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裡紅瓷器:偶然之間創造的經典,技藝曾差點失傳

在中國瓷器發展歷史中,顏色釉瓷器品種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發明發展最早、生產數量最多、品種最為豐富,應該說是成為中國瓷器發展的一條主線。在眾多的顏色釉中,釉裡紅又是極其傳奇和受人喜歡的一種。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下釉裡紅的前世今生:

釉裡紅瓷器:偶然之間創造的經典,技藝曾差點失傳

一、釉裡紅的出現,不經意間的成果

在單色釉瓷器的發展歷程中,鐵是第一個被使用的金屬礦物,有近 2000年的歷史。銅是第二個被用於陶瓷生產的金屬礦物,最早在漢代就已經被使用,它以 800℃左右的溫度出現在陶器上,在這種溫度下,銅釉會在器物表面發出明亮的綠色,多用於酒器、水器,以及陶罐、陶壺等冥器。

相傳古代在滿窯時一位工人將坯胎靠在了衣服上,在燒完瓷器出窯時卻發出了紅色,窯廠主便問其原因,得知此人曾在德興當過礦工,衣服上殘留有銅礦的灰塵。由此以銅元素作為制瓷用料,正好適用於中溫及中高溫區域,逐漸的釉裡紅、祭紅等紅釉瓷器應運而生了。

二、釉裡紅在各朝代的表現

元代是如今所知釉裡紅瓷器最早出現的時期,但由於加工以及燒造等工藝的不成熟,存世量很稀少。

明代早期,繼承了元代釉裡紅燒造的方法,但由於這時候國力有限,釉裡紅均呈現出不明朗的灰黑色。但這一時期改變了釉裡紅的繪畫方法,採用元代繪畫青花品種的技術,畫面表現張力大,畫意灑脫不拘謹。到了永樂、宣德時期,釉裡紅瓷器圖案由朝廷統一制定,以纏枝花卉和龍 鳳紋居多,畫意變得拘謹而無 意 境, 畫 面較感差。 之後隨著成化鬥彩的盛行,以 及明代中晚期的 三 彩、 五 彩的出現,釉裡紅瓷器數量開始逐步減少,在這一時期,釉裡紅技藝差點失傳。

釉裡紅瓷器:偶然之間創造的經典,技藝曾差點失傳

清 代 初 年,隨著政治格局趨於穩定,人民生活質量得到較大恢復,制瓷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較元、明時期更先進更穩定、容積更大、窯溫更高、更好把控、產量更高的蛋形窯在景德鎮出現,又因全世界只有景德鎮獨有,所以又尊稱為鎮窯。而至於釉裡紅瓷器,有清一代從康熙朝到宣統時期,近 300 年的時間裡從未斷燒。主流紋飾的繪畫與明代時期類似,以官窯定製圖案畫為主,多如纏枝花繪、龍鳳呈祥、獅子滾繡球等吉祥寓意畫片,以及如八寶紋等部分佛教紋飾。

釉裡紅瓷器:偶然之間創造的經典,技藝曾差點失傳

釉裡紅瓷器:偶然之間創造的經典,技藝曾差點失傳

清末,青花釉裡紅鼻菸壺大量出現,因此時釉裡紅多不能發出正常的紅色而多為濃烈又暗淡的紫色,所以一般多稱其為青花加紫煙壺,釉裡紅多隻是點綴,卻有畫龍點睛之意。

三、釉裡紅收藏前景

從釉裡紅瓷器問世以來,優質的產品一直比較稀少,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對於原料的研磨精細程度不高;二是銅的髮色極不穩定且易揮發。銅礦料在燒製時需要最佳的燃燒氣氛才能呈色,若氣氛不到或有較大顆粒在圖案上出現,就會表達出綠色或綠色斑塊;但若是溫度過高還原時間過長,銅礦料則將無法承受而失色,瓷器上只留下淺淡的紋飾痕跡,成為了廢品。

釉裡紅瓷器:偶然之間創造的經典,技藝曾差點失傳

END———————————————

【作者“收藏學府”,考古學碩士,多年收藏經驗,專注“石泉酒玉瓷畫”等收藏與投資。如果喜歡,歡迎關注 ,我將持續輸出收藏類好文,與您一起“收天下寶藏,藏人生百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