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間故事:知恩圖報

故事:民間故事:知恩圖報

1

象山村背靠一座海拔近千米的石峰,山形如睡虎,故名伏虎山。

伏虎山山腰有個巖洞,深30米,寬6米,洞裡石鐘乳林立,還有形式各樣的石桌石凳。最引人注目的是洞口懸著一根石柱,狀如毛筆。

大多數時候,筆尖跟底部的石塊距離五六公分。當筆尖跟石塊接觸時,象山村村裡就會有人金榜題名。由於傳奇色彩濃厚,村民都管石柱叫“狀元石筆”。

別看象山村只是一座擁有50戶人家的小村莊,遠近村莊卻不敢欺壓,因為這些讀書人後來大多變成了達官貴人,而他們都會反哺、庇護家鄉。

傳說中,象山村出才俊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跟一個落難書生有關。

某年一日傍晚,一個白衣書生闖進了象山村。書生自稱盧生,滿臉是血,揹著一個袋子,把村民們都嚇壞了。

當時村裡只有幾戶人家,突然面對一個血肉模糊的陌生人,起初都認為來者不善。於是持木棍、提鋤頭將盧生圍捕,等外出的村長回來後,再定奪是送官還是殺死。

象山村山高皇帝遠,此前沒幾個讀書人,民風彪悍。盧生被綁之前,曾從袋子裡掏出幾塊碎銀子,乞求村民放他一條活路。不料,村民看見銀子後,更加認定他是壞人,呼啦啦就要棒殺。

盧生無奈,又把袋子翻過來,掏出幾本四書五經和幾支毛筆。哭著說自己就是一個落難書生,正在被仇家追殺。奈何他操著一口外地口音,村民根本聽不懂。

危急關頭,村長回來了。村長是個老秀才,他喝退村民,上前打探。

眼見盧生談吐儒雅,舉止不凡,絕非等閒之輩,村長便想把他接回家中救治。

不料盧生聽後,一口回絕了。他說自己的仇家就在村外埋伏,等到天黑就會進村追殺。他不想連累村民,只問村裡是否有藏身之地。

村長想到了伏虎山腰上的那個巖洞,年輕時他經常進去玩耍。匪盜呼嘯山莊時,村民也躲進巖洞避難。

“如果你真想救我,別把我帶回家。”盧生說。

村長無奈,吩咐幾個壯漢將盧生抬往巖洞救治,同時派人請郎中給他治病,還送吃送喝送穿。

期間,盧生撐起殘軀,連連叩謝村民,道:“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2

當晚天色剛黑,果然有一夥蒙面人持刀持劍闖進象山村,挨家挨戶搜捕盧生,逼迫村民交人。

好在村民此前受了村長的訓導,對盧生的去向守口如瓶。

那夥人在村裡找不到盧生的蹤跡,便殺害了村長,打傷了三個無辜村民,又搶了一些財物後策馬離去。

盧生聞訊,口吐鮮血,傷情加重,連呼自己害了村民。他告訴村民,自己是城裡的一名秀才,因遭人陷害才逃難到這荒山野嶺。

“我出身農門,從小到大有三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除了我,另外兩人一個叫馬生,一個叫張生。三人學識不分伯仲,尤以馬生最為家大勢大,對我一直也很關照。如果不出意外,此時我們三人應該在結伴赴省城趕考的途中……”

不久前,馬生找到盧生,說願出高價錢買他棄考的資格。理由是有他同場競考,自己中舉的幾率微乎其微。

“只要你答應我,保你下半輩子衣食無憂。如果我中舉,當了大官,一定請你當師爺!”馬生百般誘惑盧生。

盧生沒有傲氣,卻有傲骨,大義凜然道:“我寒窗苦讀幾十年,就是為了一朝成名天下知,你給多少錢我都不會棄考!好朋友應該是比翼雙飛!”

馬生冷冷道:“你出身貧賤,有吃有喝該知足了,貪圖虛名,小心性命難保!”

