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創業就是養豬、養雞、養山羊?太低級了,農村創業應該這樣做

昨天與本村的幾個中年農民閒聊,我問他們,疫情結束了,還要出去打工嗎?其中一個農民回答我:“不出去了,今年養豬肯定賺錢,我要養豬!”另一個農民說:“我們本地的羊肉粉館不少,我準備利用後山的荒坡養羊,肯定有得賺!”

大家七嘴八舌暢談了很多的想法,不外乎都是準備留在農村養豬養雞養山羊的,目前的形勢好像也對,因為生豬價很高、山羊有銷路、土雞有市場,可是在我看來,傳統養殖業不僅風險高,關鍵是低級,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收益沒保障,農村創業也要創新啊!

現在逐漸興起“回農村創業”的現象,我不能說它是當前的潮流思想,但至少是在農民朋友中間已經有了萌芽,特別是目前新冠疫情的爆發,越來越多的農村打工人員,傾向於留在農,不再外出務工,這會不會是疫情過後農村經濟結構的又一次調整呢?

農村創業就是養豬、養雞、養山羊?太低級了,農村創業應該這樣做

農村創業同樣有風景

但我認為當代社會是一個創新的社會,不論是農村還是在城市,創業都要跟隨創新的步伐,沒有創新的創業,可能就是“水中月、鏡中花”,艱辛和勞作僅僅只是你付出的無用功而已,並不能一定就會轉化為你所希望的經濟收益。

農村是一個很大的天地,可供你創新的範疇很多,我也承認養豬養雞養山羊等傳統養殖業,也存在著商機和機遇。

但是如果仍然是按照傳統的種養模式去做,那就還是太低級了,如果能夠結合時代的發展,融合潮流的元素進行種養,我相信那才是一種真正具有創新的做法,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很多的。

在農村創業如果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話,那你就不再是一個傳統、守舊的農民,你已成長為一個開拓、進取的新時代農民了,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我們不妨來看看這些農村人的典型案例。

農村創業就是養豬、養雞、養山羊?太低級了,農村創業應該這樣做

女農業工程師

首先看看李子柒。

常刷抖音和短視頻的農民朋友應該對她不陌生,李子柒也是一個四川農村的小姑娘,她和眾多的農民朋友一樣,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背景,也沒有什麼高深的文化,她同樣也打過工、做過農活。

但是她懂得創新的重要性,明白緊跟潮流的意義,所以她將農事活動與網絡緊密結合,充分利用短視頻平臺,宣傳農村,傳播各種農事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如今的李子柒,已經成為了世界名人,據說她的年收入已經達到了上千萬元呢!

農村創業就是養豬、養雞、養山羊?太低級了,農村創業應該這樣做

農村自媒體

再來看看歡子TV。

這是一個貴州農村的年輕人,早年也是在外打工,進過工廠、做過保安,後來回到家鄉,在農村做起了短視頻創業。他把農村的民風民俗、新特種養、農村山水通過小視頻展現在網民的面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據說歡子TV一年時間就囊括粉絲60多萬人,一年收入達到了70餘萬元左右,這就是在農村創新地開創事業所取得的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真應該認真的借鑑他們的思維和方式。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巧婦九妹”、“華農兄弟”等等,他們或利用自媒體平臺推銷本地農產品,或將自己的養殖業通過自媒體進行有效的宣傳推廣,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獲得了不菲的收入!

農村創業就是養豬、養雞、養山羊?太低級了,農村創業應該這樣做

農村自媒體

說白了,上述的各位農民朋友做的就是粉絲經濟,利用的是互聯網與農村產品的有機結合,因為他們具有創新的思維,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所以他們在農村的事業就取得了成功,自己也成為了社會的名人!

他們的成功之路難道還不足以給我們以啟迪嗎?當然不是,他們帶給我們的啟發應該太多了,關鍵是你去想過嗎、並去嘗試過嗎?我認為在農村,無論你是搞種植,還是去弄養殖,與當前的互聯網有機的結合,是符合創新的要求的!

大家應該樹立起這樣一個觀點:回農村去承包荒地種植經果林、或者是修建一個養殖場去搞養殖,這並不是具有創新思維的展業模式,僅僅只是傳統方法的翻版而已。

傳統的方式大多是經驗主義,技術含量低、投入成本高、市場風險大,實際就是一種低級別的種養殖模式,所能得到的經濟效益並不見得與你的投入付出能成正比。

假如能夠緊跟時代的發展,站在潮流的風口之上,將我們的農業生產與信息、科技手段有機結合,比如時下正在流行的自媒體、短視頻、直播間等形式,那這樣的模式才是具有創新思維的創業,這樣的模式,成功的希望才會更高!

農村創業就是養豬、養雞、養山羊?太低級了,農村創業應該這樣做

農村自媒體

大家認為我的說法有道理嗎?你是怎麼看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