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德經》與孩子共同成長


第七課 悟 道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學《道德經》與孩子共同成長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這三句話在《道德經》裡講的是以正直不阿的態度治理國家,以奇襲的方式出兵從而減少傷亡,以德服人從而使天下人歸順。

在家庭裡親子關係的處理上也可以適用這幾句話,首先家長的態度要正,看待世界,處理事物,對人態度都要正,沒有雙層標準,這樣孩子才能心服口服,心服了孩子就會聽話。我們在抱怨孩子叛逆對抗的時候,想想自己哪裡做的不好讓孩子抓住把柄了他們才這樣,家長自己放鬆對孩子嚴厲,他們自然要反抗,所以這就要求“正”,家長做正了孩子自然正。第二對於孩子的錯誤尤其是學習這一方面,就要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了,大吼大叫,嚴厲批評這叫正面攻擊效果之差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領教了。

我曾看到臺灣一位學者劉墉因為孩子成績不好,和孩子談話中就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刺激他考個零分看看,結果這孩子為了考取零分不得不把知識搞明白從而確保考試時避開正確答案。這個過程反而激發出孩子的學習動力,這不得不說以奇用兵的好例子。所以仔細琢磨《道德經》裡這三句話,正直不阿就好處事,以奇用兵減少傷亡就是雙贏,以無事取天下就是以人格魅力服人若無其事地達到目的。有人會說“說起來輕鬆,做起來難吶”確實難,沒有信仰,沒有一個槓桿在心裡確實沒法做,所以我們才要學習《道德經》,學了照著去做才是關鍵,才是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