盧生不甘示弱:“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

過後,馬生便僱兇殺死了盧生的父母。幸好他跑得快,不然早就命喪黃泉了。

“我自知傷情很重,朝不保夕,但象山村鄉親們的救命之恩,永世不忘!”盧生頓了頓,“我死後就把我埋在附近吧,如果巖洞今後有什麼奇景,你們一定守護好……”

接著,盧生開口吟誦了一首詩:

象山村後藏乾坤,

伏虎山腰蘊人文。

狀元石筆接地日,

後生才調更無倫。

盧生吟罷,倒頭離世,嘴角含笑。村民聽了,想追問盧生話裡的深意已來不及。因有感於他身世可憐,便將他安葬在巖洞上方。

沒多久,巖洞口赫然長出了一尊石柱,下垂的那頭很尖,形如筆頭。村民見了,嘖嘖稱奇,便自發把它守護起來,認定那就是盧生淵博學識的化身。

那根石柱越長越長,但長到距底部的石塊有五六釐米時就停止了。

世易時移,象山村裡的人口越來越多,讀書人也越來越多,送孩子讀書成為村民的頭等大事。因為誰也說不準隔多少年,石柱的筆尖就會跟底部的石塊來一次親密接觸,當年象山村裡就會有一個後生金榜題名。

象山村人都說那是盧生的恩澤,過後集資在他的墳塋上蓋了一座廟堂,把他當文曲星供奉。

3

一天傍晚,象山村裡來了一個老人,操著外地口音。他找到村長家,打聽了“狀元石筆”的事。

村長說:“現在天色已晚,你先休息一宿,等天亮我就帶你上山拜祭。”

“多謝村長盛情款待,看來象山村仁人志士多!”老人喃喃道,“等到明天圓了拜祭心願,我這輩子也該安心了。”

村長不解,便追問老人是何方人氏,從哪裡聽說“狀元石筆”的事。

“說來話長啊,”老人說,“如果我沒猜錯,書生應該姓盧吧?他可是我家的大恩人啊。”接著跟村長秉燭夜談白衣書生不為村民知曉的往事。

老人姓張,乃本府人氏,離象山村路程約百里之遙。他說盧生當年和他爺爺以及另一名秀才稱兄道弟,文才斐然,時人稱他們為“三傑”。盧生、馬生和張生原本寒窗苦讀,比翼齊飛,最終馬生嫉妒盧生的才學,害得他家破人亡。

盧生逃亡前,知道自己身負重傷、難逃劫難,便將自己的作文筆記塞給張生,說讓他替自己圓了舉人夢,還說只要圓夢死也瞑目了。

村長聽了,感嘆:“同窗反目,原來都是功名利祿惹的禍。”

張姓老人說,三人中文才最顯著的當數盧生,其次是馬生,最後是張生。但盧生罹難,馬生暴戾,最後只有張生考取功名。“或許是造化弄人吧,張生天賦最平庸,得到了盧生的筆記後,考場上下筆如有神,中了舉人,吃了皇糧。從此子孫後代跟著沾光,擺脫了農門,衣食無憂。”老人說他就是張生的後代。

村長聽了,驚訝道:“時隔多年,卻不知前輩如何尋到這角落來?”

老人說是一個奇特的夢將他引來的。他說上個月自己夢見了離世多年的爺爺,爺爺跟他說有個恩人叫盧生,客死他鄉,叫我前去拜祭,以慰亡靈。

“僅憑一個夢你就能尋到這裡來嗎?”村長來了興趣,追根問底。

老人說不是的,爺爺在夢裡跟我念了一首詩,然後就循著詩歌的提示找來了。那首詩是這樣的:

象山村後藏乾坤,

伏虎山腰蘊人文。

狀元石筆書傳奇,

來日張甕報舊恩。

村長聽了,不禁也為張姓老人的奇夢所驚歎:“看來鬼跟人一樣,也是懂得知恩圖報的 。”

當晚兩人暢談到夜深人靜才上床睡覺,等天一亮就爬後山拜祭去了。

老人來到盧生墳前,三叩九拜後即興作了幾首悼亡詩,言辭懇切,聞者無不動容。隨後,老人又來到“狀元石筆”跟前,伸手摸了摸那支神來之筆,又背誦了那首夢裡的詩歌,才戀戀不捨下山。

從此,“狀元石筆”成為一段傳奇,一段佳話,越傳越遠。至今每當大考臨近,象山村和附近的讀書人都會前往廟堂燒香拜祭。人們說這不是迷信,而是祈一份心安,求一個善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