针,暂时也看不出刘备和诸葛亮有什么间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