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提升中医药研发能力 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


王鹏 :提升中医药研发能力 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

华商经济网韦明发自北京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关键阶段,湖北武汉仍然是主战场,北京首都的防疫任务也很艰巨。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联合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专科专病诊疗分会副秘书长、北京荟元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鹏为抗击疫情同时也为了推动北京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建议表示:

一是加强中医药文化与疗效的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抖音、快手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首都的“名院、名科、名医”的宣传,结合此次中医抗击疫情的实际临床效果,突出对中医特色疗法及其具有“治未病”、“提升人体正气”、“安全有效”等特点的宣传。在全市形成一种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氛围,调动群众看中医、吃中药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可程度,在企事业单位可推荐运用中医疗法改善员工体质、提高免疫力,为复工复产提供保障。

二是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增加中医药的传承能力

中医药的核心是传承与提升,承载传承与提升的关键是人才,因此建议,大力推进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使名老中医的经验发扬光大,又可造就出了新一代中青年名中医。同时还可以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特别是通过培训使广大基层群众掌握适宜卫生技术,还可以有效解决疫情造成的就业问题。

三是提升中医药研发能力,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

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科技研发力量,依托高等院校的科研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联合各类中医院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发中药宝库,从古至今,中医在治疗瘟疫上都有很好的效果,也有很多经典方剂,可以从中对可能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尝试研制疫苗及适合重症急救的中药剂型,使中医在抗击疫情全过程中都可有用武之地。

四是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

中医药不仅在抗击疫情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价格优势也得到了很好地体现,据了解一个重症患者,如果用人工肺治疗,大约需要40万,即使不用人工肺也要约20万,这还不算后期康复等费用,而中医药治疗仅需数万元,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有效节约了经费。从长远看,大力推广中医药对于解决医保资金不足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中医医疗价格过于低廉也会造成“利润难以维持生存”的问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政策上倾斜予以扶持,可以采取设立专项经费、直接拨款的方式,也可提高对传统中医医技如针灸、推拿和中医知名专家门诊等的治疗定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开定价。还可以运用医保进行调节,将适宜的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和必需的中医饮片、制剂包括中成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且适当提高中医药治疗报销比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