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最重要的是預防和控制而不是治療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3月17日的報道介紹了中國一線醫生分享的抗疫經驗,即抗擊新冠肺炎這種傳染病最重要的是預防和控制,而不是治療,應該讓公眾瞭解洗手、戴口罩、不聚集等基本衛生規則。報道編譯如下:

擁有直面新冠病毒經驗的中國頂尖醫生對那些竭力控制這種傳染病的國家有一些簡單的建議:積極檢測和檢疫,並教育公眾遵守基本衛生規則。

這些醫生是北京協和醫院派往最早暴發疫情的武漢市的一支隊伍的成員。

自1月中下旬以來,他們一直在武漢一家醫院負責收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特殊病房。16日,他們回顧了過去兩個月的情況,以及他們的經歷能給其他人帶來什麼。

數小時後,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擴散了這一信息,並警告說,對疑似患者進行檢測、隔離和檢疫的努力不夠。

北京協和醫院內科重症醫學科主任、援鄂醫療專家團隊成員杜斌說:“抗擊這種傳染病最重要的是預防和控制,而不是治療。”

“我可能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你必須)檢測,檢測,檢測。”

“如果不做核酸檢測,你永遠不知道誰是(病毒)攜帶者、誰是病人、誰是密切接觸者、誰應該被隔離。”

疫情中心已轉移至歐洲,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宣佈了各種計劃,以應對十年來最大的公共衛生危機。

在美國,有人批評當局沒有提供足夠的、價格可以承受的檢測設備。目前,由於美國已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各地正在建立更多檢測中心,預計本週將有190萬套檢測設備投入使用。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6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說,需要在這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譚德塞說:“我們沒有看到在檢測隔離和追蹤密切接觸者方面採取足夠的緊急升級措施,而這是應對之策的支柱。”他還說:“如果我們不知道誰是感染者,就無法阻止這種大流行。我們向所有國家發出一個簡單的信息:檢測、檢測、檢測。”

杜斌認為,早期發現病人、疑似病例並進行隔離對中國控制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說:“當我們有機會隔離所有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時,武漢疫情的拐點就出現了。”

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副主任嚴曉偉說,應該讓公眾瞭解洗手、戴口罩、不聚集等基本衛生規則。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曹瑋說,像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病例不應該在家裡隔離。如果健康的年輕人決定自我隔離,他們應該留意自己的症狀,一旦出現持續高燒或呼吸急促等症狀就去看醫生。但最重要的是,應該進行正確的隔離。

曹瑋警告說:“要確保家人不被你傳染。”

抗击新冠肺炎,最重要的是预防和控制而不是治疗

2月11日,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ICU病房內,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的醫護人員在病床旁查房交班。(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