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玩親親”要不要管?學會3個技巧,性教育不再“難以啟齒”

李玫瑾教授是有關研究兒童教育心理學的專家,她在教育訪談中曾說過這樣子的一句話:兒童性教育應該從孩子離開母親視線的那一刻開始。在孩子幼小的時候,你不能離開他,當你放他到幼兒園之前,你就要開始對進行安全教育。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時候都會頭疼這麼一件事,那就是不好給孩子進行性教育,要麼家長覺得難以啟齒,要麼家長自己都不明白何為性教育,要麼家長根本不重視這方面的教育。


寶寶“玩親親”要不要管?學會3個技巧,性教育不再“難以啟齒”


性教育也就是性生理和心理教育,不僅僅包含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生理變化,還包含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如果缺失就會導致家長在處理孩子的很多問題上變得十分被動,比如自家孩子總是喜歡玩“親親”的遊戲,自己應不應該管,要怎麼管等等。


寶寶“玩親親”要不要管?學會3個技巧,性教育不再“難以啟齒”


所以家長要學會掌握以下3個小技巧,讓家庭性教育不再難以啟齒

1、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很多家長在進行性教育的時候總是習慣從自身角度去教育孩子,把自己的思想強行灌輸到孩子身上,很多時候我們聽見家長對孩子說的都是你應該怎麼怎麼樣,或者是不許這樣做、不許那樣做,很少見家長從孩子的角度去教育孩子。


寶寶“玩親親”要不要管?學會3個技巧,性教育不再“難以啟齒”


很多孩子小時候根本無法理解父母的想法,自然對家長的教育也不是很快就能領悟的,而性教育又十分複雜,不僅涉及到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涉及到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自我意識等,更涉及到孩子能否正確保護自己。

所以家長要學會轉換自己的角度,用孩子能聽懂、能理解的語言來做“性教育”啟蒙。避免孩子根本就聽不懂,結果更好奇了。


寶寶“玩親親”要不要管?學會3個技巧,性教育不再“難以啟齒”


2、將性教育和繪本故事以及遊戲結合起來

性教育本身是枯燥的、是無味的、更是複雜難懂的,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強硬地給孩子灌輸一些自己也理解不清楚的性教育知識,孩子只會是一頭霧水,即使將這些知識爛熟於心,也不會真正學到什麼叫性教育,什麼叫保護好自己。


寶寶“玩親親”要不要管?學會3個技巧,性教育不再“難以啟齒”


所以家長要學會把性教育和遊戲以及故事繪本結合起來,給孩子創造一個模擬的環境。比如在遊戲中,可以模擬孩子遇到壞人了,他應該怎麼保護自己;可以模擬孩子遇到異性成人或者小朋友想觸碰自己時,他應該怎麼避免其他人接觸自己的身體。

家長還可以利用故事繪本給孩子科普性教育相關的內容,讓孩子慢慢認識到自己的身體和心理變化。這樣寓教於樂的方式更易於讓孩子接受本身枯燥乏味的教育知識,也讓孩子能夠正確面對自己心理或生理的變化。


寶寶“玩親親”要不要管?學會3個技巧,性教育不再“難以啟齒”


3、尊重孩子的感受,多和孩子交談

在進行性教育時,家長還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說教。很多家長會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更對性教育有所誤解,總認為性教育只是侷限於生理,所以在家裡避而不談,更不和孩子交流關於性教育的內容。


寶寶“玩親親”要不要管?學會3個技巧,性教育不再“難以啟齒”


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如果家長不和孩子交談,又怎麼會知道他有哪些煩惱,又怎麼會知道孩子到底缺失了多少性教育,又怎麼掌握孩子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幫助孩子度過這段成長期呢?

家長應該要多和孩子交流、多和孩子溝通,多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多聆聽孩子的心聲,才能明白從哪些角度去切入性教育,才能懂得用哪些方法讓孩子明白性教育的重要性。


寶寶“玩親親”要不要管?學會3個技巧,性教育不再“難以啟齒”

佳佳給大家推薦一套《幼兒自我保護·性教育啟蒙繪本》共10冊,通過生動且貼近孩子生活的繪本故事來幫助孩子認知性別、認知身體、引導情感表達、懂得保護自己。

另一套《出門在外要小心》兒童安全教育繪本共4冊,內容涵蓋了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兒童安全問題,其中《“不”要大聲講出來》中包括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等內容,幫寶寶樹立“防壞人”的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